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6日,记者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发掘的大冶岩阴山脚遗址取得阶段性成果。考古队发现了一批东周选矿、冶炼遗存,为该地区古代矿冶文化研究以及将遗址保护区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添了新资料。 岩阴山脚遗址位于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泉塘村六组,坐落于大冶岩阴山东北边坡地上。遗址所在地现已规划成铜绿山遗址博物馆新馆建设场所,为配合新馆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考古队于2012年5月底进驻现场...
2011年4月,南京林业大学南大山工地内发现徐达第六代孙、锦衣卫指挥佥事徐君叙的夫妇合葬墓,出土众多精美文物,引起轰动。近日,考古部门在这座墓旁边又发现一座不小的古墓。因这座古墓处在徐达的家族墓地中,众人猜测很可能也是徐达后人的墓葬。不过因为近期天气多雨,考古部门尚未对这座古墓进行正式发掘。 古墓被塑料布整体覆盖 昨天下午3点钟左右,扬子晚报记者在南京林业大学东部一座名叫南大山的工地内,找到了...
8月13日,记者从龙岗遗址考古勘探现场获悉,经过考古勘探,南郑县龙岗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窑址和房址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这是继1983年龙岗遗址考古发掘的又一重大发现,为龙岗遗址下一步考古发掘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龙岗遗址位于陕西省南郑县梁山镇,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汉代墓葬群、千年禅院及陕南特委代表会议旧址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不仅规模宏大,更具有历史文化的...
8月13日,记者从龙岗遗址考古勘探现场获悉,经过考古勘探,南郑县龙岗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窑址和房址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这是继1983年龙岗遗址考古发掘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为龙岗遗址下一步考古发掘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龙岗遗址位于陕西省南郑县梁山镇,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汉代墓葬群、千年禅院及陕南特委代表会议旧址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不仅规模宏大,更具有历史...
一口罕见的战国楠木圈水井10日在荆州引江济汉施工现场被发现。 今年来,考古人员已陆续在荆州区引江济汉施工现场,发现了700余口战国初期古井。此次新发现的古井位于拍马村骏马大道附近。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一段约300米长的地段新发现了50余口带黑色淤泥痕迹的古水井。已露出地面约2米左右的楠木圈水井直径约有一米,不见接缝,木圈厚度约5厘米,形似一棵双人合抱的大树。考古人员已从井中取出了6个灰色陶罐,...
考古发掘现场 铜戈 漆虎子 古城扬州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记者昨获悉,一年多来,我市考古成果颇丰,不少古遗迹、文物重见天日,呈现扬州历史上的一个个缩影。 有的制作精美、有的存世极少、有的弥补史料空白 今年上半年考古勘探4万平米 发现:古代道路、建筑、水井等遗迹及古墓葬 今年上半年,我市累计考古勘探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掘面积2400平方米,清理出唐、五代、宋代道路、建筑、水井等...
这只斗据称有很长的历史 本报记者 李群 摄 斗(du),作为中国古老的度量谷物的器具之一,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已经出现,直到1959年,退出历史的舞台。近日,辽源市东丰县大阳镇王洪军家发现了一个官斗,据称有很长的历史。 8月9日13时,在大阳镇金牛村6组王洪军家,记者见到用杨木制作的官斗,斗整体呈梯形,高约25厘米,四边和把手用铁皮包裹,上边长约36厘米,下边长约24厘米,因保存不是...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日前发现,早在200万年前,曾有两种早期人类与人类的直系祖先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最新发现的化石将极大地帮助我们认知发生在约200万年前的人类种群进化、繁荣的情况。 2007年至2009年,科学家们在被誉为“人类摇篮”的肯尼亚图尔卡纳湖地区发掘出三块化石,包括一块脸骨、一块几近完整的下颚骨和第二个下颚骨的部分骨块。 研究人员证实,通过对这三块化石以及约4...
从新疆库车县文物局了解到,当地正在进行的棚户区改造工地施工现场意外发现一批窖藏古钱币。经文物部门清点辨识,这批古钱币约有1.4万枚,如此大量的出土在近年来新疆考古史上较为罕见。 据库车县文物局局长陈伟回忆,7月中旬,当地正在实施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在挖掘地基时,意外发现大量古钱币。此次出土的窖藏钱币应是装在1至2个陶罐里,属墓葬陪葬品,埋藏地点距地面约4.5米。 由于现场施工扰乱较大,已无法确切判...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2日电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千年前的契丹古国——辽国的首都辽上京进行考古发掘并获重大发现。 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主要是对辽上京城的制高点,即皇城西南角的西山坡建筑遗址群进行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在1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清理出保存较为完好的铺地砖、石柱础,以及数十根奇特的长条石等。 在此次发掘中出土的最精美遗物当属...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千年前辽国首都辽上京进行了考古发掘,并获重大发现。 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主要是对辽上京城的制高点,即皇城西南角的西山坡建筑遗址群进行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在1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清理出保存较为完好的铺地砖、石柱础,以及数十根奇特的长条石等,出土了近万枚铜钱,以及诸多制作精美的泥塑人面像、经幢座等与佛教有关的遗物。 据了...
今天从海南省文体厅获悉,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执法督察工作中,考古人员新发现水下文化遗存12处。 此次巡查工作,由多个省市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执法督察队,航程400公里,潜水220小时,潜水260人次。在珊瑚岛东侧投放了目前最先进的水下机器人在40米水深进行了海底探摸,在国内尚属首次。共调查水下文化遗存24处,线索3处,其中复查12处,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