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中国茶叶博物馆与宜昌市、长盛川湖北青砖茶研究所在杭州共同举办馆藏茶砖交接仪式。一块高1368mm、宽646mm的长盛川湖北青砖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永久馆藏,不日面向公众展出。 长盛川是明朝创立的茶叶品牌,曾创造丝绸之路茶叶贸易的传奇。中国茶学界泰斗、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表示,湖北青砖茶和宜红茶都是重要的地方品牌,振兴老品牌,需要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应宜昌市政府邀请,陈宗懋下月将赴宜昌...
“早想看看这些‘老物件’,但一直找不到地方”【寻宝】 时间:5月23日上午9点半人物:50名“无线电”爱好者地点:郑州轻工业学院新校区南门 上周六上午9点半,50名“无线电”爱好者中,有不少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均表示,“老早想看看这些‘老物件’,但一直找不到地方”。 62岁的徐先生住在郑东新区,为了观赏这些“老物件”,他早上5点半便起床,搭乘公交车从郑州东郊跑到西郊。徐...
记者近日从曲阜市文物局获悉,孔子故里曲阜将修复孔府文物档案馆馆藏的44件清代书画,这批字画以衍圣公及夫人画像、名人书画为主,均为三级文物。 据介绍,由曲阜市文物局委托山东博物馆编制的《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藏书画保护修复方案》日前正式获批,拟修复清代书画44件,均为三级文物,项目申请文保资金58万元。 据了解,孔府文物档案馆馆藏书画由于年代久远且传承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加之入藏后库房...
将草根收藏与馆藏相提并论实在不是智者所为,然在下本非明智之人,不妨信口开河。 提起馆藏,不必细数,信手拈来无不重于泰山,南北故宫、上博历博,鼎如毛公司母毋,画如富春山居图,字如鸭头丸争坐,无一不是倾国倾城之重宝,至于高古玉器木器瓷器翡翠珠宝之类皆倾一国之财力,集千年之搜罗,岂草根之民一生一世所能望其项背哉! 独于钱币收藏一项,草根之藏则平分秋色吐气扬眉,金银纸币之收...
5月17日,参观展览的外国游客。 5月17日,展览中的泥塑佛首。 5月17日,展览中的六臂观音擦擦(图左)与佛塔擦擦(图右)。 李林 摄 5月17日,在第39个世界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西藏博物馆主办的《守望传承--西藏博物馆馆藏捐赠、征集、移交文物特展》在拉萨开展。本次展览中的120余件文物多数是首次出库展出。
吉州窑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千多年前吉州窑工匠的制作技艺,推动了中国古陶瓷业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为景德镇窑瓷工们成功烧造清新淡雅的青花瓷作好了技术上的支持,进而为元明清瓷业迅速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兴起于五代,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元代以后逐渐衰落,有七八百年的烧造陶瓷历史。吉州窑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内,由于唐宋时期习惯上以属地州名命名窑场,...
云南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云南省博物馆新馆(以下简称‘省博物馆新馆’),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放。 省博物馆新馆规划占地15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是老馆的5倍以上,将推出6个主题展览和4个专题展览。6个主题展览为《远古云南——史前时期的云南》、《文明之光——青铜时代的云南》、《南中称雄——东汉至魏晋时期的云南》、《妙香佛国——唐宋时期的云南》、《开疆戍业——元...
“很多老先生都没想到,博物院到现在都还能找出这么多的精品……很多文物都是征集后就从没开过箱,全是尘封的精品。这无疑是一个压箱底的新发现。”四川博物院展览陈列部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 5•18国际博物馆日,四川博物院将呈现一场特殊的展览:博物院精选刚刚才启封的院藏50件近代名家书画精品,将在四川博物院公众文物鉴赏中心———君庭展出。此批书画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 从博物院获悉,这些作品中包...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今日报道》报道,曲阜孔府馆藏玻璃器类文物信息资料的采集、影像拍摄和数据上传工作日前全部完成,累计登录玻璃器类文物413件(套)。这些馆藏玻璃器文物制作工艺精湛,做工考究,有刻花、凸花、磨花、彩绘、描金、镶铜等,为研究孔府家族生活习俗有着重要意义。
大连现代博物馆与福建民俗博物馆联合举办“瓷国明珠—福建民俗博物馆藏德化瓷展”日前在大连现代博物馆开展,计划至6月28日结束。 展览展出的89件瓷器均是福建民俗博物馆旧藏,包括德化窑的主要白瓷样式,也包括了粉彩、青花等瓷种,反映了明清两代德化窑的发展规模和经营状态。其中,一代瓷雕大师何朝春制作的白瓷观音更是难得一见的海内珍品。此外,本次展览还展出当代艺术家的十二件瓷雕作品,让观众通过由明清到现在的...
1985年5月15日,兰溪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三十年来,兰溪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庆祝这个历史性的变革,兰溪市委、市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其中由兰溪市博物馆承办的馆藏书画精品展作为其中的一个重头戏于5月8日在市博物馆正式开展。 展览展出了兰溪市博物馆馆藏的清边寿民设色鸿雁图、张大千白描水仙等七十余幅精品书画文物,向市民敞开“家底”,开展当日,众多市民及书画爱好者...
三彩天王俑,唐代,2002年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乡三十一号唐墓出土,通高59.7cm。 头戴头盔,两侧盔角上翻,顶立一孔雀形状的饰物。头向左偏,两眼圆睁,怒目相向,双唇紧闭。身穿铠甲,肩覆龙首披膊,龙首顶部各塑一圆珠,腰系革带,下穿长袍,足蹬长靴。左腿弯曲,踩在小鬼肩部,右腿直立,踏于小鬼腿上。右手叉腰,左手向内弯曲不过肩,手指空握,原似持物。天王头部和小鬼为粉彩无釉,胎色白中泛红,其余部位施...
唐代中外交流频繁,在西行的丝绸之路上,吃苦耐劳的骆驼是当时最得力的运输能手。生活中的骆驼,经过唐代工匠的艺术加工,都显得轻捷俊美、强劲雄伟。骆驼有双峰驼和单峰驼之分,产于阿拉伯、北非和印度等地。唐代雕塑作品中高大的双峰驼居多,身材较小、四肢修长的单峰驼塑造较少。
佛教在汉代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受到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大力提倡,加之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也希望在求神拜佛中得到解脱,于是佛教和佛教艺术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这一时期留下了许多相关的石窟和造像。弥勒是佛教的菩萨名,和佛相差一级。佛典记载,弥勒出生在古印度的一个大婆罗门家庭,属于十分高贵的一等贵族。后来他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修炼成道后,先于释迦灭度(离开人世),上升到六欲天中的兜率天讲经说法。这里的“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