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商 长9.7、宽5.7厘米 1955年叶叔重先生捐 捐赠 青玉,水沁呈白色,表面残留朱砂。梳背光平,形似斧钺,其上端凸出处穿孔。梳原有9枚齿,今残一枚。齿与背相连处两面对刻横线两道。 目前所见最早玉梳出土于陶寺龙山文化墓葬中。商周时期则多有发现。如殷墟妇好墓、浙川一号楚墓、曾侯乙墓等均出土有刻纹精美的玉梳。 (王俪阎)
新石器 龙山文化 长15.9厘米、宽11.3厘米 此器光素无纹饰,边缘平直,刃部双面磨制,背部有对钻大小两穿孔,用于固定柄。钺由斧转化而来,成为一种专用兵器,并成为力量与霸主地位的象征。良渚文化贵族墓葬中曾经出土了比较完整的漆绘柄石钺,钺被嵌在描绘精致的漆木柄上,置于墓主身旁,显示了这种兵器的真实用途。
2018年,是新中式茶饮高速发展的时期。资本的入驻为新中式茶饮市场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媒体更是以“将出现下一个星巴克”来形容新茶饮市场。那么,新茶饮到底为什么能够频频得到资本关注呢?以最近风头正盛的海岸茶度为例,看看被业内人士称为“餐饮业最后一个蓝海”的新中式茶饮到底拥有怎样的魅力。 1、用“态度”迎合年轻消费群体 之所以说是“态度”而非是“产品”,是因为,新茶饮最开始吸引消...
5月19日,刘兆平国画十二生肖收藏新闻发布会在青州大明衡王城青都艺术馆举行。展览及新闻发布会由潍坊日报社主办,潍坊日报社青州分社、青都艺术馆、刘兆平艺术馆、潍坊日报今日青州承办,展览务实整洁,来自各地的收藏家和企业家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此次新闻发布会展出共3套十二生肖系列作品,每幅生肖作品都刻画得维妙维肖、形神兼备、富有灵气。同时展出的还有刘兆平最新创作的二十四节气书画作品。 ...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几乎成为了每家必备的营养品。在许多家长们看来,他们所担心的是孩子喝了这些牛奶以后,会不会出问题,牛奶的品质和营养健康是否有保障。为了消除家长们的担忧,一些企业也在这方面做出创新举动,让家长们能够一起见证产品的品质。 君乐宝,作为乳制品企业的一员,为了让家长们能够了解君乐宝的品质,率先开启了“家长开放日”活动,为众多家长们了解了君乐宝牛奶的...
新石器 龙山文化 宽8.4厘米、高3.6厘米 此器为内圆外方的柱体,短射,分上下两节,每节一组兽面纹。兽面的冠状饰位于两节中部,鼻、眼等纹饰则刻划在冠的上下,从而形成上下相背的兽面形象。
净水器自进入国内市场十余年中,纵观市场,消费形势是变化莫测的。虽然净水器市场有时候也能反过来“制造需求”,但毕竟不是主导模式。专业人士分析,市场应顺应消费观念、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换句话说,谁掌握了消费理念、老百姓的需求,谁就掌握了市场制胜的先机。 而在净水器行业九年的征战中,净水器十大品牌泉露净水器凭借其不断创新的精神推出了众多的新产品,走在了行业的前沿,也因此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新石器 大汶口文化 此器平顶鞍形,顶部一侧有穿孔。外壁光滑,内壁粗涩,底脚平齐。出土于墓葬内,同出有玉钏和玉锥形器等和大批陶、骨器等。 1974年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 高4.8厘米、宽3.5厘米
新石器 龙山文化 直径9.5厘米 此器圆形,中部有大圆孔。身扁薄,中部弧状凸起,边缘磨薄近刃状。外缘凸出三个齿牙,三牙多同向,只有其中一个方向相背。牙璧以三牙居多,此外还可见到二牙、五牙等形态的实物。墓葬内多位于墓主胸部,当为佩饰一类的物品。
新石器 石家河文化 长2.9厘米、宽1.8厘米、厚0.6厘米 此器长方形,宽首,凸圆眼,短胸,颈部有阴刻线纹和卷云纹,尾部圆钝,长宽翅,末端弧形外撇,表面饰脉纹。首部有对称的穿孔。蝉是石家河文化玉器中出土数量最多的一种动物形象,造型固定规范,是比较成熟的玉器种类,并在历史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清 高16、长10、宽5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捐 捐赠 器呈深蓝色,通体巧雕重山峻岭,山石高耸,松柏树木,亭台楼阁,陡峭台阶和山间溪水。一面山下有一农妇在前行走,一男子牵一耕牛紧随其后,似正在耕地,半山腰,一樵夫身挑一担柴正在山中行走。另一面一老者独坐山中正在垂钓,山顶亭中有一书生在刻苦读书。渔樵耕读图为古代玉雕传统题材,在清代玉器中运用极为广泛。青金石是一种很名贵的玉石,主...
新石器 石家河文化 1955年湖北天门罗家柏岭出土 残长7厘米、最宽2.2厘米、厚0.7厘米 此器身呈长弧形,一端保留完好,鸟首饰勾云形冠饰,圆眼,突鼻,喙向下勾卷,面部有勾云纹,颈部有两组凸弦状棱。鸟首之冠、喙和颈部等都进行了抽像化的艺术处理,表现出神鸟特征和器物本身非比寻常的价值。另一端残断无存。商周以后的玉器中,动物形像作为璜形器两端装饰的组合形式得到普遍应用。
清 高14.5、长28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捐 捐赠 青玉,玉料呈青白色,局部有黄赭色斑浸。正面及背面雕刻层峦叠嶂的山峰,山势高远。重叠的山峰中雕有松树、房屋及亭台楼阁,在玉山正面山石上,阴刻隶书御制万松山房诗:“万松春晓坐山房,雨后山峰濯翠光。因迥为高步入古,受宜得趣意延凉。闲听倚#涛翻鬣,极眺铺阡浪摆芒。讵事游山欣惬赏,为民额手庆宜吻。”清代玉山子题材很多,图案纹饰多为自...
清 通高9.9、口径9厘米 1956年李丰年先生捐 捐赠 炉体扁圆。器身锦地兽面纹,器肩双蜻蜒伴花,对称环耳,盖纽高起,上有双螭虎缠绕,盖周勾云纹。底足作三乳丁。玉质晶莹温润,造型规整。此器为薰炉形,焚檀香,盖无孔,用时撤盖,不用时为精美陈设品。 (张燕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