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 纸本 水墨 纵69厘米 横32厘米 作者: 恽寿平 此图系公元1677年恽寿平所绘,时年四十四岁。图中湖石玲珑,一本秋菊芬芳吐蕊。湖石以晕染而成,而菊叶则先勾勒叶脉,后于其上再加晕染,此即恽氏之“没骨”技法,最具特色。 图右上恽氏自题:“□□金风笔底来,不须篱下问□□。于今白帝全无力,丛菊□从研北开。曾见唐解元【一】菊图,笔趣清逸,深得造化之理。此本戏用其法。正声...
清 绢本 设色 纵182厘米 横90厘米 作者: 郎世宁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公元1688年- 公元1766年),意大利耶稣会士,画家兼建筑家。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来华传教,后以绘事供奉清廷,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公元1662年-公元1796年)。创中西折衷画法,善写生,尤工画马。代表作品有《松鹤回春图》、《百骏图》、《名马图》...
清 绢本 水墨 纵184厘米 横47厘米 作者: 龚贤 龚贤(公元1619年-公元1689年),又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半亩、柴丈、野遗生、柴僧、半山野人、扫落叶僧、钟山野老、柴丈人,昆山(今江苏苏州)人,流寓金陵清凉山。山水取法董源、米家父子、吴镇及沈周等,其作品主要有强调用笔的“白龚”与强调积墨的“黑龚”两种风格,为 “金陵八家”之一。代表作品有《自藏山水轴》、《夏山...
清 纵138厘米 横60厘米 作者: 黄鼎 纸本 水墨 黄鼎(公元1660年- 公元1730年),字尊古,一字闲圃,号旷亭、独往客,晚号净垢老人、邱园弟子,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善山水,于王蒙法尤长。初师同乡先辈邱园,后师王翚、王原祁,“娄东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渔父图》、《平冈渔艇图》、《醉儒图》等。 此图系公元1715年黄鼎所绘。图近处坡石层垒,树木丛生;...
战国 高5.55厘米,足宽3.15厘米,重6.6克 这件布币高5.55厘米,足宽3.15厘米,重6.6克。平首耸肩,平裆,足内侧呈弧形。廓外缘毛茬尚存,未经打磨。一面铸“大阴”二字。 “大阴”可能是文献中的“阴”地。《左传?僖公十五年》载:“晋阴饴甥会秦伯。”杜注:“阴饴甥即吕甥也,食采于阴。”阴地在今山西霍县南,战国前期在赵境,但是到了战国晚期赵国几乎丧失太行山以西的所有土地,...
新石器 纵8.5厘米,横7厘米,高3厘米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土地之一,当地土著人的历史也相当悠久,早在四,五万年前,其祖先就渡海来到这里繁衍生息,长期停留在石器时代。这件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是早期土著人狩猎,采集用的工具,它是由一种叫绿石的硬质石头打制而成的,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清 作者: 尤侗
商 牛骨 这片卜骨卜问旬日(十日)之内的凶吉,内容涉及祭祀、田猎、天象等诸多方面。刻辞书风雄健,气韵宏大,字大体端,笔画遒劲,是宾组二类甲骨的典范,也是商代晚期甲骨刻辞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宋 金 直径2.5厘米,重3.5克 这件皇统元宝钱青铜质。20世纪30年代发现于辽宁省法库县。小平钱。色红紫,宽缘窄郭,面文“皇统元宝”,篆书,旋读,文字凝重端庄。光背。铸于皇统年间(1141~1149年)。
宋 西夏 直径2.4厘米,重3.4克 这件乾祐元宝钱铜质。直径2.4厘米,重3.4克。色微红,面宽缘窄郭,较规整,面文“乾祐元宝”,行书,旋读。 乾祐元宝钱铸于乾祐年间(1170~1193年),有铜、铁两种材质。乾祐元宝铜钱为小平钱,直径2.35~2.6厘米,重2.7~5.2克。钱文有楷书、行书,两种书体钱大小、形制相同,可视作西夏对钱。有宽缘、窄缘、粗字、细字、钱文离缘离郭、接...
唐 长33.5厘米,宽7.7厘米 1956年陕西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 这件银铤长33.5厘米,宽7.7厘米,厚约1厘米。正面刻一行字:“专知诸道铸钱使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知度支事臣杨国忠进。”背面刻3行字,右一行“宣城郡和市银壹铤五拾两”。下有一“青”字。中一行“专知官太中大夫使持节宣城郡诸军事守宣城郡太守上柱国臣苗奉倩”。左一行“天宝十载四月廿九日”。这件银铤铸于天宝十年(751...
西汉 底径4.7~6.6厘米,前高2.8~4.9厘米,重239.7克 这件马蹄金黄金质,底面平,椭圆形,正面坡状,中空,上有2孔。底径4.7~6.6厘米,前高2.8~4.9厘米,重239.7克。西汉武帝更名黄金为麟趾金、□蹄金,□蹄即马蹄。
清 高16.6厘米 口径长6.2厘米 底径长6厘米 青玉,器呈长扁圆形。撇口,束颈,长鼓腹,腹下到胫部渐敛,撇足。里壁光素无纹,口呈椭圆形,颈部饰花叶纹,颈下凸弦纹一周,肩部饰一周倒垂花叶纹,腹部减地起棱成菊瓣状,共20瓣,胫部刻凸弦纹一周,凸弦纹上下各雕刻花叶纹一周,足边沿饰菊瓣纹,足底部中心饰花蕾纹、花叶纹,四周饰菊瓣纹。此器原为清宫旧藏。造型新颖,纹饰精致,玉质光润,做工规整。 ...
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西省西安唐墓出土 上:长10.5厘米 宽4.4厘米 厚0.2厘米 下:长10.6厘米 宽4.3厘米 厚0.2厘米 玉料为青色,有褐色沁。两件。1959年陕西省博物馆拨交,应为出土器。薄片状,上部为弧形,梳背中部雕刻三朵盛开的海棠花,左右两侧及下部雕刻花叶纹。下部平直有榫,以镶嵌梳齿。两面纹饰相同。 这两件玉梳背,所刻纹饰基本相同。花蕊用细密的网格纹表示...
战国 中期(前375 - 前276年) 1957年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长8.9厘米 宽3.4厘米 厚0.3厘米 玉为白色,局部有褐色沁。体扁平,双面雕。璜形,纹饰由连体双夔龙和兽首纹组成。双夔龙回首相望,长角向后伸展,与龙爪相连。菱形眼,喙部向上卷曲,与龙身相连。下颔向上勾卷,口呈圆形镂空状。龙身向上卷曲呈双“S”形,龙首颈下方各雕刻一爪,向斜上方伸展与双夔龙角相连,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