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6月7日从2017年“文化自然遗产日”上海市活动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6月10日当天,上海免费开放100处文物建筑,新泰仓库、中国实业银行仓库旧址、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厂旧址、怡和打包厂、娄塘天主堂等5处文物建筑是今年首次向公众开放。同时,全市200多个非遗宣传、展示、表演等活动场所将集中对市民免费开放。不过,大世界并不在此次免费开放范围内。 近日...
近年来,聊城多数博物馆、纪念馆进行了改扩建,运转经费支出大幅度增长,为更好地保障博物馆、纪念馆正常运转,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市财政不断加大补贴力度。2017年,我市列入中央免费开放名单的博物馆、纪念馆有六家,分别是: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傅斯年陈列馆、张自忠纪念馆(季羡林资料馆、张彦青艺术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高唐县博物馆和莘县博物馆。 近日市财政联合市文广新局对各个馆的实际运转情况进行了...
资料图 6月10日,我国将迎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6月8日起,上海将启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澎湃新闻记者在上海文广局于6月7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市各区、文物保护单位、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社会组织等举办各类文化遗产的展示、表演、互动、体验、娱乐等活动超过300项。 在6月10日“遗产日”当天,全市100处文物建筑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今年主题为“非遗保护—...
位于天通庵路190号的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所旧址外貌 6月7日报道: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将举行“文化薪传承非遗嘉年华”、上海革命史迹摄影展等75项活动。受市民欢迎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活动继续推出,今年有新泰仓库等103处建筑免费开放。为了让青少年了解非遗、喜爱非遗,动漫短片《非遗特搜队》将在地铁、公交上播放。 传统非遗时尚化 推非遗主题系列动漫短片 6月8日起,上海...
资料图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昨日从市文广局、市文物局相关发布会获悉,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文物活动的主题为“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6月10日当天,上海免费开放100处文物建筑;全市各类文化遗产展演、展览和体验活动224项;全市各区、文物保护单位、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社会组织等举办各类文化遗产的展示、表演、互动、体验、娱乐等...
随着博物馆的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催生了博物馆体系的健全,行业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好大学,近年来,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数量快速增长,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16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873家,比2015年度增加了181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近日,在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国家文物局局长刘...
首批前来参观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小学生。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邵丹 摄 探索优秀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5月起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昨天下午,由建邺区文化旅游局主办,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莫愁湖街道承办的建邺区“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在南京眼旁的博物馆内启动,首批小学生客人跟着讲解员,看奥运火炬,感受奥运精神,体验了难得的博物馆奇妙之旅。 昨天下午2点不到,建邺区文旅局副局长赵敬...
南京日报记者 吴彬摄 昨天是位于夫子庙景区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免费开放日,早上6点半就有市民冒雨前来排队,人群一度排到了建康路3号线地铁站。博物馆提前做好预案,200多人在岗服务,保证“参观免费 服务不免值”。 “平时我们是9点开放,但8点多钟,我们一看人太多了,都排到了市中医院那边,立即提前开馆。”科博馆馆长冯家红告诉记者,虽然昨天下雨,但市民对科举博物馆的热情非常高涨,一整天都在排队,...
让观众动手拼出“镇馆之宝”、制作动漫进行考古科普……一个个灵动的创意让以往面孔严肃的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变身观众的知心伙伴,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着近年来各级博物馆引进新的文化理念,运用高科技等手段创新博物馆传播方式的丰硕成果。 巧用“斜坡效应”培养忠实“粉丝” 拼出“镇馆之宝”、上手修复文物……浙江省博物馆至今已免费开放13年,今年又启动首届“观众节”。 “博物馆免票不是一免了之...
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在故宫,观众们“裁龙袍”“绘陶瓷”“画故宫伞”,让文物在年轻人手中活了起来;在首都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举办了“美 好 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展出1995——2016年考古新发现的360件(套)展品,来自21个省(市、区)的49家文博机构,绝大多数展品从未在收藏地以外的地点展出过;在网上,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首次把200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兵...
5月18日,观众在海南省博物馆参观“华光礁I号”的出水文物。 首都博物馆考古成果展 让观众动手拼出“镇馆之宝”、制作动漫进行考古科普……一个个灵动的创意让以往面孔严肃的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变身观众的知心伙伴,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着近年来各级博物馆引进新的文化理念,运用高科技等手段创新博物馆传播方式的丰硕成果。 巧用“斜坡效应” 培养忠实“粉丝” 拼出“...
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在故宫,人们“裁龙袍”“绘陶瓷”“画故宫伞”,文物在年轻人手中活了起来;在首都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举办了“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展出1995——2016年考古新发现的360件(套)展品,来自21个省(市、区)的49家文博机构,其中绝大多数展品从未在收藏地以外的地点展出过;在网上,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200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兵马俑首次呈现给...
首都博物馆“全国考古成果展”今起开放,360件(套)珍贵文物横跨史前到明清。程功 摄 5月18日当天是“国际博物馆日”,近百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百余项主题活动面向公众展开。在故宫,老少观众拿起画笔、软陶,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紫禁城”;在首博,360件(套)精彩文物,横跨史前到明清,不仅展现了近20年中国考古的辉煌成果,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好”…… 据市文物局不完全统计,今年博物馆日...
一家三口站在庞然大物前,右侧即体长近20米的华北龙之复原骨架。 亿年硕果结晶体,千古神韵展英姿。5月3日,山西地质博物馆重新免费开放的第三天,本报记者再次到此探访,只见一对“山西山西鳄”分别镇守大门两侧,在馆外的东北角有一间蓝色小屋即领票处,观众可凭身份证领取门票。 山西地质博物馆作为综合类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由省政府投资兴建的省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我省文化强省重点工程之一。...
今天上午,备受社会关注的山西地质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至此我省又多了一处免费长期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今后,公众持个人有效证件可前往领票参观,山西地质博物馆将每天限量发放门票2000张(含预约)。 “山西地质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是彪炳我省地质矿业史册的一件大事。”山西地质博物馆馆长史建儒介绍说,山西地质博物馆作为山西唯一一座以地质科学研究、地质标本典藏和陈列展览、地学知识宣传和普及的综合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