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调研评估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受国家文物局委托,8月16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曹兵武带队抵达杭州,开始对大运河浙江段遗产保护情况开展调研评估。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卓军等参加调研。 8月17日,大运河浙江段遗产现状调研评估工作座谈会于市运河综保中心会议室召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评估组汇报了湖州段、嘉兴段、绍兴段和杭州滨江...
为了保护一条独木舟,就为它建一个博物馆——这句话用在迄今保存的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身上,一点都不夸张。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2009年9月28日开馆,建筑以船为造型。2002年,在跨湖桥西侧发现独木舟的那一刻,参与了三次跨湖桥遗址发掘的考古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就已经心里有数:跨湖桥遗址是一个遭受严重破坏的遗址,这一点在这条独木舟身上体现出来:这是一条被人为加工的残舟。 动...
室外,酷暑。最高温度超过40°C. 室内,恒温。全年保持在23°C上下。 这将近20°C的温差,必须为它而存在。 踏入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遗址厅,6.5米深的湘湖水下,一条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独木舟,仍在它最初停泊的地方安放。浙江先民的生活,借由一条独木舟,以及同一遗址发掘出来的其他物件,一一展现于当下。 跨湖桥文化 从未知到知道得多...
8月17日由湖州市文物局主办、南浔区文体局承办湖州市文物保护利用调研暨文物安全培训会在南浔召开,各县区文物局、文保所、博物馆、南浔区文物监察大队和南浔古镇管委会等近40名负责同志参加。 会议对南浔区文物保护利用给予肯定,对下一步全市文物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会上,浙江省文物局安全处处长沈坤荣作了文物安全专题培训,从文物风险评估及防控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重点阐述。期间,调研组考察了南浔全国文物保护...
8月17日,鄞州区文管办文物安全检查小组一行又如同往常一样,一早便驱车下乡,进行本周的第二次文物安全检查。当日,小组去往东吴镇,对大岭下桥头、玉泉亭、励光甫墓、周家岙洞桥、瓶窑窑址、东庵古窑址、仙人桥等文保单位(点)进行了实地勘查走访。 自今年5月以来,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全国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行动的通知》和《浙江省文物局关于开展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并根据上级部署,...
2017年8月19日上午,三义里小学暑期传统文化之旅之兔儿爷体验活动在93号院博物馆举办。 认真绘制作品 本次活动邀请到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人张忠强先生,为在场的体验者讲解了兔儿爷历史和画法,在绘兔儿爷过程中,穿插了讲故事、接成语、学童谣,妙趣横生的讲课方式赢得了体验者们的喜爱。 能看出来我们学的是哪首童谣吗? 兄弟看我的 指导兔儿爷作品...
8月17日下午,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钱塘文化》摄制组来到南宋官窑博物馆取景。摄制组本次在杭取材主要选取南宋时期相关遗迹点,以反映钱塘文化古代繁盛时期的样貌。 作为建立在南宋都城的皇室御用窑场,南宋官窑与南宋时期经济发展、审美趋向、科技水平,宫廷制度、城市格局等息息相关。以南宋官窑为基点,将形成一个独特的突破口,多角度凸显南宋都城的历史风貌,打开发现八百年前临安城的又一扇窗口。官博也...
杭州,除了灵隐寺的飞来峰、西湖上的断桥残雪,还有一个更值得游人们驻足的地方,那就是位于西子湖畔玉皇山路上的——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人习惯讲“衣食住行”,“衣”排首位,这是因为,穿衣不仅是为了掩寒蔽暑,遮体避羞,最关键的,它还具有装点生活、显示身份、传承文明等重要作用;因此,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慢慢欣赏着周围一件件或精美华贵,或造型丰富的中国各朝各代的服饰陈列,...
8月13日至17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率中国文物代表团访问尼泊尔。访问期间,宋新潮与尼泊尔文化、旅游与民航部部长德夫、尼泊尔国家考古局局长达哈尔举行会谈,就进一步加强中尼两国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在会见尼文化、旅游与民航部部长德夫时,宋新潮指出,近年来在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尼文化遗产领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沿线各国广泛支持...
宁芙神庙中的马赛克壁画、金橄榄叶头饰、青铜阿波罗头像、宙斯雕像、雅典娜雕像……8月17日,来自意大利18家博物馆的500余件精品文物,在重庆三峡博物馆布展完成,将于1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据悉,作为意大利近年最重要的出境展览,本次“文明之海——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巡展是意大利18家博物馆专为中国博物馆策划的。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庞贝考古博物馆、罗马国家考古博物馆等18家意大利博...
8月17日,记者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管理处获悉,《万尺布宫毫厘探微——精细化测绘在布达拉宫保护中的应用》初期成果,日前亮相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得到了诸多建筑遗产保护同行及观众的高度关注。 “该项目在去年6月11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启动,这标志着西藏首次且最大规模的高精度数字化测绘在文物保护中正式落地。”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觉旦17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这一测绘项目仍在进...
【心直口快】 文物保护与科技融合,是实施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文物考古、馆藏文物修复、彩绘壁画保护及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方面已有广泛运用,尤其近年来在文物安全管理中将科技作为重要辅助手段已成共识,运用的广度和深度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发展。 但由于文物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还面临着不少的困境。笔者不揣冒昧,分析个中原因,试着给支个招...
随着国家的日益重视,馆藏文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近,已成为滋养人文根脉、丰富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相应的博物馆文物应该如何更科学地向公众宣传,避免因为宣传措施不当或不到位,而影响公众对它们的正确认知。笔者以为,当前,对文物的宣传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宣传连续性较差。除了配合“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节日举办的全国性的活动外,地方上举办的各类文物活动在时间、地段上也比较集中...
【砥砺奋进的五年·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大运河水,延绵流淌,千年不息。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 江苏是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1797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全长690公里,占了三分之一,江苏有8个地级市、近一半的人口沿运河而居。贯彻落实习...
今年初火爆荧屏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唤起了公众对文物修复师的关注。近日,一些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通过现场展示、互联网直播等互动交流方式,从幕后走到前台—— 文物修复技术为传承中华文明、让文明的重要载体得以长留于世做出了重要贡献。件件精美文物的背后,凝聚了文物修复工作者的诸多心血和汗水。在科技日益进步的当今社会,文物修复工作者在继承、发扬传统修复技艺的同时,引进先进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系统保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