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莫言走向老屋。 10月30日,山东潍坊,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首次回老家旧居探访。
崔岫闻 郭伟的《室内蚊子与飞蛾No.22》 崔岫闻的《天使系列11号》 莫言法文版作品的封面 两位当事艺术家回应,崔岫闻称已授权,郭伟则表示未经他本人许可 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网上立刻传出其两部作品的法文版封面使用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而且还涉嫌侵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莫言作品法文版封面 用了两位艺术家作品 10月20日19时21分,名为“哈喽K...
山东省旅游局的调研组也来到这里,考察将旧居开发成旅游线路的可行性,并提出修缮旧居。村民说,此前,莫言曾屡次婉拒当地政府的修缮请求,却自掏腰包,给村里修了路。
10月14日,莫言的出生地高密市大栏乡平安庄。得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村委会在村里挂起了30个灯笼。新京报记者陈杰摄 14日,莫言老家平安庄挂起祝贺获奖的条幅。新京报记者陈杰摄 14日,莫言90岁的父亲管贻范在接受记者采访,由于听力不好,记者凑到老人的耳边说话。新京报记者陈杰摄 14日,平安庄。诺奖公布后,莫言旧居前竖起了说明牌。新京报记者陈杰摄 当地计划投资6.7亿元,...
近日,莫言作品手稿一夜飙升至百万元,比十年前身价翻了近5倍。受此影响,集书法艺术价值与史料研究价值于一身的“名人手稿信札”已被收藏界视为新领域。 名家手稿屡创新高 记者在天津市古文化街发现,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纸张,都成为手稿收藏者的“宝贝”。“五毛钱一斤的破烂纸张,外行看来可能一文不值,但遇到识货的手稿收藏者,则身价暴涨。”一位摊主告诉记者,如今,当代知名作家方方、邓一光的作品手稿值100...
手稿展纯属机缘巧合 11日晚,莫言获诺奖的消息传来,让正在筹备“世纪诺贝尔”展览的普陀区文化局工作人员措手不及。普陀区文化局邓经球调研员向记者透露,此次“世纪诺贝尔”展览的举办完全是机缘巧合,作为普陀区参与今年国际艺术节的重要内容,他们很早就向艺术节群文活动部提交了“世纪诺贝尔”的展览方案,展出内容包括部分诺贝尔获奖者的题词...
莫言手稿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很快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莫言作品在实体卖场和网店都断货,莫言10年前的手稿飙升至120万元,其作品的影视改编费也水涨船高……就连国内股市也因此“受益”,许多文化传媒个股昨日出现大面积涨停。搞笑的是,有网友昨日发帖称,莫言获奖后,淘宝网上出现了特别标注“莫言故乡”的“高密火烧”和烤鸡。 莫言作品在实体卖场和网店...
莫言擅左手书 去年莫言曾为我省文学杂志题词(图为莫言的钢笔书法) 莫言在书法中也不忘调侃自己一把 本报讯 12日下午,记者从上海普陀区文化局获悉,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的签名本、手稿仿本等相关展品,将在上海当代作家作品手稿收藏展示馆的“世纪诺贝尔”活动中展出,展览将于10月25日对...
莫言创作手稿 中经收藏导读: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间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而莫言的创作手稿也因此变得弥足珍贵,其价格更是一飞冲天。在中经网收藏频道记者看来,由莫言获诺奖所引发的新一轮文学热,或将同时推动作家手稿的收藏热潮。 莫言创作手稿 一夜间飙升百万 据四川媒体报道,十多年前,莫言曾与四川一个书商合作创作了一部长达20多...
莫言(资料图) 提起莫言,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电影《红高粱》里那些色彩鲜艳的画面和黄土地上张扬的生命力,那里就是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高密不仅仅是莫言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他几十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直苦心构筑的文学故乡。他的小说创作几乎从未离开高密,那是独属于他的文学王国。他在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并向历史纵深挖掘,向广袤的中国乡村延伸。 从辍学回家的放牛娃到享誉世界的名作家...
昨天,新生代作家葛亮的新作《朱雀》在京首发。首发式上,莫言、阎连科、陈冠中等国内一线大牌作者甘愿为其保驾护航。有人指出,这与葛亮的家世不无关系——太舅公是陈独秀、祖父葛康俞为著名艺术史家,叔公则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近年来,一大批“文二代”作家迅速崛起于文坛,李锐的女儿笛安、赵长天的儿子那多等已经成为年轻一代广受欢迎的作家,而有关其借助父辈资源等争议也长久以来不绝于耳。 ■阎连科点评80后:没...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话题性的传奇女作家。多年来,“张爱玲热”现象一直持续存在着。去年,被誉为“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小团圆》一经上市,立刻再次引发“张爱玲讨论”。在一片争议声中,《小团圆》入选了2009年的“年度十大好书”。作家莫言日前作客《阅读客厅》栏目时,提起这位已故女作家却泼了冷水,直言:“张爱玲的小说,我觉得总还是缺乏一种广阔的大意象,还是一种小家碧玉的东西。” 张爱玲 今年仍有作品首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