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有学者认为,在这里(营盘山)生活的先民是四川人直接的祖先,我们觉得这是有道理的,至少是四川人的先民之一。”12日,结束对营盘山遗址再次考察工作的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罗二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位于四川阿坝州茂县的营盘山遗址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营盘山遗址,距今已有5000至5500年,是岷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规模最大、出土遗存最丰富的一处古迹,代表了5000年前整个长江上游地区...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2日报道,波兰考古学家在波罗的海海底发现了19世纪初的矿泉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矿泉水之一。瓶子上的 “Selters”显示这一矿泉水出自德国一奢华矿泉水品牌。 矿泉水瓶是在波罗的海格但斯克湾的一次船只残骸搜索中被发现的,它高30厘米,保存状态良好,并且瓶塞尚未松动。据报道,这瓶矿泉水已经在海底搁置了大约200年,这一棕色陶瓶矿泉水产自1806—1830年的...
波兰考古学家海底发现世界最古老矿泉水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2日报道,波兰考古学家在波罗的海海底发现了19世纪初的矿泉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矿泉水之一。瓶子上的 “Selters”显示这一矿泉水出自德国一奢华矿泉水品牌。 矿泉水瓶是在波罗的海格但斯克湾的一次船只残骸搜索中被发现的,它高30厘米,保存状态良好,并且瓶塞尚未松动。据报道,这瓶矿泉水已经在海底搁置了大约200年,这...
据报道,考古学家在埃及发现了传说中的“再生之门”。此次发现,是在挖掘3500年前的古埃及大臣墓室的时候发现的!这是否就是真正的“再生之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考古学家分析这扇“再生之门”上的壁龛暗示着亡者灵魂将从这扇门获得重生。在这个1.75米高的粉红花岗岩石碑上雕刻着古埃及宗教文字。据悉,这扇再生之门来自公元前15世纪哈齐普苏特女王时期权重大臣犹塞尔的坟墓,该坟墓位于埃及...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高江涛 20世纪20年代,在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摧毁了传统的“三皇五帝古史体系”,提出以科学的态度研究中国历史的问题。科学的态度要求重视地下发掘的材料,考古学的作用凸现出来,在国外考古学的影响下,以西阴村、殷墟等田野考古科学发掘为基础的中国考古学诞生。 回顾近90年的中国考古学,可分为三阶段。一是20世纪20年代末...
一支来自法国北部阿登省(Ardennes)考古部门和法国国家考古学保护研究所(Inrap)的联合考古团队近日在阿登高地瓦尔镇(Warcq)发掘出土了一座高卢(Gallic)时期贵族战车古墓。自6月3日起,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在三个星期的时间内一直致力于发掘这一战车古墓。据悉,这种类型的欧洲古代贵族墓穴曾出现于公元前7世纪(即第一次铁器时代)至高卢时期末期,造型别致。图为此次发现的法国贵族珍贵古墓遗址...
记者近日获悉第六届东亚考古学会年会日前在蒙古乌兰巴托市举行。年会由蒙古国立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系承办,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的二百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做学术报告。以蒙古为中心的欧亚草原考古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共设三个分会场,分为25个讨论组,内容涉及文化交流与变迁、生业模式及聚落考古、科技考古、体质人类学、生物考古等多方面的内容。据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介绍,该中心教授潘玲和硕...
本周三,埃及古物部发布了一则通告,一组考古学家在埃及南部地区发现了一座建于5600年前但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墓和一具木乃伊。 保存完好的木乃伊 据法新社5月7日报道,本周三,埃及古物部发布了一则通告,一组考古学家在埃及南部地区发现了一座建于5600年前但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墓和一具木乃伊。 据埃及古物部的通告称,这座古墓的历史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法老纳尔迈的墓的历史还要悠久,纳尔迈在公元前3100年...
据外媒报道,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圣殿山附近挖掘发现一处公元7世纪时期宝藏,有罕见的金币和一些珍贵文物。 他们共挖掘发现36枚雕刻着拜占庭帝国图案的实物黄金币,一个雕刻着犹太教灯台的10厘米直径黄金浮雕奖章,一个羊角钩,一个律法卷轴。此次考古挖掘工作是由希伯莱大学艾拉特-马萨尔(EilatMazar)博士负责,同时还发现一个3千年前陶器水壶,被认为是该地区发现最早雕刻文字的器皿。马萨尔接受媒体采访时...
近日,埃及古迹部表示西班牙考古学家在该国古城卢克索 (Luxor) 意外发现了一处属于古埃及第十一王朝一位重要领导人的法老珍贵古墓,距今已有 4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轰动业内。西班牙考古团队负责人何塞·加兰 (Jose Galan) 表示此次这一珍贵古墓的意外现世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洞悉古埃及首都卢克索统治时期的王朝。图片来源:法新社/埃及古迹部。 中国文物网6月16日编译报道:近日,埃及古迹...
四川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蜀道探险活动中,队员正在辨认摩崖石刻。 编者按 先太爷的甲胄,老祖母的嫁衣,父亲修的石桥,母亲做的饸饹,还有你自己捏的小泥人……在你的血脉里,本来是有它们DNA的,保护好它们,就是保护你的血脉。 你有没有想到,今天的一切,也都会进入遗产的范畴。你再想一想,上午的一切,也许就是下午的遗产。文化遗产保护,要由今天开始,要由清晨开始。 或许,这就...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6月12日报道,一位西班牙考古学家近日宣布在坦桑尼亚发现了最新的古人类活动痕迹,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古人类遗址。 据了解,这名年轻的考古学家名叫小路易斯·里奇(Louise Leakey),目前他和他的同事正在加快遗迹的开发工作。此外,小路易斯还向记者展示了刚出土的一块原始人类的头骨,他说:“这块头骨的形状呈现出波浪型。从它波峰的峰值来看,我们可以确定这块头骨的历史...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德國考古研究院通訊院士邓聪教授于6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举行“玉器的诞生:亚欧大陆史前认知革命与玉文化起源”讲座及学术活动,针对玉文化起源和玉牙璋东亚分布与王权、玉器在考古学中的断代分析等课题与20余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研讨。他认为,研究玉文化的起源与中华文明探源...
6月9日消息,美国考古学家将使用一套与“钢铁侠”类似的尖端设备,进一步探索曾经发现了安梯基齐拉机(Antikytheramechanism)的沉船残骸,以期找到这台机器的更多碎片,甚至是另外一台古老计算机。 安梯基齐拉机是一台由众多零件组成的机器。按照目前的理解来看,它的目的是预测日食和各种天文现象。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并于1901年在希腊安梯基齐拉岛附近发现。它由青铜制成...
目前,生物考古学面临着转向问题。“以前都是考古学家提供什么资料,我们研究什么,更像是被动接受,对学科发展本身的贡献度也有限。现在逐渐转变为我们需要研究什么,去找考古学家进行合作。”王明辉告诉记者,现在生物考古通常是在考古发掘之初就已介入,成为发掘工作的一分子。 “通过分析牙结石的成分可以知道古代居民的饮食结构,通过测定人骨的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可以知道他是吃米为主还是吃面为主,甚至可以量化面食在饮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