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陕西千阳尚家岭秦汉建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首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陶质柱础,其在建筑基址上的位置摆布及建筑物的本体特征对进一步了解秦汉时期离宫别馆及相关建筑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尚家岭遗址位于陕西千阳县南寨镇冯家堡村。今年3—5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当地有关部门联合组队,对尚家岭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确认该遗址为始建于战国,沿革至西汉时期,具有离宫与驿站的属性。 ...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千阳尚家岭秦汉建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首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陶质柱础,其在建筑基址上的位置摆布及建筑物的本体特征对进一步了解秦汉时期离宫别馆及相关建筑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尚家岭遗址位于陕西千阳县南寨镇冯家堡村。今年3—5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当地有关部门联合组队,对尚家岭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确认该遗址为始建于战国,沿革至西汉时期,具有离宫与驿站的属性。 本次...
发掘现场 邢台内丘张夺遗址考古再有重大发现,继发现汉代窑址两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 104座后,张夺村南墓地又发现战汉时期墓葬93座。 据考古人员介绍,张夺村南墓地由张夺村南1号墓地和张夺村南2号墓地组成,共发现战汉时期墓葬93座,其中张夺村南1号墓地42座,张夺村南2号墓地51座。 此次考古发掘中,战国时期墓葬形制一般呈斗形,竖穴土坑墓较少。葬式以秦人丧葬的特有风俗曲肢葬为主。随葬器物...
洛阳发现两处东汉帝陵遗址 □基本确认为东汉顺帝、冲帝之陵 □填补了我国东汉陵寝制度的实证空白 5月25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孟津县送庄乡三十里铺村东南处的朱仓遗址发掘现场,新发现两处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和两处大型墓园遗址,专家介绍说,此发现填补了我国东汉陵寝制度的实证空白。 据此次发掘工作的领队、洛阳市文物二队研究室主任严辉介绍,两处帝陵遗址分别为东汉顺帝、冲帝的陵墓,两...
Ⅰ区夯土建筑基址 2010年3~5月,为配合陇汉高速公路宝(鸡)平(凉)段建设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千阳县文化馆联合组队,对尚家岭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确认出该遗址为始建于战国,沿革至西汉时期,具有离宫与驿站的属性,总分布范围约22000平方米,布局结构、内涵及时代沿革清晰,本次考古发掘工作选择对该遗址两处夯土基址(分别编为Ⅰ、Ⅱ区)全部及外...
日前,灵璧县娄庄镇大山村发现古墓,省市县考古专家立即赶卦现场勘查,5月20日,这座古墓陆续出土了王莽时期的大钱以及陶罐、铜镜等文物。考古专家据此推断,这座古墓所处的年代应在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 据了解,这座古墓暂被称为2号古墓,长3.2米,宽1.1米,被4块30厘米厚的青石板覆盖。掀开石板后,考古队员立即对墓室淤土进行清理,先后发现了数十枚铜钱,铜钱表面铸刻有“大泉五十”字样。接下来,陶罐、...
邢台内丘张夺遗址考古再有重大发现,继发现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后,张夺村南墓地又发现战汉时期墓葬93座。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南水北调考古队于2009年在内丘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由于该市文物部门工作认真负责,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今年又对张夺村南追加了考古发掘面积(现已定名为张夺村南墓地)。目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