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鸡血石开采于明初,当时鸡血石露出岩石表层,古人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开采,在露出岩石表面的鸡血石上烧柴,岩石全部烧热后,用冰冷的溪水浇泼,使石头分裂,再用铁铲很容易即把鸡血石采下。这样的采法少有裂纹,但鸡血石在没有开采出前很可能多已变黑或变暗,而采出量也非常小。这种采法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基于表层露头的鸡血石都已采竭,改用炸药爆眼,再用手掘或机掘深挖。 鸡血石的质量评价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 ...
江苏宜兴以紫砂闻名于世,紫砂文化传承数百年直至今日。现如今,随着一代代紫砂艺人的传承创新,紫砂三大器型已趋于成熟,光器素雅清新、花器繁复华美、筋纹器整齐秀美,各具其妙。 紫砂筋纹器是历代紫砂艺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独特的创造,他们熟悉紫砂泥原料的许多优异性能,即泥料质地细腻,有良好的可塑性,良好的干燥、烧结性能;它不需要施釉,可以单独烧制成胎。艺人根据自然界中常见的花卉瓜果的形体线条经过加工提炼...
中国文化传媒网讯(记者 王娅玲)7月20日, “第二届‘老北京非遗趴——燕京有八绝’”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作为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收官之作,本次活动选取“燕京八绝”为展示主题,通过嘉宾对话、展品展示、非遗技艺演示、老北京曲艺会等方式,借助直播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观众共同体验非遗技艺,感受“燕京八绝”之美。 现场观众欣赏京绣作品。王娅玲/摄 现场观众欣赏景泰蓝工艺品。王娅玲...
《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洛神赋图》……故宫发“英雄贴”,为院藏的十幅珍藏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 7月25日,由故宫博物院、NEXT IDEA腾讯创新大赛、QQ音乐联合主办的“古画会唱歌”NEXT IDEA音乐创新大赛正式启动。此次赛事的举办旨在激发青年创意,助力传统经典文化IP在数字时代焕发全新光彩。 据介绍,今年的音乐创新大赛着重强调古画的文化意蕴与青...
原标题: 海上丝绸之路又添佐证 江苏如东掘港唐宋国清寺遗址显露真容 专家查看遗址内出土的瓷器遗存 新华社记者 李 贺 摄 经过近一年的考古发掘,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的唐宋国清寺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7月20日,如东县人民政府和南京大学通报了考古发掘和初步研究成果:共清理出文化遗迹17处和近千件文物标本,初步确认其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沿海一带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也是海上...
秦始皇留下了怎样的痕迹?战国时代有怎样的“风土人情”?漆盘上的“喵星人”怎样与一个女人的命运产生交织?这些疑问都将在央视7月23日播出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中得到解答。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文物虽然静默,可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与人交流——走马观花者,它给你展示造型之美、工艺之美、色彩之美,令你惊叹;细心欣赏者,它向你讲述自己的光阴故事、人世变迁,让你感怀。《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讲故...
“小庭深。有苍苔老树,风物似山林。侵户清寒,捎池急雨,时听飞过啼禽。扫荒径、残梅似雪,甚过了、人日更多阴。压酒人家,试灯天气,相次登临。……”手中这把成扇,画的正是宋人王碧山这阙《一萼红》词意。扇上山水画意悠然静远,春夏间林木葱茏,山气日佳,有二三子沐熏风而吟咏,虽然城郭一带,桅杆几许,但仿佛身处山林远离俗尘,何况还有苍山如屏,意象开阔。 林纾(1852~1924) 本扇画者林纾,得中...
原标题: 泥巴艺术的守望者 ——记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牙合甫江·玉素英 新疆土陶制品(图片来自网络)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兴起,其间不断发展创新,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制品题材广泛,造型丰富,极具个性和表现力,艺术观赏价值颇高。而流传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更是在众多制陶法中别具一格,其深...
1983年6月9日,西汉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在广州城市中心区象岗山被发现,这是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汉代彩绘石室墓,出土文物1000多件(套)。35年来,南越王墓的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也留下了诸多谜题待后人解密。 近日,记者采访了当年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副队长、92岁高龄的“先秦考古第一人”黄展岳、象岗汉墓发掘队队员陈伟汉、黄淼章等多位南越王墓发掘参与者,再话鲜为人知的往事。此外,据西汉南越王博...
作为我国文化悠久、影响广泛的两大民族,汉、藏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敦煌遗书中多达上万件吐蕃统治敦煌地区留下的汉藏文佛教典籍、官私文书、诗文、账目、杂抄等,真实地呈现了汉藏文化早期交流的具体情形。 唐贞观八年(634),吐蕃遣使通贡,唐蕃之间的官方交往正式开始。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入藏,揭开了唐蕃文化交流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页。吐蕃开...
张家口辽墓壁画《三老者对弈图》 (图片由冯永谦提供) 出土壁画、绢画证明辽代围棋的文化氛围浓厚 近代考古发现,辽国官民皆喜欢下围棋。 1974年5月,我省著名考古学家冯永谦参与发掘法库叶茂台圣迹山辽代北府宰相萧义及其家族墓,在7号墓中发现一幅以围棋为题材的绢画,题为《山弈候约图》(又名《深山会棋图》)。画面上山峰陡起,云烟升腾,山中二人对弈而坐。山下溪水潺潺,溪畔有一高士缘山路策...
一枚长度不到4厘米的汉代银带钩,拯救了90后女孩丁曼文对爱情一半的绝望。 每集只有5分钟的系列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有一集的主角是一枚虎符式的银带钩。普通带钩都是整体结构,中间分不开,而这个带钩能从中间分成两半,两个半扇的内壁,分别以阴阳文刻有小篆铭文“长毋相忘”。动人的情话,隐在钩身之间,隐秘而深情。 这一集的分集导演是丁曼文。2016年,她和该片总导演徐欢一起去全国各地的博...
尽管对大多数人而言 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职业 但因为考古人员年复一年的坚守 他们才能发掘出 令人瞩目的遗骸或遗迹 揭示出不为人知的有趣信息 重构文字记载里的历史想象 上半年 我们重庆的考古工作者 又为我们新揭开了哪些“秘密”呢?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考古人员正在对钓鱼城进行考古发掘。(摄影:李相博)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考古人员正在对钓...
潍坊市潍城区十笏园小区的滕东野老人收藏了7张清朝至民国时期的地契、房契等契约文书,他无意中发现上面的名字多是曹氏。7月24日,经潍县曹氏后人81岁的曹清高确认,这7张契约文书中的曹氏确实是老潍县曹氏第十五、十六、十七世后人,族谱中可以查到他们的名字。 契约文书上的曹氏名字,族谱中能查到 7月24日,记者来到滕东野老人家。老人拿出了一张张契约文书,其中有嘉庆十一年的、十五年的,有同治十三...
南京市政府法制办正在就《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这一条例草案,南京五万平方米以上地块进行开发前,都要先考古调查看看地下是否有“宝贝”。 哪些地块在动土前要进行考古调查勘探?这一条例草案明确,建设项目用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一)位于地下文物埋藏区内;(二)总用地面积五万平方米以上;(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地下文物保护预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