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在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开展,展览为期三个月。该展览由中共南昌市委等单位主办,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共同承办。据了解,展品中有79件是实物。19日,记者来到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进行了采访。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展览现场 日军使用的防毒面具 细菌液瓶 图片与场景结合突出侵略者残忍 记者来到南昌新四...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陈列馆获悉,近日国家文物局对《关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平房营区13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已作出批复,这标志着“七三一”旧址外围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作将启动。 据了解,本次批复立项的13处文物建筑全部位于平房区,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涉及“七三一”部队细菌实验设施、细菌武器储藏设施、毒气实验储藏设施和供水供热设施等。 侵华日...
记者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陈列馆获悉,近日国家文物局对《关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平房营区13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已作出批复,这标志着“七三一”旧址外围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作将启动。 据了解,本次批复立项的13处文物建筑全部位于平房区,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涉及“七三一”部队细菌实验设施、细菌武器储藏设施、毒气实验储藏设施和供水供热设施等。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
记者15日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了解到,经过黑龙江省文物考古所的考古人员对侵华日军七三一遗址长达7个多月的保护工作后,现已初步完成对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细菌研究的核心区域“四方楼”遗址的考古清理。 该遗址清理总面积达15337平方米,出土建筑构件及金属、玻璃器皿等1500余件,预计在今年8月下旬正式对外展示。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日军高级将领石井四郎创立并领导的...
记者1日从哈尔滨市“七三一”罪证陈列馆了解到,经过近两年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后,目前共确定哈尔滨市平房区拥有可移动文物5378件,经鉴定,其中436件为“珍贵文物”,此次鉴定的部分珍贵文物将在“七三一”陈列馆新馆中展出。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日军高级将领石井四郎创立并领导的细菌战部队,“七三一”总部大楼遗址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细菌战遗址群;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
记者从江苏省文物局官网获悉,截至2014年12月,高淳调查登记区内认定可移动文物6208件,其中高淳区博物馆6120件,高淳区公安局12件,高淳老街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76件。目前正在进行数据登录工作。 其中,高淳区公安局收藏的12件文物是上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军军官或士兵在华(高淳)的一系列照片(均为黑白纸质照片),这些照片既有生活照、家庭合影照,也有景区留影等。南京市普查办专家组成员在鉴定后...
2008年5月,联合国官员卡门女士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她参观后提出,“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如今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和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馆均已被列入世界文化保护遗产,我认为贵馆也应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为什么一名外国人在参观遇难同胞纪念馆时,能够发出“这里理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感叹?而中国人却无人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波兰人和日本人都把自己同胞的遇难地申报了...
这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所在地的大门口(7月7日摄)。当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核心区清理工作和清理区域首次向媒体开放。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核心区域的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集中清理工作于日前启动,计划10月份完成,争取明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对外开放。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即四方楼,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细菌试验的核心区域。该旧址建筑长约170米,宽约140米,731部队溃逃前夕将其炸毁。...
记者1日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获悉,731旧址保护性展示工程近日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从5日起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总部大楼旧址将开展保护性修缮工作。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总部大楼旧址即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所在地。该陈列馆以大量文物、文献等证据控诉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和人体实验罪行,展览总面积达6300平方米,包括13个展室、1个殉难者长廊和七三一国际图书资料展示中心。今年以来,...
记者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政府了解到,平房区已启动侵华日军七三一旧址核心区改造工作,区域内非文物建筑将被征收,私搭乱建予以全部清除。 据了解,平房区此次启动的七三一旧址核心区域内非文物建筑征收项目,将对北起新海街、南至新疆大街、西起文海街、东至双拥路合围区域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实施征收。对旧址核心区域内私搭乱建予以全部清除,恢复原貌。按照计划,被征收居民可以选择产权调换,也可以选择货币补偿...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83周年。83年前的今天,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入侵我国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此开启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 1937年11月5日,侵华日军自杭州湾登陆后入侵浙江,浙江人民英勇抗击外敌侵略。时至今日,浙江境内还留有不少抗日战争的历史遗迹。 在杭州,有一座侵华日军的碉堡旧址,伫立在铁路艮山门货场内。战争年间,这里曾是日军警...
建川博物馆的中国壮士群雕广场。 四川建川博物馆收藏的部分抗战文物昨日接受专家评鉴,共评出12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9件与抗战相关。这些文物大多是从日本购得,其中包括记录日德战争的《日独战争写真帖》和3000余件侵华日军家书。 今日是“九。一八”纪念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表示,为纪念抗战胜利,他们正筹建汉奸馆和日本侵华罪行馆。这两个馆的建筑是由日本建筑师矶崎新所设计。矶崎新昨日也来到...
很多南京市民也许还记得,2006年10月,汤山一座重达20多吨的抗日战争时期原国民政府军遗留的地堡被“挖”起,乘了2个多小时的车,“搬”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江东门纪念馆),成为该馆最大的一件文物。 昨天,这个纪录被刷新。今年7月,刚在仪征被中日专家考证认定的日本侵华期间军用炮艇,昨天乘了一天的车从仪征来到了纪念馆。这个炮艇重达32.8吨,毫无疑问取代“地堡”,成为馆藏最...
7月27日,参观者在参观建川博物馆公布的一批侵华日军暴行新证。侵华日军的家书、刻画弹痕的妆台、轰炸时期的通函、宣传战绩的画报、日本国内的杂志……27日,四川知名民间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公布了400多件侵华日军暴行新罪证,这些罪证大部分是从日本搜集收购回来的。它们将构成新成立的“侵华日军罪行陈列馆”的主体内容。 7月27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展示侵华日军暴行新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