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詹天佑的遗物之一:一张宣统年间的股票。 珐琅彩皮套钟。 两件詹天佑夫妇遗物将拍卖 慈禧亲赐的法国进贡珐琅彩皮套钟起拍价引起收藏人士关注 新闻提示 昨天,记者从佛山市法建拍卖行获悉,10月中旬将有2件詹天佑夫妇的生前遗物在佛山拍卖,其中一件是詹天佑夫人于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购买的湖北水泥厂的股票,另一件则是在中国首条自主修建铁路——新易铁路通车时,慈禧太...
记者近日由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方面获悉,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即将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涉及未来双方展品尤其是亚洲展品的互展、举办联合展览、人员培训、客服支持等多个方面。 据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周冰主任介绍,今年9月初,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投资拍摄的《大明宫》在美国联合国总部举办首映式期间,中方代表团就联合办展事宜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进行了初步接洽,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馆馆...
曾参加过国庆35周年、国庆50周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多项重大活动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重庆铜梁龙,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上将在金水桥前起舞3分钟,并施展变色绝技。 国庆联欢晚会各民族中心联欢区表演共有三个篇章,其中第二篇章《腾飞中国》中汇聚了南狮、北狮、铜梁龙、百叶龙、灯光龙。在一片龙腾虎跃中,铜梁龙的出场并不十分抢眼,但当整条百米长龙完全呈现时,金色巨龙在《好日子》的音乐中旋转起舞,十足&ldquo...
展厅中的一张硕大虎皮很震撼。高鹤涛 摄 “整张大虎皮,青铜通关符节,中国第一套大龙邮票”,广州市民熟悉的广州海关旧地址“大钟楼”昨天向广州市民免费开放,海关珍藏的多件珍贵文物让市民惊呼“太好看了”。“原来预计有200人,结果一个上午就有500人,全天估计近千人”,大钟楼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 &ld...
16日,173件距今2000多年前的先秦青铜编钟在大钟寺博物馆亮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以出土青铜编钟为主题的大规模精品文物展。据大钟寺博物馆馆长助理庾华介绍,这批展品分别来自山西、河南和湖北三省,仅一组河南出土编钟是复制品,其余均是真品。 据介绍,此次展览的编钟共有10套,其中的一个“亮点”是擂鼓墩二号墓编钟,它出土自曾侯乙夫人的墓穴,共有36件,与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只...
陕西省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座雕铸着飞天、龙、狮、独角兽、蔓草和云朵的大铜钟——极为珍贵的唐“景云钟”。它是唐景云二年(公元七一一年)铸造的,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七十多年,但至今敲起来仍声音清脆宏亮,音韵优雅浑厚,听了使人心旷神怡。现在,人们在除夕之夜听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景云钟的录音。 到博物馆去参观这座曾远涉重洋、在世界名钟大会上...
烟台钟表文化历史悠久。曾几何时,烟台建起了中国第一个系统性展示钟表发展史的博物馆,填补了中国钟表博物馆空白。 现在,烟台钟表博物馆将要搬到滨海景区1、2、3、4、5号建筑物。新馆将强化钟表博物馆的功能,展示钟表的历史文化、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科技性,同时丰富展示和观赏内容,使布局更加合理。打造烟台市旅游市场的一张新名片和旅游亮点,使得其成为观光游览和购物的理想场所,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
万斤巨钟如何挂上楼顶至今是个谜 乔军伟摄 “广州惠福西路上隐有一口‘禁钟’,敲之不得。曾有官员一敲之下,城中死婴千余。”看了《广州故事》中的这一段话,你想不想去惠福西路看看这口广东最大铜钟?不用怕,大胆去看吧,因为那在古代其实是一口火警钟。 《广州故事》里有这样一段话——“广州惠福西路上隐有一口‘禁钟’,敲之不...
星相术、风水学此前一直是“半遮半掩”的事物,但日前记者在玉州区文化部门了解到,这一项目不但将要揭去盖头,还将堂而皇之地登上台面——在进行资源普查后,玉州区文化馆眼下正着手将钟氏星相术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人士说,假如申报成功,将填补广西非遗的一个领域空白。 起源古老 传承了千百年 记者在拟申报非遗的“玉林钟氏星相术&rdquo...
2009年8月18日,西安柴窑文化研究所将在西安市钟楼举办有史以来首次“柴窑文化标本展”,出土于西安及陕西铜川等地的大量精美的五代耀州瓷片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柴窑——中国陶瓷制造史上的千年之谜,困惑着一代又一代的陶瓷考古工作者和收藏爱好者,而柴窑窑址到底在哪里,它的完整器是什么样子的,在学术界和收藏界众说纷纭,争论不休。首次在西安钟楼展出的大量五代耀州瓷片实物标本,或许能...
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几乎都被《九连墩纪事》展览吸引。不过许多人不知道,有了现代科技的“尖板眼”,九连墩编钟才能实现外貌与声音同时复原。 这项成果便是由华中科大与省博物馆联手,胡家喜等人共同完成的“中国双音钟形声复原研究”,将先进的激光焊接技术引入编钟修复,使修复标准从“形似”提升到“神似”,开辟...
一幅“没镞饮羽,诚心石穿”八个大字的清代石刻,惊现江西九江湖口县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的石钟山的悬崖峭壁间。 记者四日从九江市考古部门获悉,在地处江西九江长江畔的石钟山东北角悬崖峭壁间发现这幅清代石刻。据当地考古专家介绍,这幅清代石刻落款为“咸丰丁巳(一八五七年)重九,谐杨厚庵(杨载福)军门、李迪庵方伯(李续宾)破贼处。” 考古专家称,此石刻为清末湘...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了解到,富平县两村民日前在挖水渠时,意外发现了黑瓷罐包裹的明代编钟、铁矛和耳挖等文物,并主动上交到文物部门保管。 7月21日下午,富平县留古镇贺兰村54岁的村民赵楚良在自家自留地旁边挖下水渠时,在泥土中发现一个黑瓷罐。当他意识到瓷罐可能是文物后便停止了继续挖掘,立即叫来在不远处劳动的另一村民一起将瓷罐刨出。赵楚良发现的瓷罐约有50厘米深,里面还套有一个小罐,他们打开小罐子后发现...
石钟山石窟又称剑川石窟,位于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石宝山南部文峰,因有一紫红丹岩(丹霞地貌)形状如倒扣石钟而得名。石窟群依山开凿,宏伟壮观,共有石钟寺区、狮子关区和沙登箐区,计17窟,造像139躯,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艺术瑰宝。 石钟寺区有石窟8龛,第一、第二窟雕有南诏王造像,是研究南诏史的重要的实物资料,为全窟的重点;第3-7窟是佛像,雕刻细腻,造型优美,是石窟群中艺术性较高的几处。狮子关区有石...
仰卧,侧身,屈着下肢……,19具尸骨埋藏深坑,他们中既有妇女儿童,又有壮年男子,甚至还有装在瓦罐里的婴孩。考古专家的一次偶然发现,无意中看到了两千多年前发生在三峡朐忍古城中的惊人一幕。 他们是死于战乱、瘟疫、祭祀?诛灭九族?还是一次骇人听闻的谋杀?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峡工作队昨日称,他们正联合国内多家机构和同行,希望早日解开这些汉代三峡人的死亡之谜。 编钟附近发现人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