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历史悠久的西青区,拥有闻名遐迩的杨柳青年画。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先后被挖掘、整理、申报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亟待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抢救和保护。 记者在杨柳青年画玉成号年画馆,看到第七代年画传人霍树林正在整理着画卷。说起年画的传承和发展,他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霍树林:学习杨柳青年画,学无止境,这个年画越学越精,里面的工序有很...
6月6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公布了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系统榜上有名,成为自治区第一个获得该项认定的项目。
活动现场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闵庆文颁发特别贡献奖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为获奖者颁发最佳组织奖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项阳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为非遗知识竞赛得奖学生颁奖 中国文网讯 (编辑 张艳)在第9个文化遗产日到来前夕,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文化月刊社与北京联合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
5月20日,为期三天的奎屯市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成果展示活动结束,这次活动共展示了六大项180余件作品,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了奎屯市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民间社火、剪纸艺术、新疆传统葫芦雕刻艺术、哈萨克族的民间弹拨乐器制作技艺、接骨复位和泥塑在这次展示活动中亮相,京剧《铡美案》、阔麦依《阔尔部麦》、豫剧《风雪配》、冬不拉弹唱《托里浩》等也现场进行了展演。 今年的活动比以...
6月14日是我国的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宿迁市各级文化部门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文化遗产日”非遗活动,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从5月下旬开始到6月底,宿迁市将以“非遗传承,人人参与”为主题,推出包括非遗展演、非遗展示、非遗展览等21项非遗活动。具体内容包括“非遗进校园”成果汇报展演、传统戏剧专场演出、宿迁民俗人文掌故摄影作品展览等。在“文化遗产日”当天,各地还将举行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非...
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为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宿迁市各级文化部门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文化遗产宣传活动,迎接文化遗产日的到来。 从5月下旬开始到6月底,该市以“非遗传承,人人参与”为主题,推出包括非遗展演、非遗展示等21项非遗宣传活动。具体内容包括“非遗进校园”成果汇报展演、传统戏剧专场演出等。在文化遗产日当天,各地还将举行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非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非...
一阵撩人的唢呐声响起来,一曲高亢嘹亮的号了喊起来,一首欢快流畅的渔鼓唱起来……6月3日上午,会同县图书馆门前广场上的“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中的非遗展演让广大市民“嗨翻”了。 本次活动利用全县欢乐城乡大型广场文艺活动搭台,通过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系列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习系列活动两种形式展示了会同县非遗项目。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系列活动包括:“遗产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展、“数...
近日,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组织举办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演出活动,在山东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属国家级非遗项目山东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书,携手相声、皮影、柳子戏等悉数亮相,为学校师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山东每年都会在世界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非遗知识,让广大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非遗项目,领略民族艺术瑰宝的无穷魅力。
下周六将迎来泉州市荣膺“东亚文化之都”后首个文化遗产日,泉州市区以及多个县(市、区)又安排了一场场丰富的文化活动,等着大家了解和认识身边的“非遗”文化。 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是在6月14日。活动由“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委员会指导,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文广新局主办。 泉州市区的主会场将设在重要的“海丝”遗迹真武庙,石狮沙美狮阵武术...
记者昨日从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在6月14日全国“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两场精彩的非遗主题演出正在紧张排练,并将在“文化遗产日”期间与广大观众见面。 6月14日当天,由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广播电视台主办,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天津市非遗保护协会等单位承办的名为“记忆天津—我们的非遗”的主题舞台剧将在津湾剧场...
学员在湖北省秭归县举行的“骚坛诗会”上拍摄到的精彩瞬间 周 荣 摄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主办,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摄影摄像专题培训班”于5月27日至6月2日在湖北宜昌举办。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耀华、宜昌市副市长王应华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180余位从事非遗数字化保...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昨日,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长春师范大学,举行了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专题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明特色》,近300名大学生首次了解到什么才能称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省非遗保护专家组组长曹保明在讲座中说,进入21世纪,出现了一个名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回首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可以清晰地...
图为天津第五大道一角 资料图片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尚未过半,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正式在京成立。作为以时间界定的遗产总称,“20世纪建筑遗产”固然是舶来品,但若追溯历史,早在1961年新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就已将北京大学红楼、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大量20世纪不同历史的代表建筑纳入“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加以保护。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为了增进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了解,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与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陕西省文物局推出“徒步五陵原感受大汉魂”文化遗产体验活动,通过寻找五陵原的历史记忆,用心灵感悟帝陵文化,以行动保护文化遗产。 “徒步五陵原感受大汉魂”文化遗产体验活动将于6月14日在汉阳陵博物馆启动。本次活动由陕...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已于6月1日施行。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非遗项目的增加而增加。 条例共六章四十一条,针对政府部门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责任、非遗调查与代表性项目名录、非遗传承与传播、非遗保护、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相关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非遗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