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网石家庄12月20日电(记者 白林)记者20日从河北省文物局获悉,河北省涉县西辽城村遗址、蔚县夏源关帝庙、京张铁路张家口车站三处文物点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西辽城村遗址位于涉县西辽城村南800米,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50000平方米。遗物以陶器为主,有红顶钵、碗、鬲、盆、罐等。根据遗物推断,这个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西辽城村遗址面积大、堆积厚、遗物...
近日,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工作。经过初评、终评,评选出古遗址27处,古墓葬6处,古建筑16处,石窟寺及石刻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0处,其他5处。河北省涉县西辽城村遗址、蔚县夏源关帝庙、京张铁路张家口车站等三处文物点入选。西辽城村遗址位于涉县西辽城村南800米,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50000平方米。遗物以陶器为主,可辨器形有红顶钵...
2011年12月5日,由泸州市博物馆策划组织的“酒城遗珍——泸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及泸州文博三十年县区巡展”活动拉开序幕。首次巡展在叙永县城中心扬武坊文化广场公开免费展出,展期2天。巡展活动以“传承中华文化,保护历史文物”为主题,共展出“三普”成果及泸州文博三十年图片200余幅。展览当日,吸引了县城内外上万名观众前来观展。泸州市文物局以及叙永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也亲临现场参...
近日,吐鲁番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整理、存档、成果汇总出版工作圆满完成。 作为全面、系统展示了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丰硕成果(内部资料)出版的全疆各县、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料汇编丛书,吐鲁番地区共编辑八本,近期刚完成了最终的校对,即将印刷出版。吐鲁番地区与全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实地调查同时在2009年结束后,该局先后派出数名业务骨干赴自治区文物局协助开展资料整理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上万...
日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即将结束之际,国家文物局决定在全国开展“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确定陕西省文物局在全省承担省级试点、北京市文物局在朝阳区承担市级试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全军承担行业(系统)试点。陕西是全国唯一承担省级试点的省份。 为了做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国家文物局决定在全国开展普查试点,并在文物工作基础较好、愿意先行先试的地区、行业(系统)选拔承担试点的单位...
一线普查人员正在采集数据 富县张家湾石窟 一项意义重大深远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三秦大地全面深入地进行; 一场规模浩大的文物普查行动,在城市乡村轰轰烈烈地展开; 一支信念执著、坚忍不拔的专业队伍,跋涉在高山平原,游走于乡村小巷,踏遍20.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在广袤黄土之中追溯远古的遗迹,在荒僻乡野之间寻觅历史的瑰宝。 历时5年,1000余名一线普查队员、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国务院统一安排部署、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重要国情国力资源调查,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增强祖国传统文化认知、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是摸清全省文化遗产家底、锻炼文物保护队伍、宣传文物保护意识的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2007年4月,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下发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于同年8月成立了以主管副省长任组长、省级17个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陕西省第三次...
人民网(微博)·天津视窗11月28日电:记者从天津滨海新区有关部门获悉,在塘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掘的30处文物点90%以上集中在海河下游区域,海河下游已成为滨海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富矿”,其历史及文化发展演进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据介绍,从2007年开始的文物普查以来,塘沽文物保护部门在对大沽口炮台遗址、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旧址、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旧址等8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的同时,进...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截至2011年10月,该省已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各项目标和任务,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49058处。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普查标准时间点是2007年9月30日。作为文物大省,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美誉的陕西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实地调查阶段任务、实地调查验收工作和普查工作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建立...
中新网(微博)西安11月26日电(记者 冽玮)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截至2011年10月,该省已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各项目标和任务,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49058处。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普查标准时间点是2007年9月30日。作为文物大省,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美誉的陕西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实地调查阶段任务、实地调查验收工作和普...
林周县全面启动文物古籍普查工作 本报拉萨11月17日讯(记者 田志林)为建立健全古籍保护工作机制和保护制度,充分挖掘和保护珍贵古籍资源,推动古籍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近日,由自治区文化厅文物专家、拉萨市文化局相关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对林周县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部分藏文古籍进行全面普查。 普查中,工作组检查了全县各寺庙古籍的保存及登记造册情况,重点对1949年以前的佛经进...
昨天,国家文物局向试点展开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北京市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下发通知,要求加快推进相关工作,自本月起每个月以简报方式向国家文物局通报试点工作进度。 国家文物局曾于今年6月中旬宣布,将开启国有可移动文物大普查。7月份,国家文物局确定北京市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三家试点单位,率先开展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在三地试点工作完成后,全国性...
近日,国家文物局向试点展开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北京市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下发通知,要求加快推进相关工作,自本月起每个月以简报方式向国家文物局通报试点工作进度。国家文物局曾于今年6月中旬宣布,将开启国有可移动文物大普查。7月份,国家文物局确定北京市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三家试点单位,率先开展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在三地试点工作完成后,全国性可移...
“中国木版年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中国民协副主席潘鲁生的话音刚落,汇聚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7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艺术传承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11月6日,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和“硕果如花——十年中国木版年画普查成果展”上,与会专家回顾中国木版年画田野普查的艰辛历程时,感慨良多。他们既为“木版年画”这一民间文化的奇葩而骄傲,也为“十年艰...
11月7日~8日,国家文物局普查办组织陕西、上海、浙江、广东、福建、贵州等省、市普查办部分专家,在西安召开专题会议,对国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进行认真讨论。会议由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刘小和副主任主持,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赵荣局长首先对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表示了欢迎,对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将此次研讨会安排在西安召开表示感谢,并就陕西第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