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迎接世界遗产中心专家现场评估考察,近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旺考古队正式进驻汶上南旺,标志着2013年度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根据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工作计划,今年年度考古发掘任务首先进行邢通斗门、许建口斗门的考古发掘的拓展,重点是柳林闸、十里闸、寺前铺闸的考古发掘。在柳林闸、十里闸、寺前铺闸考古发掘中将重点揭示明清闸体结构、解析其运行机理,为三闸的保护维修提供详实...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18日举行首次水下考古潜水探摸工作。考古专家肖发标告诉记者,潜水员当日成功发现一处沉船遗址。 据介绍,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潜水探摸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织,是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水下文物专项探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肖发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
湖南、贵州、湖北三省相关负责人日前集聚长沙,召开“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次联席会议”,就湖南老司城遗址、贵州海龙屯土司遗址、湖北唐崖土司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省永顺县灵溪河畔,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治所地,始建于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止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归流”,世袭28代,共35位刺史或土司...
3月14日,华阴市魏长城遗址保护方案编制工作正式启动,此次保护方案编制工作由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负责,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贺林、主任吕彦斌、华阴市文物旅游局局长史会昌等领导前往现场进行指导。魏长城遗址1989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可靠资料和凭证。此次保护方案编制所涉及的文物本体位于华阴长涧河城市文化公园西岸,南北走向。方案将分期编制实施,对残存的墙体...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获悉,《元中都遗址总体保护规划》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并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河北将对元中都遗址开展长期、大面积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以及考古资料的整理和学术研究。 元中都遗址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是蒙元时期的四大都城(哈剌和林、上都、中都、大都)之一,是河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之一,是中华多元文化的重要见证和遗产。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