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秦(公元前221—前207年) 长2.1厘米,宽2.1厘米,高1.4厘米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长2.3厘米,宽2.3厘米,高1.8厘米
五代(907-960) 长6厘米 宽4.8厘米 高2.3厘米 长方形,背铸鼻钮,钮顶呈半圆形,片状。体轻且薄,通体褐色,间有绿锈斑。印文为窄边朱文楷书两行六字“元从都押衙记”。“元从”始于唐高祖的“元从禁军”,凡被授予者,皆享有一定的特权。“都押衙”是官名,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皆擅设衙官,于是衙将、衙官、都押衙等官名日渐繁杂。“元从都押衙”系军帅亲重之官,多见于五代史书。五代时期官印...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长4.8厘米 宽3.3厘米 高1.9厘米 铜质,鼻钮,钮上有绳纹,印背铸有对称的蟠虺纹。印面呈菱形,被二条凸起的交叉直线分成四格,格内铸阳文“王兵戎器”四字反文。文意是:王军旅所用兵器。可能是在军中发放兵器的文书上封缄所用。从纹饰及字体判断,应属秦国官玺,是传世唯一的春秋铜玺,极为珍贵。 此玺为陈介祺(字寿卿,号簠斋,文物鉴藏家)旧藏古玺之冠,后...
60600平方米展览空间、近460000件藏品、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卢浮宫的馆藏宝贝不胜枚举,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三大件”——蒙娜丽莎,断臂的维纳斯,胜利女神。走马观花下来,除了三大件,卢浮宫还能看什么呢? 最佳人气——《蒙娜丽莎》 卢浮宫是世界上年造访游客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她神秘莫测的表情吸引了无数游客朝圣。高高举起的手机、相机、平板成了卢浮宫里...
西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 长5.2厘米 宽5厘米 高2.7厘米 正方形,侈口,抹角。内底中间有一桥钮印形凸出体,旁有一个半漏斗形凸出体与之连接。外侧左、右壁凿铭文八行十五字“元朔三年叔坚工仆,上郡工褒夫立戊”,外底凹凸不平,通体褐色,口沿微残。此物系西汉时期铸造铜印用的母范。它揭示了汉代铜印的铸造方法,对研究我国古代冶炼技术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清咸丰三年(1853) 边长10.5厘米 高10厘米 印面呈正方形,宽边,印文为朱文兼镌满汉两种文字,三种书体。左为满文篆书,中为满文楷书,右为汉文小篆“提督湖北总兵官印”两行八字。背铸三台虎钮,钮右镌汉文楷书款两行:“提督湖北总兵官印礼部造”,钮左镌满文楷书三行释文。右侧边镌汉文楷书“咸字九号”,左侧镌“咸丰三年四月日”。此印是清朝政府授予湖北总兵向荣的官印。向荣于咸丰三年正月廿日接...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2.8厘米,宽2.7厘米,高1.2厘米
金大定十八年(1178) 边长6.1厘米 通高6厘米 正方形铜官印。印面为宽边朱文九叠篆书“和拙海栾谋克之印”,背铸矩形直钮,钮顶铸一“上”字以决正倒。钮右、背凿“大定十八年八月”,钮左凿“礼部造”。上侧面凿“和拙海栾谋克”,皆汉文楷书阴刻款。印左侧面凿女真文款一行。 此印是金代兵民合一的政权机构——谋克的印鉴。谋克平时耕作,战时出征。“和拙”即“合扎”,是金语“亲军”的意思;“...
明洪武二十年(1387) 纸本 纵13.8厘米 横232.7厘米 《急就章》在唐代以前称为《急就篇》,是汉代一种启蒙读物,相传是西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所作,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或称“章草”。书写上比隶书便捷,其笔画仍有隶书特点,且每字独立不连写,广泛流行于东汉。宋克此卷《急就章》行笔劲健而气韵恬合,章法严密,首尾气势相连,顾盼生辉。笔画中的波脚与瘦劲的点画形成对比,特别是字里...
元(1271—1368) 纸本 设色 纵38厘米 横316.7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元代著名画家钱选的《花鸟图》手卷,以其隽雅清新的画风享誉中国画史和收藏史,为天津博物馆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一。 钱选,浙江吴兴人,工诗,善书、画,为吴兴八俊之一。约生于宋端平二年(1235年),经历了宋元更迭,入元后,坚决不仕,流连诗画以终其身。他性情孤傲,才华横溢,为宋末元初花鸟画...
宋(960—1279) 绢本 设色 纵24厘米 横114.5厘米 庄子曰:“儵(shū)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是《庄子?秋水篇》中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的...
明成化十六年(1480) 纸本 设色 纵173.1厘米 横64.2厘米 位于苏州城西北郊的虎丘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美誉,山光塔影和典故传说使这里成为文人墨客雅聚吟咏的绝佳场所。明成化十六年(1480),54岁的画家沈周为其同乡,任职工部,在山东主持水利工程的徐源(仲山)于虎丘饯行,他们携酒而来,山林间以诗文唱和,其后沈周便创作了《虎丘送客图》。 《虎丘送客图》轴,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高上大洞玉经》卷,是元代书坛领袖赵孟頫的小楷书法代表作。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号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书法推崇东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提倡复古,善写篆、隶、楷、行、草书,尤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世称“赵体”。 《高上大洞玉经》卷为纸本,纵29.7厘米,横457厘米,共276行,书于大德九年(1305),是赵...
元(1271—1368) 纸本 墨笔 纵118.5厘米 横49.6厘米 天津博物馆所藏元代画家边鲁《起居平安图》是其传世的唯一作品。关于边鲁,史料记载寥寥,其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元代中后期。当代史学家陈高华先生根据元代的文献,考证边鲁祖上居新疆吉木萨,后入居河北临漳,再移居安徽宣城。曾任南台宣使,善画水墨花鸟,长于古乐府诗,应是一位具有相当文化修养的少数民族画家。 《起居平安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