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针对新公布的第七批80处省保单位,1月14日安徽省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今年将联合建设部门划定保护范围等,并透露省文物局将尝试让公众参观考古发掘现场。 2012年7月,省政府公布了第六批173处省保单位,这是我省继2004年之后,时隔8年再次公布省保单位。2012年12月,省政府再次公布了80处第七批省保单位。至此,安徽省的省保单位达到708处。 文物保护单位如此频繁地“晋级&...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记者获悉,芜湖市共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至此,芜湖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33处,在全省属于文物大市之一。 据悉,芜湖新增的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类最多,共有4处入选。分别是位于芜湖县南宋时代的珩琅塔、芜湖县明代的胡湾胡氏宗祠、南陵县清代的张氏宗祠、南陵县清代的徐家大屋,这些建筑都凸显了芜湖的地方特色。 芜湖新增3处古遗址类省...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寿县旅游局了解到,寿县县委、县政府在保护名城遗产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转型,按照“科学保护历史遗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着力破解文物保护工作的矛盾和难题,竭力推进寿县文物保护工作,先后...
双墩孜墓葬、刘文典墓、严凤英故居和墓地、戴安澜故居……这些刻着历史痕迹的遗存为许多老百姓所熟知。如今,包括它们在内的80处古遗址、古墓葬等,被列入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昨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同意省文化厅提出的80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处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为“芜湖...
2012年12月20日,省质监局通报宣纸产品省级监督抽查结果,3种宣纸因质量较差被曝光。 宣纸是指主要成分为青檀树皮纤维、主要产地为我省宣城的书画纸。本次共抽查16家宣纸生产企业的样品21组,合格18组,抽样合格率85.7%。其中,泾县汪六吉宣纸有限公司去年6月15日生产、规格型号为“净皮,700×1380mm”的“汪六吉”牌宣纸,撕裂指...
废墟中的李家大院亟待“整容” 废墟中的玻璃映出李家大院主楼 你知道民国时期的大富豪住在什么样的豪宅里吗?很多人以往可能只从影视剧中看见过。但在巢湖市牡丹路西坝口附近,却保留着一处名叫李家大院的大宅院。它便是民国时期著名商人李鼎新的家族建筑群。记者今天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了解到,这座曾经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家族建筑群,如今却湮没在一片建筑垃圾中,其中一些建筑顶部塌陷、...
大别山区12个县,将“组团”突围,甩掉“特困”的帽子。12月26日,记者在全省发改工作会议上获悉,由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牵头制定的《安徽省大别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即将获得国家批准,这也将是继陕甘宁、赣南之后的全国第三个为革命老区专门制定的发展规划。 去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发布,大别山以一...
记者21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考古人员在安徽省凤阳县境内的古堆桥遗址发掘中发现大量商时期的陶器、龟甲、铜器等文物。据专家介绍,这是首次在安徽省内的淮河中下游流域发现数量众多的商代文物。 凤阳县古堆桥遗址考古从今年9月开始启动,经过三个多月的发掘,目前已经出土陶器、卜甲、卜骨、鹿角、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陶器等生活用品。还发现了一些青铜铸造的箭簇,尽管经历了3000多年...
新华网合肥12月22日电(记者王圣志、鲍晓菁)历经4年多的调查、勘探,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对凌家滩遗址的结构、功能分区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对全面了解凌家滩遗址产生的自然和社会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介绍,凌家滩遗址经过5次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对整个遗址的面积、功能分区、有无特殊遗迹、是否存在聚落群等诸多问题都缺乏了解。为此,从2008年底开始,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开展大...
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它以妙穷毫厘的细腻和艳丽的色调而辉煌一时。历史上,由于文人画的逐渐兴起,工笔画相对沉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汇,人们精神追求的丰富,工笔画再次走向繁荣。我省工笔画历经了怎样的发展?目前现状怎样?记者为此专访了工笔画大家朱秀坤、王道良。 过去:曾经组织一场展览很难 安徽自古文化底蕴深厚,在山水绘画上涌现出了新安画派。但工笔画发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