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召开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家论证会。北京市政府专业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嗣信,中国文物保护专家黄克忠、王金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工程系副主任杨维国,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结构师葛家琪,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以及周口店遗址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施工单位分别就基础施工、钢结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准备情况、重点难点问题...
周口店遗址管理处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说,将在周口店遗址的“猿人洞”上空搭建保护棚,以减少自然因素对洞穴的损害。 “‘北京人’曾在‘猿人洞’中居住生活。”周口店遗址管理处主任董翠平说,“北京人”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等,在“猿人洞”内形成巨厚的堆积层。在几十年前,发掘之前,“猿人洞”洞顶就已坍塌。自上世纪20年代“猿人洞”发掘以来,“猿人洞”长期遭受日晒、雨...
8月16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正式启动。当天,适逢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市院共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协议”13周年,房山区政府、北京市文物局以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领导回顾了市院共建以来周口店遗址取得的丰硕成果。 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原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又称“猿人洞”。从大约五六十万年起,“北京人”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到约20万年前,“北京人...
保护棚效果图。周口店遗址管理处供图 昨天,周口店遗址心脏部分猿人洞的保护棚正式启动建设。该保护棚在隔绝雨、雪、冰雹、阳光等自然因素对遗址本体直接作用的同时,将最大可能恢复20万年前的原始形态。 该方案本着“最小遮盖、消除隐患、融入自然”的设计原则,拟在猿人洞搭建覆盖面积3700余平米的保护棚。保护棚南北跨度77.5米,东西跨度54.5米,最大高度达35.7米,采用空间单层网壳钢结构。 遗址管...
周口店遗址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正式启动。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介绍,拟在猿人洞搭建覆盖面积3700余平方米的保护棚,以隔绝雨、雪、冰雹、阳光等自然因素对遗址的损坏。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周口店遗址不断受到风力、雨水侵蚀。此次搭建保护棚的猿人洞是周口店遗址的核心区域,这里曾发现了代表约40个“北京人”个体的近200件人类化石、十万余件石器、数层灰烬和百余种动物化石,是遗址最具科...
昨天,周口店遗址心脏部分猿人洞的保护棚正式启动建设。该保护棚在隔绝雨、雪、冰雹、阳光等自然因素对遗址本体直接作用的同时,将最大可能恢复20万年前的原始形态。 该方案本着“最小遮盖、消除隐患、融入自然”的设计原则,拟在猿人洞搭建覆盖面积3700余平米的保护棚。保护棚南北跨度77.5米,东西跨度54.5米,最大高度达35.7米,采用空间单层网壳钢结构。 遗址管理处负责人表示,保护棚是以覆盖所需最小...
今日上午,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遗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正式启动。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介绍,拟在猿人洞搭建覆盖面积3700余平米的“保护棚”,以隔绝雨、雪、冰雹、阳光等自然因素对遗址的损坏。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主任董翠平表示,由于猿人洞堆积剖面风化而凹凸不平,出现松滑、空洞、裂隙和危石,存在着局部坍塌和落石的隐患。即将修建的保护棚将覆盖整个遗址,可以根据实时监测的遗址采光、温湿...
近日,由嘉兴博物馆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穿越七十万年——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物特展”走进禾城,在市博物馆三楼禾缘厅揭开帷幕。 周口店作为人类起源地,是我国旧石器文化的杰出代表。周口店遗址曾依次生活着距今70万年至3万年前的“北京人”、早期智人、田园洞人和山顶洞人,是世界上迄今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在世界古人类...
7月27日,《穿越七十万年——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物特展》在嘉兴博物馆三楼禾缘展厅开幕,此次展览由嘉兴博物馆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共同主办,展览将持续至10月27日。 该展由“惊世发现 ”、“北京人”、“山顶洞人”、“其它地点”、“科学研究”、“国宝寻踪”等六个部分组成,共展出文物展品117件(组),其中包括71件化石标本、46件模型(人类模型30件、第1地点动物化石模型6件、第1...
7月17日,北京周口店遗址对外公布了2011-2014年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抢救性清理发掘成果及2015年发掘计划。本阶段发掘共出土可鉴定标本上万件,并找到了“北京人”用火的最新力证。 第1地点(猿人洞)是周口店遗址的心脏,是遗址最具科学价值的标志性堆积体,是第四纪地质学剖面的代表性遗迹,保存了遗址最完整的地层序列和丰富的科学信息。据猿人洞抢救性清理发掘队队长张双权介绍,猿人洞自20世纪...
在周口店遗址管理处1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主席高星说,在周口店遗址,发现了“北京人”有控制地用火的新证据。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1929年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这里发掘出土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了世界学术界。周口店也成为世界闻名的早期人类发祥地。 这次发布会公布的是2011年至2014年周口店遗址“猿人洞”抢...
2015年5月15日,第39个“5·18国际博物馆日”和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一周年到来之际,由故宫博物院、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镜鉴昭明——故宫典藏铜镜展”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开展。 开展仪式上,房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曹蕾在致辞中指出,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展览,既是一次馆、院牵手,也是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远古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向德春在讲话中谈...
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和安徽省皖西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穿越七十万年——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物特展”,4月12日至7月12日在安徽省皖西博物馆开展。 此次展览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中精选出包括“北京人”及山顶洞人头骨模型、复原像、各类史前动植物遗存等各类文物79件(组)。通过辅助展板、化石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介绍了周口店遗址的发现、发掘、“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北...
位于东至县境内的华龙洞古人类遗址日前结束第二次考古发掘。经过近两个月的野外作业,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发现。不仅再次发现人类化石,还发现并采集了一批动物化石及若干古人类加工使用过的石制品,发现了古人类生存活动的证据。 “安徽周口店”再发掘 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在我省乃至全国都广为关注,在2006年的考古发掘中,曾发掘出化石8万多件,并发现了两块疑似人类头盖骨碎片化石,以及一颗疑似人类前...
骆驼山现在是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的一处采石场,几个月前工人发现爆破开出的石头里常常有类似动物骨骼的化石。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大连自然博物馆在大连市复州湾地区进行地质古生物调查时,发现了很可能与北京周口店猿人同时代的古人类活动遗址——骆驼山金远洞。这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一处最为古老的文化遗存。该遗址的时代很可能比辽宁营口金牛山遗址和本溪庙后山遗址(20万年左右)略早,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