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阅读《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近期刊出的祝君波两篇记述20年前上海第一次艺术品拍卖的文章后,才想起一晃已二十年了,但是当年的拍卖情景好像就在眼前。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在国有企业背景下迈出这一步,确实是值得纪念的一件事情。 祝君波 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朵云轩只是一个商店,“文革”后,朵云轩成为一个出版社,在原朵云轩基础上又延伸出拍卖行,古玩店,文化经济公司。它的思路、业务范围在不断地扩展。当时...
吕燮强是浙江省桐乡市的刻字艺术家。在年轻时,他就爱好书法、篆刻和绘画,后来投身于刻字艺术。20年来,他苦心专研刻字艺术,并组成30余人的刻字艺术团队,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刻字艺术大奖,形成带有自己风格的刻字艺术。2006和2008年,吕燮强连续获得全国第六届、第七届刻字艺术展最高奖。
每每特纳奖的颁奖之际,除了为英国的大报小报提供消息来源之外,也逐渐地受到来自国际媒体的关注。而那些特纳奖相关艺术家来华考察、讲座亦或办展,也总能掀起国内媒体以及艺术爱好者们的狂热关注。 那么特纳奖是如何炼成的?在此我们将呈现泰特美术馆关于特纳奖的前20年梳理。 1984年-1990年 一直以来都备受困扰,特纳奖是为什么而存在?在这一奖项最初的年份里,从1984年的开始到1990年的莫名...
潘天寿《春塘水暖图》,2008年秋拍,西泠拍卖 248.5×10厘米,1961年作。2072万成交。 齐白石 《铁拐仙》 镜心 设色纸本 尺寸: 147×46厘米 北京保利2005秋季拍卖 308万元成交此幅《铁拐仙》是齐白石晚年人物画代表作之一,发表於国华书画出版社(台湾)1984年出版的《齐白石画集》。 任伯年《华祝三多图》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从19...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从1992年首场北京国际拍卖会开始,已经整整走过了20个年头。这20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没有经验,到初步走上规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贡献。 从1992年大陆首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北京国际拍卖会仅仅成交300万元,到2010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高达589个亿,增长19633倍,使中国文物艺术品的成交额超过英国,...
金融危机下的自我蜕变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文物局外派文物专家钱伟鹏至海外考察,了解国外的文物市场行情,从而指导国内文物的外销及有计划地为国家回购稀珍的文物。1991年4月份钱先生在英国的文物市场上以2000多元人民币购得一对明嘉靖外珊瑚红内青花一束莲花纹碗,此碗在法国价值6万法郎。他随即将此作为范例,向国家文物局汇报,于1991年6月在南通的全国文物商店经理会议上提出:文物流失严重,需要双向流动。...
10月,超炫的iphone 4S发布十分耀眼,但并没有能掩盖住拍卖界的璀璨光芒。香港苏富比首推的“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1.68亿港元的创纪录成交价,再次激发出艺术品拍卖界的豪情与火爆。此时,距离1992年10月新中国真正意义上德第一场艺术品拍卖20年。20年时间弹指而过,但中国拍卖的这20年,可谓是天翻地覆。最为引人关注的,自然是拍品的身价:20年中以几何...
岳敏君 1962年出生,黑龙江省大庆市人,1985年就读于河北大学美术系。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亦是“玩世现实主义”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参加过多次国际艺术展。他以自己的形象为蓝本,克隆出无数仿佛因狂喜而闭眼张嘴、哈哈傻笑的人物,色彩鲜艳、富有活力,业已成为艺术市场上最受追捧的系列之一。大笑人的形象符号背后,隐藏着上世纪90年代初、理想主义让位于玩世现实主义时,中国人的集体创伤和孤寂。岳敏君现居住并工...
图为小区内的文物之一海淀区厂洼街1号院内 四个石质摆件引发居民猜测 文保部门证实其为祭祀用品明清文物 潜伏小区二十年四个在海淀区厂洼街1号院内“默默无闻”二十多年的石质摆件,居然是文物!昨日,海淀区文委执法队工作人员证实,经初步判断,四件石质摆件均为明清时期祭祀用品,其中三件为“五供座”。●发现四个“老邻居”居民不知其来历昨天...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天津市武清区杨村镇“东方红博物馆”里,参观者每天络绎不绝。进入博物馆,琳琅满目的藏品仿佛可以带着观众穿越时空的隧道,90年党的风雨历程尽在眼前。该馆共有藏品六万余件,那些老旧的纸、泛黄的书、血染的旗、简陋的军用水壶,都能见证党的奋斗历史,都能讲述出动人的传奇故事。 “东方红博物馆”馆长杨建清最近再次成为收藏爱好...
辛亥革命以后,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坎肩、中山装、学生装及西服等等。而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则是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这种情形,是由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本图为二十年代穿短衫及抿裆裤的卖掸子的少年 二十年代穿短衫及抿裆裤的百姓在理发 二十年代穿短衫及抿裆裤的北京放驼者
辛亥革命以后,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长袍坎肩、中山装、学生装及西服等等。而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则是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这种情形,是由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劳动妇女服装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裤为主。本图为二十年代小商人一家。
二十年代妇女服饰,二十年代的中晚期,是近代妇女服饰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总的看来,这个时期的服装,以采用西式者为多,传统特色的保留则较少。经过一个时期,较普遍地采用了一种既适合于我国妇女穿着,又吸收西式优点的服式,即“旗袍”。除旗袍之外还有袄裙服装样式,特点为立领、宽袖口、露肘的短袄及长裙。 至30年代,在样式上经过改良的旗袍广为普及。20年代中期旗袍腰身较为宽松,袖口宽大...
俗名胡九洪,1965年生于河南怀阳县豆门乡胡营村 采访时间:2002年2月10日下午 采访地点:河南嵩山少林寺释行慈禅房 从胡九洪到释行慈,这个转变似乎充满了神奇。 那一年他刚刚十几岁,家境贫寒,早早辍学做起了合同工。一天,他下班后去一个工友家玩,工友家的窗台上放着一把香,他随手拿了三柱香,学着工友的样子点着了,插到墙上,立刻,香味儿弥散开来。他闻着香味,突然感到神清气爽。这时,空中有人对...
2011年1月4日(99艺术网 山姆) 昨日,叶永青黄桷坪二十年回顾展作为重庆坦克库2011年新年首展,在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作为“实验报告: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档案”系列之一,此次展览由王林担任策展人,主题为“时间的穿行者”。开幕式上,艺术家叶永青,展览策展人王林及“实验报告”总策划俞可发表了讲话,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艺术家庞茂琨,收藏家余德耀等也悉数到场观展。 本次展览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