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据专家介绍,在业内,1911年以前的书籍称为古籍,1949年之前的称为旧书。收藏界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宋元刻本文物性强,存世很少。10年前,宋版书才8万元左右,2005年时价格就一下提到了40万元,如今则是100万元起。像胡林翼《读史兵略》这种旧刻本,3年前六七千元就可以轻松拿下,但如今,没有2万元藏家不会出手。明清古籍是目前收藏圈内的主...
黄宾虹《峨眉山龙门峡》 本报讯 (记者 车涛)近日,山西省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结束,普查显示,我省古籍总量约150万册,位居全国各省前列。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称,三晋古籍用“价值连城”四个字根本不足以度量其珍贵价值。 在已公布的3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山西255部入选。除图书馆、博物馆、藏经楼等国家收藏单位外,还有大量古籍保存在民间。...
(记者游雪晴)7月18日,2011年全国古籍评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工作正式启动。 据悉,稿本申报量相对较大,残本较多。此次送交专家评审的共计9665部古籍材料:经部古籍1444部,史部古籍2182部,子部古籍2095部,集部古籍3459部;简帛古籍30部;碑帖124部;佛经331部;民族文字古籍688部。另有包括布...
咸丰十一年的《读史兵略》 记者 杨可 摄 前天,经预约后,市民李先生给本报“现场鉴宝”栏目送来一部线装古籍。经市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唐肇新鉴定,这部线装古籍系毛泽东曾推崇的清代胡林翼所著的《读史兵略》,是1861年旧刻本,市价在2万元左右。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明清古籍价位适中,最具投资潜力。 36年涨了1000多倍 记者看到,这部《读史兵略》共有两函,每函有线装书八册,均...
《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从岳麓书社获悉,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在古籍出版社中同样引起关注和讨论。在不久前该社举办的“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专题研讨会上,与会者就数字出版的内涵与外延、电子书发展现状、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及传统出版的应对之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出版社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定位没有变,但必须以差异化不可替代的优质内容安身立命。岳麓书社自建社以...
记者18日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山西省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结束,普查显示,山西省古籍总量约150万册,位居中国各省前列。 中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称:三晋古籍用“价值连城”四个字根本不足以度量其珍贵价值。在已公布的3批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山西255部入选。除图书馆、博物馆、藏经楼等国家收藏单位外,还有大量古籍保存在民间。 在国务院批准颁布的...
中新网太原7月18日电(胡健)记者18日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山西省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结束,普查显示,山西省古籍总量约150万册,位居中国各省前列。 中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称:三晋古籍用“价值连城”四个字根本不足以度量其珍贵价值。在已公布的3批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山西255部入选。除图书馆、博物馆、藏经楼等国家收藏单位外,还有大量古籍保存...
中华民族是世界最善于书写的民族。我国现有古籍总量3000余万册,我省古籍总量约150万册,位居各省前列。这些不可再生的古籍,乃中华民族文明成果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但由于缺乏相应保护环境、相应专业人员,相应专业保护设备,我省古籍保护、修复在艰难中推进。 目前,我省已完成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经过普查,我省古籍总量约150万册。在已公布的3批...
6月12日,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发起并联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举办了“2011华夏阅读论坛——‘黄跋顾校鲍刻’与中国古旧书文化研讨会”。现场展出的多部清代乾嘉以来的批校本让藏家和学者大饱眼福。作为古籍善本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批校本正成为艺术市场中倍受推崇的版本,进而开始成为藏家的“新宠”。 3位名家筑起文化高峰 “顾批”《战国策》,“黄跋”《国语》,黄丕烈批校、...
本报讯 (记者范昕) 大英图书馆正大踏步地走在数字化的道路上。在刚刚与Google达成的协议中,25万册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图书资料在数年内将全面数字化。根据这一协议,读者可以通过Google图书网站免费搜索和复制版权过期的作品。该项目预计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费用由Google承担。 6月20日,大英图书馆在伦敦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将部分版权已过期书籍数字化的计划。Google计划将大英...
本报记者马子雷 6月12日,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发起并联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举办了“2011华夏阅读论坛——‘黄跋顾校鲍刻’与中国古旧书文化研讨会”。现场展出的多部清代乾嘉以来的批校本让藏家和学者大饱眼福。作为古籍善本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批校本正成为艺术市场中倍受推崇的版本,进而开始成为藏家的“新宠”。 据了解,古籍收藏和拍卖的“重器”首推宋元本;明清内府刻本...
本报讯(记者管菁 通讯员彭翔)昨日举行的湖北诚信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除书画、古玩,还推出了“历久沉香——顾学颉藏古籍文献专场”,这也是湖北首次以专场形式推出古籍文献拍卖。 1913年出生、1999年逝世的顾学颉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古典文学家、古文献专家、古籍鉴藏家,此次拍卖会上的古籍文献共有121件,全是顾学颉生前所藏,这些清朝、民国书中大部分都有顾学颉的批注、释...
批校本魅力何在?古旧书史亟待梳理6月12日,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发起并联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举办了“2011华夏阅读论坛——‘黄跋顾校鲍刻’与中国古旧书文化研讨会”。现场展出的多部清代乾嘉以来的批校本让藏家和学者大饱眼福。作为古籍善本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批校本正成为艺术市场中倍受推崇的版本,进...
吴敏霞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朝历代留下了丰富的古籍文献。这些古籍文献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据统计,中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大中专院校图书馆共收藏古籍4000余万册。客观地看,我国目前所存古籍中,很大一部分已是二三百岁的“老龄”,由于历经岁月侵蚀,损毁和自然老化非常严重,亟待保护,这是事关如何对待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如何对待人类共...
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15日在此间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召开。 本次座谈会是“册府琳琅 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此次展览。会上,国家图书馆领导介绍了本次展览及相关工作。随后,各位专家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