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因为要弄清日本侵略中国的真相,洪湖藏家李京升先生,历时10年,花了5万余元,收藏了近百本有关记载日本侵华战争的书刊杂志。为的是让中国人记住那段历史,让中国人知道落后了,就要挨打! 11月18日上午,记者在武汉收藏品市场遇到李先生,他背着一个斜挎的大包包,正和一个销售旧书刊的摊主讨价还价,最后还有100元的差价,买卖双方互不让步,记者观察了大约10分钟,最终看到了成交的场景。李先生掏出一沓百元大钞...
整体来看许汉卿的专场拍品文人气息较浓,他的收藏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他的藏品与其学识积淀是一个相连的整体。正是这种特质才让他的专场拍卖更有价值。 今年9月15日,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佳士得举行了一场许汉卿收藏品专场拍卖。专场拍卖一直是拍卖会中比较有特色和亮点的拍卖形式,根据收藏家品位和学识,每个藏家的专场拍卖都有其独到的一面。而且大藏家的藏品更容易被买家接受,可以说买家潜意识都认为藏家已经在一定程度...
本报讯(记者 李龙兴 杭雷 实习生 陶倩怡)昨天下午,来自沧浪、平江、金阊三个区的75位书画家,在沧浪新城姜昆艺术收藏馆展出他们的75幅书画作品。为市民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姜昆艺术收藏馆,馆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爱好书画的市民,参观者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幅幅书画作品前认真地欣赏,小声交流着。据了解,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特意从家里赶来欣赏这些书画院大师的作品的。家住四季晶华的王老伯...
2011年致云轩艺术收藏品鉴赏活动月11月25日至12月24日在古北黄金城道582号举行,上海收藏界众多收藏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大师等将莅临。共分三场艺术收藏品展示和专家鉴赏讲座:11月25日至12月4日以古典家具鉴赏为主,展示明代海南黄花梨顶柜、清式小叶紫檀家具、名家雕刻的紫檀五联围屏、海南黄花梨圆台等众多经典明清红木家具。 12月5日至14日以玉石、竹木、牙雕为主题,有白玉、翡翠类雕刻摆件,...
荣宝斋秋拍预展现场 徐悲鸿《日行千里》 吴昌硕、齐白石《竹石双寿》 百年老店荣宝斋进军上海,昨起在上海四季酒店举行荣宝斋 (上海)拍卖公司的首次大型艺术品拍卖预展,24日正式举槌,而12月14日,上海的百年老店朵云轩也将在四季酒店举办大型秋拍,南北两大巨头展开擂台赛格外惹眼,但大家更关注的却是两大巨头能否协力把上海艺术品拍卖这块蛋糕做大的同时,张扬一种收藏的文化品格。 荣宝斋:...
去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规模1694亿元,拍卖市场交易额585亿元,年增长率177%。2011年前者有望突破2000亿元,后者将达到1000亿元。 在刚刚落幕的由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和第一财经主办2011年上海收藏论坛上,海内外藏家、专家学者围绕 “艺术品收藏投资新理念”展开讨论,观点不约而同:数字值得欣喜,但应该有高于数字的追求。 供求失衡导致秋拍低迷 秋...
盛世收藏,乱世黄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更多的资金与闲钱转向了收藏市场。短短几年,很多跳蚤市场逐渐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收藏市场,小地方的藏家也从数百人迅速壮大到几万人。可见,一股艺术品收藏投资热正在全国悄然兴起。 盛世收藏,乱世黄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更多的资金与闲钱转向了收藏市场。短短几年,很多跳蚤市场逐渐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收藏市场,小地方的藏家也从...
许汉卿一家整体来看许汉卿的专场拍品文人气息较浓,他的收藏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他的藏品与其学识积淀是一个相连的整体。正是这种特质才让他的专场拍卖更有价值。今年9月15日,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佳士得举行了一场许汉卿收藏品专场拍卖。专场拍卖一直是拍卖会中比较有特色和亮点的拍卖形式,根据收藏家品位和学识,每个藏家的专场拍卖都有其独到的一面。而且大藏家的藏品更容易被买家接受,可以说买家潜意识都认为藏家已经在一...
