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河北宣化文保部门了解到,全长3500米宣化古城北城墙修复项目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立项,将于近日开工。目前宣化已完成西城墙、南城墙的修复及大新门城台、城门楼复建,初步复原了宣化古重镇“京师锁钥”的历史旧貌。宣化区文保所所长、古城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刘海文介绍说,宣化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27年(1394年),周长12120米,为正方形城堡。此次北城墙修复项目方案是按照《宣化古城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编...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工作者在这个区万字会村住宅楼工地勘探时,发现5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其中汉代夫妻合葬竖穴土坑木椁墓为这个地区首次发现。 河北宣化文保所副所长寇振宏介绍说,此次发掘的5座墓葬中,3座为战国墓葬,均为竖穴土洞墓,另外2座为汉代墓葬。这些墓葬中出土了铁刀、五铢钱、陶器等文物,对研究宣化地区战国至汉代人文、经济、风俗习惯等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寇振宏说,这次发现的汉墓中其中一座为比较...
河北宣化文物工作者日前在一处工地进行勘探时发现一处由10座墓葬组成的明代家族墓群,并在其中一座墓葬中首次发现了“三鬼图”彩绘阴阳瓦。 宣化区文保所副所长寇振宏介绍说,这处明代家族墓地均为竖穴土坑式,挖掘出土了“三鬼图”彩绘阴阳瓦、符箓朱砂阴阳瓦、黑釉瓷罐、天启通宝、嘉靖通宝等随葬品。其中,“三鬼图”彩绘阴阳瓦为该地区首次发现...
记者从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文保所了解到,这个区文物工作者近日在大东门外燃料公司院内综合楼工程进行文物调查勘探时,发现一处距今两千多年、由18座墓葬组成的战国墓群。 宣化文保所副所长寇振宏介绍说,目前文保所已对其中8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这8座墓葬形制均为竖穴土坑式,葬具为一棺一椁。通过发掘,出土了包括陶鼎、陶壶、陶豆、陶盘、陶杯等一批仿青铜礼器。此外,在墓葬中还发现一定数量的动物骨骼,据推断为野...
1月14日,宣化吉龙集团公司向宣化区博物馆捐赠了一面奥运缶,这面奥运缶的编号为1370,并在该馆举行了捐赠仪式。 当日上午11时,捐赠仪式开始,宣化区副区长治秀芳为捐赠方吉龙集团公司代表颁发捐赠证书并接受“奥运缶”证书。随着宣化区副区长治秀芳与吉龙集团公司代表胡志彬书记共同掀开“奥运缶”红盖头,记者看到这面缶,缶面为正方形长、宽均为1米,主体质地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化古城是我国北方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地位重要的著名城池之一。由于年代久远,古城建筑受损严重。2006年4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启动了以“爱我宣化、修我古城”为主题的古城修复工程,先后复建起大新门城台和城门楼,修复了城内钟鼓楼等古建筑、城门两侧马道等和部分城墙,2009年5月启动的东城墙修复工程也即将完工,当年“京师锁钥”风貌在宣化重现。(中国文物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省宣化古城是我国北方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地位重要的著名城池之一。由于年代久远,古城建筑受损严重。2006年4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启动了以“爱我宣化、修我古城”为主题的古城修复工程,先后复建起大新门城台和城门楼,修复了城内钟鼓楼等古建筑、城门两侧马道等和部分城墙,2009年5月启动的东城墙修复工程也即将完工,当年“京师锁钥̶...
近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万字会街居民梁法常的家中,发现明朝万历年荣禄大夫宣化府挂印总兵都督梁秀家谱。这套家谱的发现,为研究宣化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此套梁氏家谱全长约30米,质地为白棉布,毛笔写成,家谱已微微泛黄。据梁秀后人称,这套家谱一直被深埋在地下才得以保存至今。(河北省文物局 河北日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化古城,经过两年5个月的紧张施工,今天上午举行了工程竣工仪式,宣化古城将再现历史风貌。 宣化古城始建于唐,建城已历1260余年。古城墙周长12120米,规模宏大,为明长城九镇之首。为保护古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再现宣化军事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风貌,2005年6月,宣化区委、区政府启动了“爱我宣化、修我古城”社会公益活动,掀起了保护文...
近日,张家口市宣化区一工地发现古墓群,随着当地文保所工作人员的进一步发掘,9座战国晚期古墓重现天日。经考证,该古墓群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是宣化继去年发现战国古墓群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11月1日,宣化区文保所工作人员在位于宣赤路的宣化县行政征稽综合楼施工工地进行勘探时,发现了9座古墓。墓葬大多为竖穴土坑,少数墓有墓道,其中一座古墓为合葬墓。经文保人员初步分析,此墓群并非家族墓,入葬时间先...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一处工地内近日发现9座古墓,专家称这是战国晚期的古墓群。 宣化区文保所工作人员在勘探时,发现了9座古墓。11月6日,文保所工作人员开始进行发掘,这9座古墓大多为竖穴土坑,少部分古墓有墓道,其中一座古墓为合葬墓。 据文保所工作人员介绍,初步分析,这一墓群并非家族墓群,入葬时间先后可能相差几十年。在这些古墓里,文保所工作人员发现了刀币、布币、贝、青铜锯条和青铜印章,这些均为战国...
总投资预计200余万元的宣化时恩寺大殿维修工程,从2005年开始,经过2年多的修复,目前已按计划完成了投资110万元的大殿落架前移6米修复工程,对时恩寺大殿的院落恢复和彩绘工程即将展开,预计10月底可修葺一新。 始建于1470年的时恩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殿为单檐九檩庑殿顶建筑,面阔五间19.2米,进深三间12米,通高10.3米。斗拱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瓦顶为绿琉璃瓦顶。大殿外观古朴庄重,气...
近日,张家口市宣化区文保所工作人员在宣化区大东门外一施工现场发现了一处明代家族墓葬群。 该墓葬群墓穴坐北朝南,呈东西并列状,平顶石室多墓,墓内共葬有六人。棺木内陪葬物品丰富,包括了三枚金币,以及数量不一、形状各异的玉饰品、陶器、木器和铁器,做工精细考究。从墓志铭上的记载得知:墓主人是明代名人杨百之,与杨百之同葬的是他的父母和三位夫人。 据悉,该明代墓葬群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近年来宣化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