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报讯(记者焦雯 朱永安)6月22日,由中英两国三大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开幕。 此次展览是继“启蒙的艺术”之后,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又一个重大国际交流展,也是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首次在中国联袂展出其珍藏的中国和欧洲瓷器珍品。展览精选了148件(套)精美瓷器,其中多数为两家博物馆的永久馆藏,...
由于水下能见度太低,前两天“小白礁I号”水下考古央视的直播被迫提前结束,水下考古队也因此放弃了打捞计划,宁波市民期盼的梅园石未能成功出水。 昨天是象山小白礁I号水下考古直播的第三天,令人振奋的消息是,梅园石出水了。这个千呼万唤的宁波宝贝,终于首次亮相央视的镜头。 央视第三次直播,终于拍到了梅园石 “今天的能见度,比之前好,水底接近一米了。”昨天9点左右,考古队员发现,海水很清澈,可以看...
2012年泓盛春拍“应物澄怀-瓷器工艺品专场”于6月24日傍晚落槌。整场拍卖共258个标的,成交率41,09%,总计成交金额(RMB)21,417,600元。本场拍品统观分为“瓷器”、“杂项”两大类,其间,瓷器以“明清官窑精品”及“外销瓷”区分,杂项则有元明清“玉器”、“鼻烟壶”、“金银器”、“织品”、“家具”等。 下午15时30分左右,瓷器工艺品专场拍卖正式开始。纵观拍场,座无虚席,而买家态...
今天上午8点58分,虽然天空有点小雨,可大家都没被受影响。全昌景园人都齐聚在窑口,大家一起高喊“开窑咯……”昌景园陶瓷柴窑再次开起。随后窑工用太平钩敲开窑门,一件件精美的仿古陶瓷从窑炉匣体搬出,在众窑工的手中传递。虽然此时窑内的温度还有六七十度的高温,但在场的各位客户都被这一情绪所感染。 中国的瓷器文化从东汉到现今,已有两千多年,而到了清朝,更是登...
陶瓷分为贴花和手绘2种,一般贴花的大都属于批量生产的,成本和价格相对都比较低。而手绘陶瓷是艺术家在陶瓷上绘画的艺术,具有独特性,艺术价值也相对比较高,成为人们收藏和送礼的佳品。如今,我市一些陶瓷企业千方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重拾手绘陶瓷工艺,从而赢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图为一企业工人在手绘陶瓷。
从早期开始,为什么中国瓷器在欧洲受到格外的珍视?中国瓷器输入对当地陶瓷生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应复旦大学文博系邀请,大英博物馆东方部资深研究员、中国陶瓷专家前不久在复旦大学作了中国古代陶瓷的系列讲座,中关于明代外销瓷器的内容,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欧洲陶瓷生产的影响。 早期的中国青花瓷贸易控制在伊斯兰商人手中。从土耳其托布卡比宫殿收藏的这幅画中可以看到运输青花瓷器的场景。展示了早期中国和土耳其以...
由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22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这是继《启蒙的艺术》展览后,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又一个重大国际交流展览,也是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第一次在中国联袂展出其收藏的中国和欧洲瓷器珍品。 17至18世纪,随着亚洲和欧洲之间商业贸易的繁盛,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
《投资者报》:陶瓷曾是代表中国人气质之美的器物,然而今天的乱象丛生几乎让国人失去了对陶瓷之美的基本判断。你认为什么才是中国陶瓷应有的气象? 马越君:中国陶瓷对中国文化来说,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的文明史是美的积累和呈现,1000多年来影响了全世界,全世界呈现人类谱系文明、美、视觉、精神的财富,在博物馆中成系列的呈现。今天的中国陶瓷是低端产品中的廉价产品,主要在非洲、南美等地区销售,...
图为清朝中晚期的贸易船,和“小白礁Ⅰ号”的船型类似。资料图 一艘沉没在宁波象山海底近160年的宝船,在考古人员的努力下再次被揭开神秘的面纱。 从6月4日开始,水下考古人员从这艘被命名为“小白礁Ⅰ号”的沉船上个采集出水了518件器物,其中大多以青花瓷为主。象山海底沉睡近两百年 “小白礁Ⅰ号”...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日前发布消息称,近日在河北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发掘的8座早期窑炉和早期堆积层,证明了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追溯至北朝时期,也证明了内丘城关一带正是早期邢窑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 邢窑是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目前在河北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广大范围内发现北朝至元代各时期的邢窑窑场遗址近30处。在邢窑诸窑址中,历史等原因造就了...
新华网石家庄6月23日专电(记者 白林)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日前发布消息称,近日在河北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发掘的8座早期窑炉和早期堆积层,证明了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追溯至北朝时期,也证明了内丘城关一带正是早期邢窑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 邢窑是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目前在河北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广大范围内发现北朝至元代各时期的邢窑窑场遗址近30处。在邢窑诸窑址中...
新华网北京6月22日专电(记者 廖翊)由国家博物馆(微博)举办的“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22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这是继《启蒙的艺术》展览后,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又一个重大国际交流展览,也是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第一次在中国联袂展出其收藏的中国和欧洲瓷器珍品。 17至18世纪,随着亚洲和欧洲之间商业贸易的繁盛,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
IHS青花盘 从早期开始,为什么中国瓷器在欧洲受到格外的珍视?中国瓷器输入对当地陶瓷生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应复旦大学文博系邀请,大英博物馆东方部资深研究员、中国陶瓷专家前不久在复旦大学作了中国古代陶瓷的系列讲座,本期《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刊出其中关于明代外销瓷器的内容,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欧洲陶瓷生产的影响。 霍吉淑 (Jessica Harrison-Hall) 早期的中国青...
中国传统五大名窑之汝窑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李廷怀: 相传,当年宋徽宗曾做过一个梦,梦里,一场大雨过后,厚重的云层中间,露出一抹天青色的如洗碧空。梦醒之后,宋徽宗对那梦幻般的天青色念念不忘,发誓一定要让工匠烧制出这样色泽的瓷器。汝州工匠百般努力,终于烧制出素雅清淡,却艳冠五大名窑的汝瓷。 作为官窑,汝瓷的命运与皇朝密切相关。随着北宋的灭亡,尊贵的汝瓷便也随着赵家王朝的消逝香销玉殒。然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