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届广州三年展上约翰·克利作品《探查》 上海双年展的火爆正是以“视觉嘉年华”的模式吸引到大众的参与,但有人批评其学术性不够;而广州三年展则是以众多的学术论坛抬升它的价值,但又被批评为“圈内人的自娱自乐,是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舞台”。 9月的前两周,艺术家与策展人如明星走穴一般,穿梭于广州、上海、南京各地的美术馆和大型展览空间,集体发声。这种...
方法论的缺失一直是中国批评界急需解决的问题。所谓的方法,便是要求批评家在进行批评实践时,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式不仅要有一种独立的、系统的批评理论作为支撑,而且要有一种独特的、自由的研究视角。而方法论则以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为依托,以批评实践为存在的方式,以大胆的求证为手段,以开辟新的批评课题为目的。讨论批评的方法论实质也是在讨论批评的标准问题,尽管方法论和批评标准并不是同一回事。然而,方法论的缺失必然导...
说明:文字是指一篇文章中的字、词、句、结构、笔法、语调、语气 一、多元社会,理论批评文字一成不变 当今中国的国情像一条巨龙,龙头在信息社会,龙身在工业社会,龙尾在农业社会,这条巨龙不断腾飞,三种形态交织在一起,走向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了经济战略,经济战略跨过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向往更高深层次发展,就进入到文化战略,文化战略要深挖掘文化资源,这是整个国家现在及未来的...
在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国绘画、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国美术批评得以展开。与此同时,开始形成中国独特的批评术语和概念。如象,意的概念,是从先秦哲学中吸收到艺术批评中来,在魏晋得到进一步的阐释。而形、神的概念,也是借助汉魏六朝哲学形神论中的基本涵义,转换到艺术批评中,使形、神的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美术批评最重要的范畴。象、意、形、神和其他批评术语成为此后中国美术批评的基本范畴体系,成为批评家们...
在北京通州新落成的上上国际美术馆将于9月26日至10月30日推出“上上国际艺术年展”作为它的处女展。这一年展第一次把当代水墨、传统水墨、当代艺术和其他门类,如架上油画、图片、雕塑、影像等,同时在一个平台上展出。 上上国际美术馆倾力打造的这一国内最大规模的国际艺术年展,邀请参展的艺术家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达300余人,其阵容之豪华、汇集的名家名作之多都堪称国内之最...
昨天下午2点半,虚城计——2008“新动力·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在长宁区古北路555弄原弓美术馆开幕。然而,两个多小时后,馆内一件蜡制艺术品却引发了一场火灾,所幸消防部门扑救及时,没有造成人员受伤,但这件艺术品自己却葬身火海。 蜡制大厦熔化剩铁架 记者赶到现场时,大火刚刚被扑灭,公安和消防部门正在现场勘察。发生火灾的是原弓美术馆内一座3层楼的展示厅。踩着满地温...
策展人:朱朱 “幽潭与浮标”延续了策展人朱朱在“自转——南京青和当代美术馆开馆展”中的学术思路,试图在历史性的探讨和整体性的描述之后,将目光深入到江南范围内更为年轻的艺术群体之中,对他们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所呈现的独特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以及“非现实”的地域气质——或者说与政治现实之间的疏离感,做进一步的展示和研究。这也恰与南京...
“海峡两岸艺术种子交流计划”由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台湾震旦集团及热心推动华人当代艺术的仇浩然先生共同策划推出,旨在促进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为艺术新人搭建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和展示自己作品的魅力舞台。 继2007年7月首届“海峡两岸艺术种子交流计划”在四川美术学院成功启动后,2008年7月10日,第二届“海峡两岸艺术种子交流计划...
华·美术馆大量采用了蜂巢的六边形元素,其方正透明的效果看上去像又一座水立方 9月1日,中国艺术界几乎所有明星艺术家和权力人物云集于深圳,王广义、张培力个展,深圳华·美术馆开馆展——移花接木,三个展览的同一天开幕,提醒了大家深圳艺术重镇的身份。 9月1日,仅一天时间,深圳就举办了三场重量级的展览开幕式,中国艺术界几乎所有的明星艺术家和权力人物云集于此。上海双年展和广州三年展开...
研讨会现场:吕军,范迪安,蔡国强,王明贤(由左至右) 《蔡国强:我想要相信》个人回顾展自8月19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以来,引起了艺术以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讨论。9月1日,关于《蔡国强:我想要相信》的研讨会议“艺术批评家谈蔡国强艺术”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参加此次讨论的发言嘉宾有蔡国强、范迪安、吕军、王明贤、邹跃进、朱其、方振宁、陆蓉之、郭建超、高岭、孙然、王铭铭、赵汀阳、吴...
中国艺志:由于Estella Collection的事件,人们现在对收藏家展出他们藏品的动机感到怀疑,对此你是否受到压力? 乌里·希克:我从不认为这种人是收藏家—他们其实是交易商和投资者,并且从一开始就是如此!他们这么做的后果是现在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对于展览结束后艺术作品的去向更加追根究底了。 中国艺志:据一位艺术圈内人士透露,你准备将大部分藏品捐赠给中国的美术馆,这是真的吗?你是否在...
2008年7月起,一项由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筹备了半年之久的《二十世纪国家美术档案》工程即将启动,《艺术市场》作为率先独家披露这一消息的媒体,针对项目实施细节,记者先后走访了相关政府官员、艺术家、理论家、收藏家及市场专业人士,深入探讨这一由政府主导的庞大的国家美术档案编撰计划,力求为广大艺术品收藏投资人士剖析其发展前景。 引子:一部《宣和画谱》引发的美术史潮 时光倒流千年,有这样一个宋朝...
20世纪是中国美术史上最为复杂并出现重大变革的时期。在西方科学与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产生了全新的艺术现象。层出不穷的流派、风格和问题,不仅反映了艺术家观看世界的全新方式,同时也映射出此时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巨大变化。任何关于美术史的叙述都有一个特定的视角,本文超越审美之维,从“人文”角度去解读20世纪中国美术文本,在对近百年中国美术创作现象的梳理中,可以看出美术和社会思想领...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中最受追捧的“宠儿”。一部分当代美术家的作品已经走出国门,走进世界拍卖行业的中心。价格飙升,市场热卖,一时世界艺术品市场都以谈论中国当代美术为时髦,中国艺术品投资领域也传诵着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屡创新高、迅速增值的童话。透过中外关于中国当代美术热捧和热炒的迷雾,冷静观察便不难发现,艺术品市场最受追捧的中国当代美术并未得到社会公众的宠爱和青睐,甚至...
从8月25日开始到9月7日,上海美术馆暂停对外开放,为即将举办的2008上海双年展“让路”。这个被誉为亚洲级别最高、最受中国当代艺术人青睐的艺术盛会,将在9月7日完成布展,9月8日正式对市民开放。 事实上,在规定的布展日之前,台北艺术家林铨居的作品《都市水稻》布展工作已经悄悄地提前进行。他的作品一直在探索用跨领域的手法思考人与土地的合适距离。今年参展的,就是这一片生长在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