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29日,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胡和平会见了正在陕西调研文物工作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一行,并就陕西文物工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会见时,刘玉珠介绍说,这次来陕的主要任务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陕西视察时对文物工作所作的重要指示,并作工作调研。刘玉珠高度评价了陕西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在大遗址保护、世界遗产申报管理和博物馆开放利用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娄勤俭说,陕西是文物大省,文物保护工作责任重大...
位于济南火车站南邻的胶济老火车站 神秘的“五七车站”、保存完好的骑兵营、被遗忘的明清大户聚居村……这是济南启动普查全市历史建筑一个多月来发现的“宝贝”。截至4月中旬,市规划局工作组收到线索117条,普查落实81处,其中32处核实为文物保护单位。 本次普查到的历史建筑类型以传统民居和近现代独立住宅居多,还有工业厂房及仓储建筑、门楼、桥、祠堂、文昌阁、庙宇、文化教育与医疗建筑、办公楼及寓所等类型建...
连日来,荆州博物馆考古人员对一座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早期墓葬进行了发掘,出土了木牍、竹简、漆木器、陶器、铜器等珍贵文物131件套。其中,一个直径为65厘米的漆盘,是目前荆州地区已发掘墓葬出土文物中最大的漆盘,在全国也属罕见。 1日下午,考古人员已将墓葬的主棺打开,在里面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人体遗骸,遗骸的周边铺满了朱砂。通过对木牍上记录的文字,考古人员初步推断,墓主人为男性,身份为江陵中乡守...
由海南省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29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展览精选了包括皿方罍在内的57件湖南出土的文物珍品,其中2014年回归故土的“铜罍之王”皿方罍最引人注目。 皿方罍全称“皿天全方罍”,商代晚期铸造,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通高88厘米,重51.5千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型最大、制作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方壘,展现了青铜器鼎盛...
《惟薛有序,于斯千年——古薛国历史文化展》29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展。该展览是山东博物馆山东古国系列展览的开篇之作,展出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市博物馆和济宁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青铜器、玉石器文物精品共211件(组),展览至7月20日结束。 据山东博物馆典藏部主任于秋伟介绍,此次展览旨在全面展现山东地区古国、古文化的面貌,推进东夷文化溯源工程,推动山东地区古国和古文化的深入研究。随着展出...
日期,大运河(宁波段)保护管理规划编制项目开展了运河沿线文物系统行业调研工作会。大运河(宁波段)沿线涉及的四个主要行政区文物部门具体业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大运河(宁波段)遗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首先就大运河(宁波段)保护管理规划编制的背景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接着编制单位汇报了大运河(宁波段)保护管理规划第一次讨论稿相关内容,深入地分析了规划编制的难点和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希望各业务部门深度参...
图为从“盗墓文物贩子”手上追回的文物。 昨天下午,记者从柯桥区博物馆获悉,馆里最近来了一批“新朋友”,30件珍贵文物被他们新近收藏了。 据悉,这30件文物是今年3月9日与4月25日,柯桥区博物馆先后两次从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接收的涉案文物。这批文物为2014年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在破获系列盗掘古墓葬和倒卖文物案中收缴而来,分原始瓷和青瓷两类,时代从西周至南宋。器形有鼎、盆、罐、盘口壶、鸡首壶、执壶、虎...
“南澳一号”沉船文物 日前,辽宁省博物馆牵手广东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展开展,展品包括“南澳一号”和“万历号”最新水下考古成果600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铁器、铜器及有机物如果核、药材等。 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的“南澳一号”共出水文物3万余件,本次展览中观众将看到400多件“南澳一号”文物,辽宁省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本次...
日前,省文物局将全省253家博物馆的主要信息向社会公布,各馆的主要藏品向公众“亮宝”。省文物局表示,以后,文物信息公开将是常态,不公开将是违规。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省在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共253家,其中文物系统博物馆145家、行业博物馆47家、非国有博物馆61家。此次向社会公布的信息包括博物馆的名称、级别、主要藏品等,其中,各馆的藏品情况尤其备受关注。 据了解,目前,全省各类...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2016年央视纪录片的开门巨献。虽然这部纪录片在播出时未能引发话题。然而经过几个月的“发酵”,这部每集投资只有50万的小成本纪录片开始反转,迅速走红网络,更吸引了大批80后、90后的追捧者。“修文物”这个平时距离观众十万八千里的学术词语也变成文化热词,其中所展现的手艺魅力以及文化自信更是让这部纪录片在社交网站的评分高达9.5分。那么,骨骼清奇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底为什么这么火...
明代万历年间两艘重要沉船出水的600余件文物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这些来自古沉船上的“出水”文物勾勒出繁荣的明代海外贸易以及明代东西方海洋贸易的全景。 明代万历年间,装载着大批中国青花瓷器的商船在航行到南澳岛附近海域时,不幸沉没。数百年来,沉船历经浪击沙掩,委身海底。在水下考古队员的探索与发掘 下,古船得以重见天日。本次展览是明代万历早期和晚期的两艘重要沉船——“南澳1号”和“万历号”的最新水...
近日有市民爆料,原悬挂于东城区东厂胡同28号院外的“侵华日军北平监狱旧址”名牌不见踪影。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原来该牌为居民自制,并未注意到何时消失。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也回复称,经工作人员调研,仅确认该处为日军侵华时期建筑,并不能认定是监狱,并非挂牌保护院落。 居民传言为日军监狱 昨日下午,北京晨报记者来到东厂胡同28号院,院内有三座二层青砖建筑,呈“凹”字形分布,院落北侧临街处也有一溜低矮的平...
广元千佛崖莲花洞北壁大龛(武周) 记者5月2日从四川省文物局获悉,结合前期调查发现的文物不同病害特征,四川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元千佛崖和仁寿牛角寨被纳入“川渝地区石窟及石刻保护专项试点”:千佛崖将针对彩绘和窟檐保护进行科技攻关,牛角寨将启动生物病害等综合防治研究。此外,重庆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以及弹子石摩崖造像也纳入了试点。试点取得的科研成果将推广至全国的石窟石刻保护。 千佛崖:让彩绘...
日前,辽宁省博物馆牵手广东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展开展,展品包括“南澳一号”和“万历号”最新水下考古成果600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铁器、铜器及有机物如果核、药材等。 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的“南澳一号”共出水文物3万余件,本次展览中观众将看到400多件“南澳一号”文物,辽宁省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万历号”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