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19日,鄞州区文管办会同石碶街道、黄隘村村委会对掩埋在鄞州大道和雅源南路交界处田间的墓道石刻进行抢救性保护发掘,发现石马、蹲虎、跪羊各一对,加上此前发现的石碑、墓面石等,推测它们的主人是清代广东水师提督沈瑄。 不过,这个报道出来后,记者也从考古专家和文保爱好者杨古城、谢国旗、张东波等人处听到了不同声音——他们昨天专门去现场和存放文物的石碶黄隘村村委会考查,认为光凭现场的这些证据不能证明这是沈...
众所周知,南京是东吴的首都,当时叫做建业。孙权是在建业称帝,登上皇位的。从常理上说,东吴几代皇帝和皇族中身份显赫者,都应该安葬在南京地区,为何会在马鞍山发现东吴的“帝陵”呢? 最近,安徽当涂的一个考古发掘,引起了全国文博界的高度关注。据报道,安徽当涂正在考古发掘的“天子坟”是一座东吴大墓,规格极高,墓主身份显赫,基本可以定为王侯级大墓,不排除墓主是吴景帝孙休。 南京是东吴的首都,那么,东吴皇帝...
据考证,这些“石像生”墓主为宋代皇后谢道清之曾祖 它们与临海的谢里王村、洗菜桥路、深甫路都有渊源 去年6月份,临海汇溪镇牌前村一对明代石马被盗,让明代状元秦鸣雷和“状元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最终石马也在警方努力下被追回。近日,在临海古城街道松一村,又出土了石人石马等文物。据考证,这些石人石马,是南宋皇后谢道清祖上陵墓前的石像生,比“状元坟”前的石马还早数百年。 新村开建,地里挖出石人石马 ...
太和县文物管理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 阜阳工地发现清代古墓 墓内出土物品 3月11日,太和县倪邱镇中心校综合楼建设工地,发现一处古墓。太和县文物管理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现场的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共发现古墓3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单棺墓1座。 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家族性墓葬,时间大约在清代中晚期。其中1座古墓的主人应该是清朝的大内侍卫,五品顶戴。 3座...
3月11日,太和县倪邱镇中心校综合楼建设工地,发现一处古墓。太和县文物管理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现场的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共发现古墓3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单棺墓1座。 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家族性墓葬,时间大约在清代中晚期。其中1座古墓的主人应该是清朝的大内侍卫,五品顶戴。 3座古墓发掘文物200多件 3月11日上午,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太和县倪邱镇中心校综合楼建设项目...
2日上午于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的“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新闻发布会上,考古专家正式对外确认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主人就是此前一直猜测的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 海昏侯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在发布会上介绍了确认墓主为刘贺的几宗直接和间接证据,发布会后他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表示,目前还没法检测墓主DNA。 海昏侯墓主墓开棺后全景 由于受土壤侵蚀,骨质保存不佳 信立祥向澎湃新闻...
展厅中心位置摆放的“大刘记印”玉印,充分显示了墓主尊贵的身份。 内棺中遗骸腰部发现有“刘贺”字样的玉印 写有“海昏侯臣贺”等字样的奏牍 昨天,海昏侯墓主的身份在首都博物馆公布。“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信立祥表示,经考古证实,海昏侯墓墓主,就是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哪些证据证实了墓主身份?刘贺因何...
经历了漫长的众声喧哗,今天上午,广受关注的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墓终于揭开谜团。据国家文物局发布,墓主人身份确系西汉曾经历王、皇、侯三种身份转变的汉废帝、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在出土简牍奏章和内外棺金饼的墨书题记上,分别有明确的“臣贺”款,而在墓主人棺内更是发现了“刘贺”二字玉印一枚。 三项直接证据证实刘贺身份 国家文物局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专家组组长信立祥介绍,出土文物中包含着能证明刘贺身份的“证据”,...
令不少观众屏息以待的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将于3月2日在首都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昨天,首都博物馆首次正式承认,展览将特设揭秘环节,为人们揭开海昏侯墓主人的神秘身份,打开那段尘封两千多年的历史。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首都博物馆获悉,目前441组件文物已经进入最后的布展调试环节。上周六,江西考古人员在首博开设的海昏侯墓考古专题讲座不仅座无虚席,现场甚至连站的位置都十分稀缺,观众对该展览的热情已经被彻底引...
2日上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专家确认,经过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海昏侯墓所发现的三重证据最终确定墓主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据史料记载,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为汉武帝之孙,曾被扶上帝位,但27天后即遭废黜,成为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被废后,先贬山东昌邑,再贬江西海昏,一生经历帝、王、侯的跌宕。 证据之一:玉印刻“刘贺”二字。 2016年1月17日,考...
在首博展出的海昏侯墓马蹄金 随海昏侯墓葬出土的麟趾金。为汉武帝下令铸造并赏赐 墓主人私印,刻有“刘贺”字样。图/江西省考古研究所 拇指大小的玉印刻有“大刘记印”字样,以显示皇族身份。 在5年的考古发掘中,“家财万贯”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人身份,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昨日,谜底揭开,考古专家在首博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确认墓主人为汉武帝之孙、西汉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 ...
2月28日,首都博物馆,工作人员向首博汉氏展柜中布展青铜器。本版图片/首都博物馆 玉器文物布展进行中 青铜雁鱼灯就位于展柜 明日开始,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将在首博展出。展览中将通过文献与文物“对话”的方式,揭开墓主身份之谜。 展览名称出自司马相如《长门赋》 据悉,本次展览为预约参观模式,需至少在参观前一天预约。截至昨晚18时,2日至6日预约名额已满,感兴趣的市民需通过官网或电话预约门...
后天(周三),《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将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富甲一方”的海昏侯墓主人究竟是谁将尘埃落定。昨日,400余件珍贵文物就位,九成已放入展柜。首都博物馆更是专门打造了30多座独栋恒湿“别墅”,专供玉器等“贵宾”入住。 在展厅里,除了马蹄金等金灿灿的展品外,唱主角的还是青铜器,其中两件周朝青铜器格外显眼。专家推断,这两件文物证明当年海昏侯也爱收藏。 汉墓里找到周代古董 ...
3月2日至6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将亮相首都博物馆。 2016年1月15日,随着海昏侯墓内棺被整体套箱送往实验室,关于这座大墓的信息公布暂时告一段落。一个半月的寂静之后,随着400件海昏侯墓出土文物被运至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关于考古进展的最新信息将被公开,人们对这座墓园的认识将更进一步。 2月27日上午,海昏侯墓墓园考古队领队杨军在首都博物馆主持了名为《揭秘海昏国》...
首都博物馆在官网公布了文物抵京的视频,从中可以看到这些文物在途中受到了至高礼遇。约400件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顺利运抵北京。据介绍,这批珍贵文物将于3月2日起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展期初定3个月。 本次“五色炫曜——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由江西省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联合主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共同承办,将集中展出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金器、玉器以及少量漆木器复制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