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汝瓷的开片有直开片、斜开片、大开片、小开片等几种。斜开片和鱼鳞纹是汝窑的一个创造,也是汝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观特征。在中国古代能够掌握这种技术的窑场虽然不止汝窑一家,但也为数不多。本文主要介绍汝瓷的斜开片。 斜开片汝瓷的主要特征是其形貌会随着光线入射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众所周知,釉色的浓淡深浅与釉层厚度的密切有关,釉层厚釉色就深,釉层薄釉色就浅。斜开片形貌多变的原理与斜开...
去过台北故宫看过汝瓷的人,常常会在汝瓷上看到“奉华”两个字。内地曾现身过的汝瓷,也有“蔡”字款出现。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所知,目前汝瓷带字款识的也仅只有这两种,且都指向于宋代朝廷要人。那汝瓷上的“奉华”和“蔡”字是何意呢?和宋代朝廷又有什么关系呢? “奉华”字款汝瓷 汝瓷“奉华”款 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指什么呢?奉华堂。“奉华”是南宋宫殿之名,南宋德寿宫的配殿,是宋高宗...
1、汝瓷瓷器的斜开片与显微结构。裂纹在扩展时,有时形成直开片,有时形成斜开片,这既和釉受到的张应力强度和釉层中的应力分布有关,又与釉的显微结构有关。 下面结合几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讨论: (a)过烧的汝窑天青釉,由于玻化比较完全,釉层中很少见到未熔釉料,钙长石析晶和气泡也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裂纹扩展时一定沿着最短的路线,即垂直于胎釉表面的方向进行,形成很多即粗又长的直开片。顺便说一句,凡是釉层...
汝瓷是古瓷中的一个重要派系,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艺术内蕴。她既有造型讲究、工艺精湛、技术卓绝之特点;又有釉层匀净、蕴润如玉、青色淡雅、宝光内润之秀丽。特别是她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造型高雅之艺术风格。对汝瓷瓷器佳品的收藏与鉴赏,不仅可以了解汝瓷、认识汝瓷,而更重要的是欣赏汝瓷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从中领略汝瓷文化的内涵,享受汝瓷文化之精髓。 现将汝窑瓷器辨伪存真的方法提供出来,供识别参考。 制作:真...
我国瓷器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国的五大名瓷“汝、钧、官、哥、定”备受欢迎。汝窑瓷器釉色光润,古朴典雅,因产于汝州而得名,位于五大名瓷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汝窑瓷器产于汝州,由于汝州方圆百里之遥,大量的方解石、钾钠长石、长石砂岩、叶腊石、莹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石英等主要原料分布地域较广,丰富的陶土资源,为汝窑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勤劳智慧的汝州人民用泥巴制作陶器生活...
汝瓷,中国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一,因产于汝州(临汝旧称)而得名。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首。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其特点是:造型古朴大方、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汝瓷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
张公巷窑址的烧造年代张公巷窑址自笔者2000年4月发现后,历经河南省文物考古所2000年5月8日、2001年6月、2004年2月三次挖掘,出土大量珍稀实物,张公巷窑址紧临北宋时汝州察院,充分证明此处是北宋皇家御窑,笔者已在"汝州城内张公巷窑址"和"汝州城内文庙,张公巷窑址探讨"加以详细论述。自2001年4月,笔者在一个探孔内出土60多片素烧胎片,后经省考古所2001年6月和2004年2月这两次挖掘...
据史料记载女真人在十二世纪初在白山黑水之间建立了金国,建国后仅用了十二年左右的时间先后灭了辽国及其它部落,金兵入侵中原北宋灭亡。金代在中原统治长达近百年之久,当时北宋南迁在临安府建立南宋,从此南宋成了金国的进贡国。但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钧瓷、汝瓷并没有停止发展。笔者曾经对宋、金、元的钧瓷、汝瓷的发展概括了一句话:宋钧好宋汝好,金钧少金汝少,元钧可以找,元汝没有了。在金代钧瓷的发展是在宋代钧瓷的基础上...
汝瓷是古瓷中的一个重要派系,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艺术内蕴。她既有造型讲究、工艺精湛、技术卓绝之特点;又有釉层匀净、蕴润如玉、青色淡雅、宝光内润之秀丽。特别是她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造型高雅之艺术风格。对汝瓷瓷器佳品的收藏与鉴赏,不仅可以了解汝瓷、认识汝瓷,而更重要的是欣赏汝瓷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从中领略汝瓷文化的内涵,享受汝瓷文化之精髓。 现将汝窑瓷器辨伪存真的方法提供出来,供识别参考。 ...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瓷始烧于唐,兴盛于北宋(公元1086-1106年的二十年间),因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亦称“汝官瓷”。汝瓷 制作工艺精湛,用料考究,配方独特,烧成技艺高超,由于铁还原达到了最佳效果,超越了当时所有的窑口,是中国青瓷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北宋后期,由于宋金战乱而失传。元以来,历代仿烧不断均难成功...
汝瓷因产于河南汝州而得名。汝瓷在宋代位居“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瓷之首,史称“汝窑为魁”,被历代帝王视为稀世珍宝和镇国、镇宫之神器。近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河南廷怀汝瓷研究所共同创建的汝瓷产品设计开发研究室在“中华名窑——瓷魁之乡”汝州市挂牌。产、学、研的强强联合,对彰显今日汝瓷之美无疑有着非凡的意义。 民间汝瓷工艺大师是传承汝瓷文化的核心,李廷怀是其中的代表。以其精湛的造诣名扬千里。...
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各具魅力,尽管学术界对断代等问题仍留有争议,却仍然掩饰不了这五大名窑出土的瓷器所散发出来的光芒。而由于传世的作品并不多,五大名窑的瓷器也倍显珍贵。它们各自拥有的特点,不仅成为后世辨别它们归属的特征,也成为它们自身的艺术价值所在。类似,汝窑、官窑、哥窑都具有开片之美(开片是烧造成功的釉面上往往开有细碎繁密的纹片,宛如鱼鳞或冰裂状,学界称其为“开片”);此外,哥窑的典...
汝瓷残片 纵有家财万贯,不抵汝瓷一件 五大名窑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的最高水平,其珍贵与稀有使得世界各大博物馆及顶级私人藏家都以拥有五大名窑瓷器来论英雄。而由于其传世精品主要保存于世界各大博物馆,尤以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为主。专家指出,能够流通于收藏市场上的五大名窑瓷器便是凤毛麟角。每每出现,必会惊起顶级藏家的一番“厮杀”。 收藏:汝窑瓷器存世量最少 “汝、官、哥、钧、...
2015年4月8日,93岁高龄的著名古陶瓷泰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先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教授,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研究员吕成龙一行,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考察,为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汝瓷展挑选展品。 耿宝昌、陈克伦、吕成龙等观察宝丰清凉寺汝窑素烧器 王蔚波 摄 耿宝昌、陈克伦在研究宝丰清凉寺出土汝瓷 王蔚波 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