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研究,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近日海丝申遗城市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会上三亚签订了联盟章程。 此次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广州、宁波、南京、漳州、莆田、江门、丽水、阳江、扬州、福州、蓬莱、北海、黄骅、汕头、三亚、湛江、潮州、南通、连云港、苏州、淄博、东营、威海等23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城市,签订了申遗城市联盟。 其中,三亚藤桥墓群作为全国重点文物...
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英格兰遗产委员会主办、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承办、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促进和支持的“双墙对话——哈德良长墙与中国长城保护管理研讨会”于3月19日至21日在纽卡斯尔举行。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建筑设计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英格兰遗产委员会、苏格兰遗产委员会、纽卡斯尔大学、泰恩威尔档案和博物馆等机构和院校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文化遗产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脉的延续和体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文化遗产,树立文化自信,成为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 日前,《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一系列电视节目持续火爆,它们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对话历史,展示文物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
资料图为意大利威尼托文化遗产集群专家考察修复重庆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供图 中意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技术研讨会26日在重庆开幕,来自意大利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将在接下来五天时间里,就文物保护与修复进行探讨,共同提高两国文物保护水平。 意大利和中国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拥有大国,两国在文物修复技术研究及项目实践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两国多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
由湖北省文化厅主办,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湖北省非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3月20日下午在武汉开班,湖北各非遗保护中心主要负责人共120余人参加培训。 开班第一课,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资深非遗专家李荣启教授讲授《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方式》。阐述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现状、新时代非遗保护的新理念和如何实现非遗的科学保护三方面内容,使学员们进一步明确新时代非遗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21世纪初出现的新生事物。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中国政府批准加入该条约,2006年6月这一《公约》生效。自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政策文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作了这样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
【内容提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形成广泛参与的运动,以浓墨重彩重绘了中国的文化地图,创造了新的历史。它带着新的话语进来,用文化共享代替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和社会排斥,重新高度肯定原来被历次革命所否定的众多文化事项的价值;它开启了新的社会进程,以文化共生的生态观念和相互承认的文化机制终结中国社会盛行近百年的文化革命,为近代以来在文化认同上长期自我扭曲的文化古国提供了文化自觉的方式,为民族国家的建设...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目前,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个世界性主题,国际国内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极为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1年起每两年公布一次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中国书法都榜上有名。2003年联合国公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启了人们认识千百年来人类努力创造的精彩纷呈的精神家园。1950...
近100年的中国现代民俗学史,是一部学术与政治的博弈史。民俗学的兴衰成败,一直与各种文化运动,以及政府的文化政策密切相关。五四时期,早期民俗学者们主动担负起了文化启蒙的责任,他们为了打破以圣贤历史为中心的旧文化,建设以民众历史为中心的新文化,发愿“要把几千年埋没着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地发掘出来”,可惜,这个志愿并没有完成。 1949年之后,中国政府决心建设一种全新的文...
主讲人: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此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第十七讲讲稿。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温家宝总理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
作者简介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南民族大学等多所院校教授,原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1929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祖籍唁喇沁,蒙古族。1953年攻读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艺专业研究生,师从钟敬文教授。至今,从事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教学与研究57年。1985年任国...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本人供图 “中医药是最能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符号,是增强‘文化自信’、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张一帖”医家第十五代传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说。 张其成认为,中医药具有科学与人文双重属性。就文化属性而言,中医药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又与人体健康、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中医文...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频繁地出现,文物保护任务艰巨。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根脉,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建议拟开发土地在出让前应完成地下文物抢救发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开发地块地下文物抢救发掘保护方面,采取的方法基本上是在土地出让给开发单位之后,再进行拟开发地块的地下文物勘探及考古发掘,而勘探及发掘的经费则由开发单位承担。 “这样做...
为有效保护和弘扬迪庆藏族自治州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近日,迪庆州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达摩祖师洞“转山节”、尼汝祭山跑马节、维西傈僳族唢呐调、传统竹编技艺等26个特色非遗项目入选。今后,它们将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传承和保护。 据悉,此次入选州级保护名录的26项非遗项目,涉及迪庆3个县(市)、7个少数民族,涵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技艺、民俗等5大类,其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印记,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如一朵绚烂娇艳的奇葩,植根于深厚的艺术土壤,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太阳落坡四山黄,我盼红军早归乡……花儿年年开,年年登高台,望断天涯望断云,站成了望红台……”新年伊始,市文化馆内竹琴悠悠、歌声绕梁。“我们正在排练《望红台》大型曲艺剧,3月25日将赴天津参加中国曲艺节。”正在组织大家排练的邓老师说,目前演员们正在集中排练现代舞、民族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