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透镜内就是一百多年前的情景 展示鸦片战争时期的舰船 12月8日上午,海战博物馆陈列展览改造升级后正式开放(见上图)。此次陈列展览改造历时一年三个月,该项目总投资5800万元,展示面积4967平方米,展线全长950米,展示文物达1500多件(套)、历史图照1310幅、油画、工笔画等艺术品约120幅,高科技、信息化项目10余项。 2015年9月,展览开始动工。经过一年多的...
12月8日,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右二)、谷寿夫手书捐赠者余戈(右一)在发布会上展示并介绍谷寿夫手书《勇跃破南京城》卷轴条幅。 当日,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2016年新征集文物发布会,包括日本战犯、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谷寿夫的手书《勇跃破南京城》条幅、日本侵华士兵谷崎孙市《战尘》摄影集、贝德士手稿在内的一批重要文物史料在会上展示。 拼版照片:新征集文物——日本侵华...
经过一年多的闭馆升级改造后,海战博物馆陈列展览升级完工对外开放。12月8日上午,东莞市举行海战博物馆陈列展览改造升级开放仪式,东莞市领导潘新潮、杨靖波、喻丽君等参加了仪式。东莞海战博物馆陈列展览原有的陈列为《鸦片战争海战陈列》,此次升级改造共耗资5000余万元,颠覆以往展览形式,打造出一个有高度、温度的展览。 海战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展览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展览的制作目的是要让观众看得...
针对社会热议辽宁省绥中县“野长城被抹平”一事,国家文物局日前发布《关于绥中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部分段落抢险加固工程处理工作的函》,要求辽宁省文物局对事件相关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进行调查,依法问责、严肃处理;针对影响长城历史面貌的问题,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提出并制定整改措施;调查、处理情况及整改方案10月31日前进行报告。 针对辽宁省绥中县“野长城被抹平”一事,国家文物局派出调查组赴现场调查,...
皈家堡遗址出土的陶器 近日,一件件深藏在四川凉山盐源皈家堡的精美石器,经考古工作者之手破土而出,将盐源的文化密码追溯到4600多年前。 据考证,此次发现的西南地区年代最早的遗存,部分器具与川西遗物造型类似。专家认为,一条前丝绸之路曾经存在,川西古人通过它沿横断山脉南迁。 玉米地里挖出4600年前石器 去年春天,成都市考古所工作人员来到该县双河乡杨柳桥村,联合当地专家,共同发...
8日,山西省公安厅就推进打击文物犯罪工作进行部署。 山西省公安厅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与文物部门协作,切实落实防范和打击文物犯罪的各项措施,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打击文物犯罪的浓厚氛围,有效遏制文物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各地要对近年发生的文物犯罪案件组织串并侦查,切实形成打击合力。要密切协同文物部门,在全省开展文物安全状况普查,对全省被盗文物逐件登记造册,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开展侦查。要及时...
旱地拾鱼、风摆荷、双肩背月……昨日上午,淄博市博物馆报告厅里精彩的蹴鞠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这里正在进行的是淄博市文博系统第六届讲解员大赛,刚刚正是5号选手来自临淄齐文化博物院的崔金姗题为《占断风流第一家——淄博蹴鞠》的讲解中,现场表演的精彩一幕。 “这是父亲留给我的一块旧手表,它既是有形的传家宝,又是无形的精神财富……”来自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的王秀菊第一个出场,在题为《传家宝》的讲解中,...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在今天上午的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表示,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强国相比,中国已由过去的长期“跟跑”、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部分领域已由原来的“技术受援国”,转变为“技术输出国”。 根据介绍,在文物科技标准化领域,目前出台的重要文物保护国家和行业标准已经超过100项。 国家文物...
如今的文物市场红红火火,文物交易额屡创新高。但在繁荣的表象下,拍假、假拍、非法交易、走私、虚假鉴定等暗流涌动,文物违法犯罪案件仍呈高发态势;文物资源大量流失,甚至严重威胁国家文化、文物安全。如何破解市场乱象,考验着政府的管理智慧和执政能力。 违法文物、假文物充斥市场 目前,古玩城、旧货市场中的不少地摊、商铺在做文物生意。在这类市场中交易的“文物”,确实有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但是...
复制的护膝长靴。(冯芃摄) 复制的孝端皇后的夹衣(冯芃摄) 万历皇帝所穿的礼服、鞋袜,孝端皇后的时尚立领夹衣……昨天,南京云锦研究所为定陵博物馆复制的9件丝织文物全部完成。此次文物复制工作涉及云锦、缂丝、刺绣三大门类,整个过程耗时两年时间,9件复制文物将于本月11日运往北京定陵博物馆。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陵内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
由萧寒执导的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本月16日全国上映,昨日,导演萧寒和文物修复师史连仓现身重庆,与观众分享自己拍摄的幕后。萧寒表示自己推出电影版,除了想完成自己的夙愿,也希望有更多观众能够走进影院看看这种类型的影片。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今年元旦播出后受到观众一致好评,电影版则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了故宫里木器组、钟表组、字画组、陶瓷组、漆器组的修复师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片中增添的一些日常...
今天上午,“文物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项目湖南试点第四期培训班在长沙开班。来自全省14个市州的博物馆、纪念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讲解人员等17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本次培训班受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委托,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湖南省文物局组织开展,培训为期两天。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资深主持人、湖南省播音主持研究会副会长刘明艳,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范莉,湖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研究馆员...
明代孝端皇后端庄贤惠、宽厚大度,被后人所称赞。那么她生前所穿的夹衣是个啥样子呢?1958年定陵出土时的女夹衣如今已经化为碎片,无法观奇全貌。昨天,南京云锦研究所经过两年攻克难关,终于将其成功复制。此次同时复制成功的还包括2件衮服,1件褶袍,1双毡靴,4双膝祙,共9件文物,12日,这批复制文物将运至北京定陵博物馆展出,不日还将到国外亮相。 扬子晚报记者 蔡震 文/摄 龙纹拼接后方显孝端皇后好身...
由洛阳市白居易研究专家白高来和在龙门石窟文物研究所及香山寺工作多年的曹社松、胡红光三位先生合作编著的《香山居士白居易事佛故事》,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理事、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城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佛学研究专家徐金星先生为该书作序。 【中国文化艺术网洛阳讯】 由洛阳市白居易研究专家白高来和在龙门石窟文物研究所及香山寺工作多年的曹社松、胡红光三位先生合作编著的《香山居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