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过桥米线、汽锅鸡早已蜚声中外,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云南名吃,但因为相关企业的品牌意识缺乏,云南众多名菜没有一道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云南省餐饮美食行业协会(以下简称“餐美协”)素食分会常务副会长关明介绍,餐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餐饮业的重视。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平时耳熟能详的美食,如北京全聚德挂...
传承人张航燕难舍凉帽村。其手中就是村里的特产“凉帽” 深圳布吉“甘李路改造工程”一旦实施,深圳凉帽村便将永远消失。这里诞生了深圳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帽编织技艺”,也产生了该技艺的传承人,凉帽村该不该为一条将要拓宽的道路让位?记者前天在采访中发现,一个老村的去留并不是一个多大的问题,而让凉帽技艺流传或许是更大的难题。 ...
概要:经传承人和街乡申报,专家组论证,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报请东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经区长办公会批准,大郑剪纸等二十四个项目被列为东丽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经传承人和街乡申报,专家组论证,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报请东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经区长办公会批准,大郑剪纸等二十四个项目被列为东丽区首...
新华社重庆6月22日电(记者张琴)重庆通过五个方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重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五个方面包括:一是扎实推进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共发掘整理属于保护范围的语言文字、口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达10余个大类、3000余小项;二是国家、市、县三级名录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成功申报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
昨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项目代表人物、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洪派”创始人洪影在80寿诞庆典上喜收新徒。 这次新收的7名弟子中,既有专业演员,也有评剧票友;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据了解,8岁开始学戏的洪影,从1954年开始收徒至今,已有57人成为其入室弟子,其中5人为国家一级演员,弟子赵立华、张俊玲还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去年,洪影还获得了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项...
山东新闻网聊城讯(通讯员:王庆友 崔翔)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于日前公布,聊城市申报的中医药传统制剂方法(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传承人秦玉峰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单。另外,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也正式公布,聊城市11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他们分别是东昌府木版年画传承人黄贤尧、栾喜魁、八角鼓传承人李以章、逯焕...
昨日,一位来自三乡的木偶收藏者在展示区摆放木偶。 本报记者黎旭升摄中山网讯 昨日逢源商业街文化广场热闹非凡,我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示会暨咸水歌演唱大赛在此举行,向市民展示了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和资源。 为了庆祝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进一步挖掘中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力,推动中山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我市于6月20日至21日,在石岐逢源商业街文化广场联合举办“中山市非物质...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黄河文化的积淀,使得生存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异常浓厚、丰富和有着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层,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富而灿烂。目前,我省有9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全国第四;省级301个项目。有国家级传承人27名,省级传承人228名。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剧、曲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中医药、民俗等16个类别...
甘肃新闻网岷县电(通讯员包海燕)近日,马列荣膺“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马列,男,汉族,生于1960年12月,大专文化程度,1982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岷县文化局局长职务。近年来,马列同志在全县文化系统积极主张突破传统观念,树立超前意识,拓宽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法,认真贯彻实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
新华网广西频道6月18日电(记者蒋桂斌)记者日前从著名旅游文化名城广西桂林市文化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这个市已有98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桂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共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13项、桂林市级84项,是广西各市中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市。其中,发源于桂林的桂剧和彩调入选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桂林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近日布尔津县哈萨克族皮革编织技艺、新疆蒙古族奶酒酿造技艺、俄罗斯族比瓦酿造技艺、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哈萨克族斯布孜格等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并成为全阿勒泰地区项目申报最多的一个县。 此次共公布了78个项目,涉及全疆多个民族与县,此次上报为布尔津县第一次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从国家文化部传来喜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近日揭晓,黄山市共有5人成功入选并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此,该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达到11人。 此次入选的5位艺人集中在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等文化遗产类项目中,分别是:徽州三雕技艺传承人王金生,绿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四十,歙砚制作技艺传承人郑寒,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甘而可,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传承人吴水森。 ...
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文化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对全市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目前,全市被列入各级人民政府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7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自治区)级12项,市级16项,县级203项。
近日,记者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在刚刚公布的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我市的 《姜太公的传说》、 《小宋佛高跷》、 《马皮舞》等11个项目名列其中,同时,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怀梆》和 《皮影戏》两项也在其列。 据介绍,入选的1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1项,传统音乐2项,传统舞蹈5项,传统医药2项,民俗1项。其中包括流行于获嘉县一带的 《独腿...
日前,“抚顺琥珀雕刻制作工艺”按照民间美术类分类,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是继我市第一批省级项目“抚顺满族秧歌”,第二批项目“抚顺煤精雕刻”、“新宾满族剪纸”、“清原民间故事”后,第5个进入省级名录的项目。 抚顺是世界著名的琥珀重要产区,也是我国昆虫琥珀的惟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