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谢辰生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 核心观点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如果一个民族忘掉了历史和传统,就好比断了根,丢了魂。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它,正是为了维系我们的根和魂。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是要树立这样一种正确的遗产观 得知河南登封“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很高兴。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申遗成功只是开始。文化遗产保护的路途,还...
中国其他38处“世遗”(刘提制) 当“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河南登封街头,公交车、市区公园、广场等场所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有关申遗内容的视频、画面和字幕。市民们自发来到市中心的嵩山广场、观星台、中岳庙、少林寺等地方,庆祝申遗成功。更新理念获得成功 去年,在第三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嵩山历史建筑群项目由原专家委员会提议的“退回重报”改升为“补充材料推荐列入”,申遗工作面临严重挫折...
审议现场的这15分钟 巴西时间7月31日晚(北京时间8月1日上午),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始审议中国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设在巴西利亚蓝树旅馆的大会会场,由21个国家的代表组成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本次提交的30多个申遗项目,进行投票审议。投票的代表们坐在前半部半圆形的会议桌前,后面,则是来自187个成员国的代表席。 20时30分,大会报告人首先使用葡萄牙语介...
本网讯:8月2日下午14点30分,单霁翔局长应邀做客人民网文化论坛,并做“文化遗产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演讲,敬请关注。 点击进入视频直播
长叶形铜矛 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是被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神兵利器,也代表了当时兵器制作的最高水平。一般认为,其制作方法尤其是暗花纹工艺在吴越灭亡后就已失传,然而在盱眙大云山西汉诸侯王墓群考古中(本报7月16日文化版曾报道),考古人员在1号墓中发现一件神似吴王夫差矛的铜铍,这一发现可能为中国兵器铸造史续上断裂的一环。 南博考古队长李则斌向记者展示了这件铜铍,带刃的前端类似短剑,长约...
应日本国立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的邀请,许昌灵井细石器的23张图片近日参加了在日本奈良飞鸟馆举办的“小石器的宏大故事”图片展。这是继去年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成功举办文物图片展之后,我省第二次以图片形式在国外展出中原古代文化。 灵井许昌人遗址2005年正式进行考古发掘,因在遗址下层发现距今约1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而轰动一时。同时,遗址上层出土的大量精美细石器和国内首次发现的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