人民网(微博)·天津视窗11月23日电:近几年来,红木家具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材质逐渐成为收藏界的投资热点。 经营了20多年红木家具生意的刘玉贵告诉记者:“黄花梨作为红木的一种,被市场称为‘木黄金’。近十年,黄花梨原材料从2万元每吨已升至1000万元每吨,翻了近500倍。15年前,我花了5万元买下黄花梨十扇屏风。五年前,有藏家想以50万元买走,我没卖,如今,这个屏风已经有人出价500万元了。” ...
人们非常喜欢寿山石,尤其喜欢收藏投资寿山石中的高档品种,如田黄石、荔枝冻、芙蓉石以及各种水坑冻石等。自清乾隆以来,田黄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珍宝。寿山村产出田黄石的水田,自发现田黄石以来已被翻掘了无数次,如今的田黄石几近绝产。田黄石在过去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今一块极普通的田黄石也要数万元人民币,其价格早已超过“一两田黄十两金”。 长期以来,寿山石尤其是田黄石,一直是拍卖市场的热门拍品。过去...
一位年近古稀的农民,历时半个多世纪收藏各类民俗物品近万件,办起了华北最大的个人民俗物品收藏馆并免费开放。他的名字叫李赢。 2005年,李赢被河北省文化厅评为河北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得以走近他,倾听他的故事,感受他在收藏中的“苦”与“乐”—— 走村串户寻藏品 我的父辈都是以农耕为业,但我的父亲和两个叔叔是古玩爱好者,对我影响很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开始大量收藏民...
透过手电筒发出的光,你会发现手中貌似普通的石头突然变了样儿,有的出现了中国地图、有的仿若一对情侣面对面站着,有的如松树塔……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25街区孙有强、于世英夫妇,收藏了上千块大大小小的玛瑙,邻居们把他家当成小型博物馆,隔段时间就来看看。 退休后迷上收藏玛瑙 “别人家普通的手电筒,在我家是个宝贝,天天得带在身边。”孙有强65岁了,退休后他迷上了玛瑙,转眼4年多了。家里约一米宽、两米高...
中新社纽约11月22日电(记者 孙宇挺)美国纽约华人收藏家林缉光22日向记者透露,他计划向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各捐一件国宝。 此前林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位于广东江门市的林缉光艺术馆已经完成,将于明年正式开馆,他本人届时也将捐出600余件个人藏品作为该馆馆藏,价值不会低于20亿元人民币。 此次在纽约贞观国际拍卖行新年拍卖会媒体预展上,他向记者透露,他正在计划成立一个林缉光基金会,该基金...
本报湘潭讯(记者 朱炎皇)湘乡园艺场有一位72岁的老人易邵白,他从年少时就开始收藏,藏品包括两万多册(卷)线装书籍,以及印章、木雕等,充满浓郁的湘乡文化气息。昨日,老人对记者说,他搞了一辈子收藏,是为了办一个图书博物馆,将湘乡文化发扬光大。 易家6代人都爱淘宝贝 易老出生在一个收藏世家,也是湘军后代。上溯六代祖易真有,在清朝咸丰时期协助王錱创建“老湘营”有功,被诰封为一品建威将军。 从那时起...
每次去拜访章建行,他总会秀出一些新收藏的古玩,一起玩赏,这次去他家也不例外。来客有三人,他拿出了四个茶杯:一个南宋钧窑、南朝越窑、磁州窑,以及一个天目碗,再沏上一壶上好的陈年普洱茶,宾主四人就轻松愉快地品茗论艺。与生俱来年少就爱好古董。 “这是我今年新买的玩具,各位各取所需,请慢慢享用。”章建行用他一贯畅快幽默的语气,很有礼貌地向客人献宝。 “现在贵妇团开始玩茶道了,我们’ 欧吉桑’也要跟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