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ⅲ-4 所属地区 四川·甘孜州·道孚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甘孜州道孚县文化旅游局 申报日期 2006 扎坝地处道孚县境内南部,鲜水河下游高山峡谷区,海拔2720m,距县城71?n.在这个非常偏僻、不为外人所知的深山大峡谷里,数千扎坝人至今仍延续着类似泸沽湖,但较之更为奇特的走婚习俗,当地人称之为“爬房子” .飞檐走壁的爱情生活、独有的碉房...
遗产编号 ⅲ-5 所属地区 四川·甘孜州·巴塘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甘孜州巴塘县文化旅游局 申报日期 2006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由12个节目组成,全套演出需...
最近,齐同民心情不错,因为他听说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国家文物局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民间收藏文物的保护。5月24日,这条消息被文化部证实。 文化部在官网上介绍,不久前,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了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的座谈会,并邀请了11位各级文物收藏、流通、鉴定行业组织(或筹建组织)负责人进行座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中国十大收藏家“之一的齐同民,他对后期政策落地情况...
日前,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军品专业委员会、华侨历史文献档案馆和功勋阁历史文化收藏馆,在台山市越华中学举行学校历史文物捐赠仪式,一批珍贵文物回归母校,为台山市的书院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据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军品专业委员会会长陈建平介绍,该收藏协会是专注学校和军品文物收藏的专业委员会。这次捐赠的这批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共计13件,都是通过他们从社会、华侨个人征集收购回来的,这也是他们第二次将收集回来的学校历...
近日,周恩来纪念馆征集到一批有关周恩来总理的珍贵文物。 其中有反映周恩来青年时代在天津从事革命运动历史的“觉悟社”徽章和根据狱中被拘代表回忆编写的《警厅拘留记》,有反映国共第一次合作历史的黄埔军校时期军帽及军歌曲谱资料,还有50年代周恩来签发给苏联援华专家的中苏友好纪念章和邀请苏联专家参加国庆宴会的邀请函。这批文物由周恩来纪念馆工作人员从广州民间收藏家处征得,品相完好,文物故事完整,经专家鉴...
5月23日上午,秦汉新城召开文物保护工作专题会议,就为期5个月的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行动进行安排部署。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孙楠参加会议,总规划师杜增印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通报了相关问题的整改情况,传达省文物局督办意见,并规范梳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报批流程。 此次开展的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行动重点包括党委、政府履行文物安全保护主体责任情况,政府主管领导牵头建立协调...
双江口桥位于汨罗市黄柏镇双江口村,修建于清同治年间,是一座十墩九孔石梁桥。 2017年3月17日晚10点,当地连降暴雨造成双江口桥南面雁翅及第一桥孔坍塌,文物所文保专业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处险,同时将险情及时上报岳阳市文物处和省文物局。省文物局领导和专家视察现场后,要求立即对双江口桥进行抢险抢修加固,务必在下次雨季洪水来临之前,完成好双江口桥抢险抢修加固工程,以免造成古桥更大险情或毁灭性...
遗产编号 ⅲ-14 所属地区 山东·德州·武城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德州市武城县 申报日期 2006 抬花杠又称花杠舞,据当地民间艺人讲,是由明弘治年间,人们抬着花篮去祭祀大姑神衍生而来的艺术活动,主要流传于武城县南屯一带抬花杠舞蹈动作粗犷、豪放,其表演形式为两人抬一杠,中间为一0.6米见方的杠柜组成,杠柜上扎竹苗,竹苗上饰绢花、纸花并栓上许多铜铃...
遗产编号 ⅲ-15 所属地区 山东·德州·齐河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德州市齐河县 申报日期 2006 绣球灯舞,这种民间舞蹈艺术,出现于全国不少地区,而齐河县祝阿镇官庄绣球灯舞却以其独特的造型、高难的技艺独步于民间舞坛,声震一方。追寻它的足迹,官庄绣球灯舞可谓是源远流长。相传,在三百多年前,劳动人民在饱受兵荒马乱、漂泊流离之苦后,迎来了“康乾盛世”...
遗产编号 ⅲ-17 所属地区 山东·济宁·邹城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济宁市邹城市 申报日期 2006 阴阳板是流传在邹城市东八里沟一带的求雨祭祀舞蹈,因是两板相击而舞,故又称"打阴阳",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八里沟村位于邹城市东北的丘陵地带,旧时完全靠天吃饭,因多旱天,故求雨祭祀活动较多,天长日久也就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求雨祭祀形式。阴阳板表演两人一对...
遗产编号 ⅲ-18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长清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济南市长清区 申报日期 2006 “绣球灯”起源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境内的赵营村,是以手龙和绣球灯为道具,以武术和民艺相结合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 早在明末清初(公元1616年)的近400年前,在长清赵营村,组有武术团,武术团以武打动作为主,添加上民间春节扮玩的戏耍动作,编排了...
遗产编号 ⅲ-19 所属地区 山东·烟台·栖霞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烟台市栖霞市 申报日期 2007 八卦鼓舞 --走向民间的道教舞蹈 它产生于神秘的道教仪式, 却在民间生根发芽, 八卦推演,它有鼓的阳刚, 风生水起,它有舞的阴柔, 它是山东民间舞蹈的瑰宝, 是中国道教舞蹈中的一朵奇葩。 它有一个响亮的名...
遗产编号 ⅲ-1 所属地区 江苏·徐州·睢宁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睢宁县 申报日期 2006 在苏北美丽的古城----睢宁,历史与现实的交替,无不传达着它丰富而深刻的意韵。静静流淌了千年的故黄河,见证了张良进履的圯桥遗迹,悠远而厚重的汉画像石,天真幼稚的孩子描绘的震惊世界的儿童画等等,在这种交替中,你会发现落子舞在睢宁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悄...
遗产编号 ⅲ-2 所属地区 江苏·无锡·宜兴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宜兴市 申报日期 2006 宜兴传统的民间舞蹈“男欢女喜”,是带面具的双人舞。“男欢”与“女喜”原称“男?@”、“女莽”,传说为“疫神”。它是以民间的传说创编的,在庙会上演出,称“踩莽”或“调莽”,以表达人们消灾降福的愿望。该舞蹈的历史可远溯至元末明初,迄今已600余年。 ...
遗产编号 ⅲ-3 所属地区 江苏·南通·如东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如东县 申报日期 2006 钟馗,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时梦见一大鬼提一小鬼啖之。上问之,自称名钟馗,生前应武举因貌丑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即愈,遂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像,这是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故事。钟馗之像五代时悬于除夕,后来民间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