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自叙帖(局部) 怀素 祭侄文稿 颜真卿 寒食帖(局部) 苏轼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正面拓片局部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唐代 欧阳询 学习书法,可以提升国民的素质;写好书法,可以写出中华民族的审美。一部书法史和一部文化历史共衰共荣,历数千年而不变。书法兴则国运兴、文运兴…… 这个题目有点大,不太好做文章。 我们可以说,汉字书法的命运与中国文化的兴衰有一定关...
从山西省榆次老城获悉,6月19日至22日榆次老城首届大型古玩文化艺术博览会将拉开帷幕。 此次博览会上的艺术品包括古董、珠宝、工艺、文创四个方面。古董方面包含家具、钟表、古钱币、紫砂和佛像等;珠宝方面有皇室珠宝、玉石、翡翠、玛瑙、珊瑚等;工艺方面包含瓷器、根雕、青铜雕、炭画、手串和茶宠等;文创方面包括珍惜邮品、书法、油画和纪念册等。 据了解,此次博览会面向所有民间古玩经销商、古玩收藏...
甘肃的史前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大地湾、仰韶、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辛店等遗址出土的彩陶更是闻名中外。民间有这样一段俗语:"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受地域的影响,杜义德的收藏史正是从彩陶开始的。 随着经验的增多和阅历的增长,杜义德对齐家古玉器有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他对齐家文化玉器也越发喜爱,他说:"我这一生肯定要致力于齐家文化发掘、研究,...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第20期 【摘要】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河南钧瓷已经成为宣传中国文化的重要名片,双语服务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钧瓷文化对外宣传的效果。本文分析了钧瓷文化双语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及对策。
舟山水下考古工作起步于2007年,2008年9月批复设立“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舟山工作站”,日前正式更名为“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舟山工作站”。经过几年的努力,舟山市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迈入新阶段。 一是全市范围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征集有价值水下文物线索50多条,发现一批沉船(群)遗址疑点、港口遗址和涉水临港型古文化遗址,其中考古试掘古文化遗址1处,清理瓷片遗存1处;连...
近日,由市科协秀洲区办事处组织的丝绸文化体验游——文化有约活动在嘉兴丝绸博物馆顺利举办。 此次丝绸博物馆的参观者均通过网上预约的形式报名,以家庭亲子参与为主,共计8个家庭,18人踊跃参与。大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嘉兴丝绸博物馆,对嘉兴丝绸文化的历史及演变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蚕桑基地参观时,孩子们对蚕宝宝产生高度兴趣,你摸摸,我碰碰,并采摘桑葚及桑叶,亲身感受嘉兴的蚕桑文化。 近年来,嘉兴...
西湖遗产 从2001年起,杭州开始实施西湖综合保护整治工程。随后,每年都有保护整治项目推出。这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西湖申遗,也是为了“还湖于民”。 2011年6月2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届年会上,经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西湖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文化景观成为浙江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 成功申遗后...
日前,中国茶叶博物馆与宜昌市、长盛川湖北青砖茶研究所在杭州共同举办馆藏茶砖交接仪式。一块高1368mm、宽646mm的长盛川湖北青砖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永久馆藏,不日面向公众展出。 长盛川是明朝创立的茶叶品牌,曾创造丝绸之路茶叶贸易的传奇。中国茶学界泰斗、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表示,湖北青砖茶和宜红茶都是重要的地方品牌,振兴老品牌,需要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应宜昌市政府邀请,陈宗懋下月将赴宜昌...
《文物春秋》 2015年01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冀中南汉墓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分析,解析出冀中南汉墓所包含的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汉代墓葬共性因素和本地文化因素消长变迁的分析,提出西汉时期冀中南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在继承当地传统的同时融入新的时代因素,至东汉时期,地域文化特征淡化,融入汉文化之中。此外,就各类墓葬文化因素构成中外来文化因素所表现出的特点,提出冀中南汉墓在两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科尔沁地区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别具风格的科尔沁文化。本文通过通辽地区各旗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说明科尔沁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大量的考古发掘成果的发表,可以看出8000年前该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科尔沁历史源远流长,连绵不断。通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累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保护...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商代是我国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吴城文化,作为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性青铜文化之一,还原出三千年前赣江流域商代文明面貌,推动了江西商代文明研究进程。对吴城青铜文化年代与分期的研究,找出吴城青铜文化的发展演变规律,对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赣江流域青铜文化以及整个商代青铜文明的面貌和性质,深化整个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青铜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11期 【摘要】人兽母题是商周青铜纹饰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数量虽不多,却分布广泛,形象特殊,内涵丰富。本文结合学界对人兽母题青铜器的已有研究,立足于图像,运用文化因素的分析方法,试图找出不同地域、不同族属出土的人兽母题的青铜器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一主题在不同时空的差异性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人兽母题;文化功能
《黑龙江史志》2015年05期 【摘要】四坝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因首次发现于甘肃省山丹县四坝滩而得名。四坝文化彩陶经由马厂晚期"过渡类型"发展而来,并与齐家文化以及新疆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有过密切的接触与交流。四坝文化彩陶对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彩陶的发展演变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四坝文化;彩陶;天山北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黑龙江史志》2015年05期 【摘要】目前,随着更多测年数据的公布及考古资料的积累,考古界倾向于将齐家文化作为与夏王朝共存的周边文化来认识,这就打破了以往把它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认识的局限性,所以在新的国家文明背景下,重新研究齐家文化玉器就有了新的意义。考察各地玉器出土情况发现,笔者将齐家文化玉器划分成东、中、西三大区域,且认为玉器传统在整个甘青地区是极具差异性的。 【关键词】...
《东南文化》2014年01期 【摘要】对崧泽、良渚文化陶缸的出土情境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陶缸的功能和作用。研究发现,陶缸的礼仪功能占居主导,它往往作为礼仪祭器参与重要的丧葬仪式和宗教活动;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可能还兼具实用功能,初步推断是食物加工的器具。除此之外,对陶缸与墓葬等级关联性的讨论也有助于全面认识陶缸的功能性质。 【关键词】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陶缸;出土情境;功能分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