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27日上午,由北京大栅栏琉璃厂商会主办,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承办,中国文物网、中科艺融文物鉴定中心、艺融美术馆协办的"2014北京大栅栏琉璃厂收藏讲座鉴宝活动"第七期在位于北京琉璃厂一得阁书画城五层的艺融美术馆如期举办。活动特邀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文博副研究员李宗扬亲临现场,免费为藏友讲解明清瓷器款识的流行。 讲座现场 本期讲座出了与前6期活动中幻灯片与现场讲解的传统讲座不同的...
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英国佳士得以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出 日前,国宝皿方罍(音同“雷”)器身和器盖在湖南长沙“身首合一”(皿方罍身世调查侧记)。这个在异国他乡流落了近百年的国宝文物,终于真正回到祖国怀抱。 这一事件再次拨动了国人的神经:中国流失海外的一、二级文物就有100多万件,这些海外文物到底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归?其回家路又是否能够“一路畅通”? 合力洽购的...
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英国佳士得以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出。 “身首合一”的皿方罍 日前,国宝皿方罍(音同“雷”)器身和器盖在湖南长沙“身首合一”。这个在异国他乡流落了近百年的国宝文物,终于真正回到祖国怀抱。 这一事件再次拨动了国人的神经:中国流失海外的一、二级文物就有100多万件,这些海外文物到底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归?其回家路又是否能够“一路畅...
日前,国宝皿方罍(音同“雷”)器身和器盖在湖南长沙“身首合一”。这个在异国他乡流落了近百年的国宝文物,终于真正回到祖国怀抱。 这一事件再次拨动了国人的神经:中国流失海外的一、二级文物就有100多万件,这些海外文物到底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归?其回家路又是否能够“一路畅通”? 合力洽购的模式 谈到海外文物回流,特别是这次皿方罍的回归模式,业界普遍认为,这是由博物馆联合私人藏家合力...
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英国佳士得以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出。 “身首合一”的皿方罍 中国商人黄怒波资助挪威博物馆160万美元,换回7根圆明园石柱,并定于今年秋季回归。图为展览大厅里的7件“即将回家”的圆明园石柱基。 米芾《研山铭》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委托机构以2999万元从国际拍卖公司秋拍上购得,实现回流。 日前,国宝皿方罍(音同“...
匆匆赶到距离法兰克福约30公里外一个小镇上时,拐了两个弯就看见一个仿烧北海的琉璃九龙壁,旁边一座独栋的房子,朱奎从房子后面的花园迎了出来。 带着记者来到后花园,朱奎接着在空地上烤肉。一会就张罗着吃饭,夫人嗔怪,“手指甲摆弄碳都弄黑了。”如果是初次见到朱奎的人,恐怕很难将烤肉的形象同大收藏家和大童话作家联系起来。朱奎北京话的话匣子一打开,很快就谈到了童话,也说起了收藏。关于这两个话题,他...
从海外回流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在2013年香港苏富比大拍中以1亿多港元成交。 《安素轩石刻》中的《功甫帖》拓本(黑底)与《功甫帖》钩摹本(白底)的对比图 “圆明园兽首”中的马首铜像曾拍出惊人的6910万港元。 2013年秋,著名藏家刘益谦以5000多万元从海外竞得苏轼《功甫帖》。民间藏家力促“国宝”回流所赢得的掌声尚未散去,上海博物馆3位研究员发声,质疑这件书帖为伪作,...
2013年秋,著名藏家刘益谦以5000多万元从海外竞得苏轼《功甫帖》。民间藏家力促“国宝”回流所赢得的掌声尚未散去,上海博物馆3位研究员发声,质疑这件书帖为伪作,是晚清时期以“双钩廓墨”手法炮制的劣品。 目前,真伪之争仍在持续发酵。《功甫帖》事件引发了大众对学术与市场的互动,海外文物回流等话题的讨论。 《功甫帖》事件如何发展? 刘益谦出手竞拍之时,苏轼《功甫帖》被认为是海内名帖、...
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皮诺表示,两件圆明园兽首将在九十月份完成回归,而中方希望能提前至七月份。另据了解,鼠首和兔首可能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4月27日《新京报》) 从清代末年就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青铜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最终因为皮诺家族的捐赠将择期回国,是值得国人兴奋的一件事情。这一事件放在当前中法关系的良好背景...
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皮诺表示,两件圆明园兽首将在九十月份完成回归,而中方希望能提前至七月份。另据了解,鼠首和兔首可能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4月27日《新京报》) 从清代末年就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青铜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最终因为皮诺家族的捐赠将择期回国,是值得国人兴奋的一件事情。这一事件放在当前中法关系的良好背景和深化...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理事、东方艺博会组委会秘书长张习武从专业角度解释了海外文物回流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海外文物需要有序、逐步回流,一些在国外能起到宣扬传统中华民族文化的文物,我们可以分批次、有步骤的让他们回来。”
博览会展出的回流文物"盂爵"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曹晓娟)近代以来,我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文物流失是中华民族的伤痛。近些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繁荣发展,文物出现了回流态势,这是我们民族的一大进步,但是回流过程却是及其漫长的。通过"功甫贴"的回归案例,在文物与艺术品行业内,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过高的艺术品负税阻碍海外文物回流"的观点,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策上的转变,这是一个需要商...
纽约时间9月19日,苏富比拍卖行举办的“中国古代书画精品”拍卖会上,苏轼书札《功甫帖》,这件流失海外的墨宝可谓一字千金——“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分两行书写的9个字,以823万美元天价成交。 买家是上海企业家刘益谦,他与夫人王薇不久前还入围ARTnews公布的2013年全球最顶尖200位收藏家榜单。 823万美元,折合人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