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曹保明在讲述对梅州古村落的看法。 人物简介:曹保明,著名文化学者、民俗学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参加全国古村落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之前,曹保明已经在梅州呆了3天,带队对梅县南口镇侨乡村申报“中国古村落”进行实地考察。曹保明有着一股东北人的豪爽气,记者联系采访他...
中国书院建筑群应当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它源于唐,盛于宋,衰亡于清末,历时千载,为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书院集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以私人办学为主,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相结合,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教育、学术的中心。它的历史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制度史,更是一部以书院为平台而演绎的文化史、社...
正在进行的2012“多彩贵州踏春行”活动中记者获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保佑五年(公元1257年)的遵义海龙囤遗址或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海龙囤距遵义市城区约28公里,始建于南宋保佑五年,最初是为了抵御蒙古大军入侵而由土官杨文主要负责建造的军事营垒,此后又演变成杨氏家族的军事大本营,杨氏第29代土司杨应龙扩建了宫室、殿宇等。明朝末年,杨应龙与川、渝地方发生矛盾...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它源于唐,盛于宋,衰于清末,历时千载,为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更是一部以书院为平台而演绎的文化史、社会史,它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唐朝由于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书籍数量激增。五代以后,一些笃学之士仿效佛教禅林做法,选择山林名胜之地,建屋立舍,藏书授书,聚徒讲学,始有书院实。北宋时,一些私人书院逐渐嬗变为私办官助、半官办或完全官办的学校。南宋的理学大...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加速推进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2012年3月12——16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主办,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吐鲁番学研究院承办的“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高级研修班”在吐鲁番市举办。来自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以及新疆与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相关的地州文物部门的48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
6日中午,全国人大代表、炎陵县旅游局局长谭艳参做客本报两会微访谈。谭艳表示,此次两会上她将提议将炎黄祭典申请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借此“更好地保护和弘扬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 @周灯慧:炎陵是块璞玉,该进行怎样的雕琢? @全国人大代表谭艳:我们主要在炎陵主打古、绿、红三大品牌,突出炎帝陵的人文资源、神农谷的生态资源和红色旅游。 @夏小喵:您这次的提案是什么? @全国...
近期,四川省甘孜州完成丹巴古碉群、德格印经院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申报正式文本已经甘孜州州人民政府报送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审核。甘孜州自2002年先后启动了丹巴古碉群、德格印经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各项前期基础工作,并于2004年相继编制完成丹巴古碉群、德格印经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经省级评审后,先后上报国家文物局。2006年丹巴古碉群被国务院核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月12日,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吐鲁番学研究院承办的“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高级研修班”在吐鲁番成功开班授课。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关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王卫东,吐鲁番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伊力汗•奥斯曼,吐鲁番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张文强,吐鲁番地委委员、秘书长牛学兴等领导出席了当天的开班仪式。此次研修班旨在进...
近期,新疆甘孜州完成丹巴古碉群、德格印经院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申报正式文本已经甘孜州州人民政府报送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审核。甘孜州自2002年先后启动了丹巴古碉群、德格印经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各项前期基础工作,并于2004年相继编制完成丹巴古碉群、德格印经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经省级评审后,先后上报国家文物局。2006年丹巴古碉群被国务院核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张艳)理由: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创造的长征精神、长征文化,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优质文化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教材,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
全国人大代表、随州市委书记王祥喜 “神农故里,编钟之乡”成为随州对外宣传的两张靓丽名片,作为湖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随州市旅游资源丰富。为此,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旅游强市”的口号。随州旅游业近年来发展如何?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随州市委书记王祥喜。 长江商报:在省委、省政府建设“1+8”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
印度仿建吴哥窟遭柬埔寨警告 世界文化遗产不容复制。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着祖先的文明,展现了他们的智慧。是一个国家的骄傲,更是全世界的骄傲,人人都应该发自心底的保护它,捍卫它,然而,近日,印度一家信托公司却巨资仿建山寨吴哥窟,为期10年,声称要打造比柬埔寨的吴哥窟更大的印度教寺庙,遭到柬埔寨的强烈抗议。印度的行为伤害了柬埔寨人民的感情,更伤害了两国之间的关系。 据英国广播公司3月5日报道,一家印度信托...
位于樟树,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土城 日前,记者从江西省文物部门了解到,中国最完整的早期文明时期古城遗址之一——筑卫城遗址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筑卫城遗址位于长江流域赣江下游的清江盆地,距樟树市城区9公里,是以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主的遗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土城。遗址有高达20多米的土城墙,6个城门,一条内河和一条护城河,面积14.7万平方米...
近日,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景区吸引了上百名来自省内和京津地区的摄影爱好者,他们倾听古建专家、清史专家的介绍后,举起手中“长枪短炮”频按快门——— 将这座皇家陵寝的建筑精华、自然之美定格于方寸之间,用影像传递着它的厚重人文、百年沧桑。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著名的风景名...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确定为我国2013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有关申报文本也已通过世界遗产中心预审并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值此重要时刻,记者赶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实地感受哈尼梯田迈向世界文化遗产的步伐。 摄影家把梯田呈现给世界 位于红河州元阳县的哈尼梯田被中外游客誉为“中华风度,世界奇迹”,这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