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第十九届西洽会暨丝博会开幕期间,西安碑林博物馆一套珍贵的清拓本《开成石经》首次亮相。《开成石经》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高考教材”,由114块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唐代书法大家字体篆刻的石碑组成,唐《开成石经》清拓本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陕西文博界 首次通过竞拍方式购得 据介绍,这套珍贵的清代《开成石经》拓本,是碑林博物馆去年在上海博古斋拍卖有限公司2014年春季拍卖会上,通过竞拍方...
5月11日至15日,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在北京举办“关于美术馆、博物馆管理的系列讲座”,碑林博物馆派员参加了“展览开发”项目的培训学习。 此次培训由中国文化部外联局与荷兰教育文化及科学部国际文化合作中心合作,旨在为加强中荷两国在文化领域的合作,借鉴荷兰在博物馆、美术馆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更好的服务于国内文化建设。此次课程的主讲人分别来自荷兰的莱茵沃特艺术学院和梵高美术馆,均为世界知名的文化艺术...
创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的西安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5月7日记者获悉,西安碑林博物馆今年将创建5A景区作为各项工作的重心和主抓手,精心组织,克难攻坚。创建工作使馆区的面貌变化显著,馆区基础设施、旅游环境等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 5A级景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馆通过严格排查确定了73项整改措施。为了抓紧创建工作进度,严守时间节点,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创建5A...
四月的西安,春意渐浓,正是休闲踏青的好时节。为迎接清明节游客高峰,西安碑林博物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各项服务质量,严格按照”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个统一的目标要求,全力做好旅游接待准备工作。 清明假期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春节后迎来的第一个游客高峰期。4月4日—6日接待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54.63%,门票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32%。景区秩序良好,实现了零安全责任事故,零投诉。(西安碑林博...
展出的一件瓦当上看似图案的部分,其实是鸟篆文书写的“永寿嘉福”四个字。 瓦当上书“延寿万岁常与天长久”。 各式各样的鹿,是秦人瓦当中常见的图案。 这块半径51公分的夔纹瓦,因尺寸巨大被称为“瓦王”。 3月25日,“秦砖汉瓦精品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隆重开幕。为期20天的展览,将展出126件战国至汉代的 瓦当、古砖,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此次展出的“秦砖汉瓦”...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西安市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提供更多学习条件,2014年12月31日,西安碑林博物馆与西安市书法家协会签订共建书法创作基地合作协议,并为创作基地揭牌。西安市书协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杜中信,书协主席石瑞芳等书协成员以及碑林博物馆领导参加了签字仪式。 经协商,西安碑林博物馆与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合作,在西安碑林成立学习创作基地。“碑林将与西安市书协合作不定期举办书法创作研讨会...
日前,西安碑林博物馆与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碑林博物馆工作站挂牌仪式。 西安碑林博物馆拥有众多的文物资源,尤其以收藏历代碑刻造像等石刻文物享誉中外,而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作为国家文物局砖石质文保重点科研基地有着大量文物保护大型设备和保护技术力量,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将会就课题研究、成果转化、资...
西安碑林博物馆一号御碑亭位于馆内戟门东侧,碑亭平面呈八边形,八角攒尖顶,建筑面积为77.4㎡,内有清乾隆御碑一座,是孔庙代表性建筑之一。由于年久失修,经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院进行现场勘查并设计维修方案,2013年进行了落架修缮。目前,通过测试,新更换的木材已满足彩绘要求。 此次油漆彩绘恢复工程使用传统的材料和工艺,腻子原料由生石灰、桐油、猪血、清漆、砖粉及面粉按比例混合而成。坚持古建...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主办、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承办的全国第三届碑帖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馆员王其祎应邀参会并提交论文。 全国碑帖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由文物出版社发起,旨在推动当代碑帖学术研究的持续深入,及时整理当代碑帖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培养学术队伍,促进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本届研讨会分为汉画像砖石和近两年碑帖学术研究两个专题进行了研讨,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
近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宣讲小分队走进西安市实验小学,开展了“碑林书法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结合实验小学的“书法艺术周”,为师生们带来了活泼有趣的书法文化之旅。 课堂上,讲解员以“趣味汉字,魅力书法”为内容,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西安碑林馆藏古代书法家的国宝名碑,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述了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各种书法所独具的特点,为同学们生动的讲述着书法家们的逸闻趣事和书...
陕西民间收藏家王永安日前将138件古代墓志文物无偿捐赠给西安碑林博物馆。这批墓志以隋唐时期为主,具有重要的史料和艺术价值,且不乏珍品。 在王永安捐藏的墓志中,《韦渠牟墓志》的撰文者是唐代名臣、当时文坛大家权德舆,志主韦渠牟在新、旧《唐书》中都有传记,墓志记载可补唐史。另有五代后梁《薛贻矩墓志》,志文记载了薛氏家族世系及薛贻矩历官情况,墓志中涉及的薛氏婚姻、交游等多内容,对薛氏家族及晚唐五代...
碑林博物馆效果图 李浩摄曹雪芹曾经在沈阳居住过吗?的确是,沈阳市正在规划中的“碑林博物馆”可以作证。10月23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沈阳拟建的“碑林博物馆”,将由沈阳北塔碑林搬迁、扩建而成,成为沈阳地区明清及民国时期石碑的荟萃之地。 北塔碑林搬迁后 扩大五倍建博物馆 “这里地势开阔,旁边还有舍利塔和回龙寺,可以与碑林博...
近日,碑林博物馆在微博上“火”遍全国,原因是有网友参观时发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朕略萌”的字样。“卖萌皇帝”立刻引起热议。8月6日,记者到碑林博物馆求证,发现并非网传的恰巧排列在一起,而是在三句话中分别出现了这三个字。碑林博物院的工作人员表示,近日有不少参观者是奔着“朕略萌”来的,希望网友更关注̶...
为了丰富文博知识、加强业务技能,西安碑林博物馆组织宣教部的讲解员一行12人7月16日来到了宝鸡、咸阳,开展了为期2天培训学习活动。两天的学习中,讲解员先后前往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石鼓阁、宝鸡民俗博物馆、秦公一号大墓、周公庙、法门寺、昭陵博物馆等七家文博单位参观学习。从青铜器博物馆里周秦礼仪的凝实厚重,石鼓阁中先秦文字的璀璨及波折,到民俗博物馆里西府百姓的生活起居、秦公一号墓的恢宏气势,从周朝功臣周公...
为落实陕西省文物局通知要求,做到早部署、早检查、早整改,确保文物安全,近期,西安碑林博物馆组织开展了防汛工作大检查。防汛工作检查重点对馆区展室、库房及所有低洼地区的排水设施进行仔细检查,个别地方布置抽水泵等应急设备,保障足够排水。在配电室、文物库房门口等重要位置存放防汛沙袋,确保汛期馆区库房重地及文物安全。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点进行逐一登记,提出整改措施,建立安全隐患排查记录,为文物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