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出土马蹄形木梳 2017年1——2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孔雀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新发现古城址一座,依自然地名咸水泉命名为咸水泉古城,另在古城附近新发现青铜时代墓地2处、汉晋时期墓地3处。 古城西段墙体局部 咸水泉古城位于孔雀河下游尾闾地带黄土台地上,东南距楼兰古城57.5公里。古城北半已经被风蚀殆尽,现存西南至东北的南半部分墙体,断断续续连接成...
据《国际财经时报》7月27日报道,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脉一个海拔2650米的冰川上,考察人员发现了一个十分罕见的木质容器,经过检测,容器里还残留有一些谷物成分,人们推测这是一个来自公元前1500年的饭盒。 这个人工饭盒位于冰川的顶峰,来自青铜时代,研究人员说,它可能是在3500年前被主人不幸丢失或者遗弃,而后才被冰川慢慢冻结起来的。 这个罕见的发现让人不禁想起阿尔卑斯山另一...
7月28日,通城县四庄乡向家村易地扶贫安置点开工挖基脚,工人清理时发现青铜剑和戈。咸宁市、通城县两级博物馆专家到现场勘察,初步判断是战国到西汉时期的文物。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通城县四庄乡向家村,现场位于该村一小山包上,工人们正在打围,村支书卢会明带人在现场值守,许多村民前来围观。 现场施工负责人杜正祥介绍,这里的村民文物保护意识强,这个安置点是7月28日开始施工,用挖掘机挖基脚,第二天...
昨日,新京报记者从圆明园获悉,自2016年10月开始的圆明园如园遗址二期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已临近尾声。此次考古过程中,考古人员发掘出嘉庆御笔石刻、彩釉地砖、葫芦范等珍贵文物,对嘉庆年间的如园布局基本考察清楚。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告诉记者,如园遗址是迄今圆明园首座考古发掘的仿江南园林的建筑景群,是近年来发掘出的保存较好的遗址,发掘成果“超出预期”。 ...
2017年7月24日,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城关镇田家洼村,四川大学、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谷城县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发掘墓葬群。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黄石市博物馆、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枣阳市考古队9家单位对汉十高铁襄阳段文物保护工程进行考古大会战。 6月以来,汉十高铁襄阳段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开展,该工程涉及谷城县、枣阳市、东津...
7月18日上午,浮梁县瑶里居委会在清理瑶河淤泥的时候打捞出一批文物古建筑,其中有石狮、柱子、牌坊等,建筑上雕刻着麒麟、龙凤、鹤、牡丹花等,虽经过几百年风风雨雨,但图案仍然清晰可见。瑶里镇政府高度重视,立刻派遣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了保护,并第一时间请来该县文广新局原副局长李新才来现场鉴定。经初步鉴定,该批文物建筑属明代末期建筑,距今大约400多年。据当地老人家回忆此批文物建筑是1966年破四旧时期被人...
7月24日,在谷城县城关镇龚家河村田家洼自然村,四川大学、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谷城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加紧发掘墓葬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黄石市博物馆、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枣阳市考古队9家单位,正在进行汉十高铁襄阳段文物保护工程考古大会战。 6月份以来,汉十高铁襄阳段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开展,该工程涉及谷城县、枣阳市、东津新...
去年底,陕西富平县文庙博物馆在后院施工中,出土了明代的《重浚文昌渠碑》。连体圆首,上刻祥云纹,间左右两只展翅凤鸟,拱卫着竖写楷书“重浚文昌渠记”六个大字,下饰花卉图案。时光飞逝四百年,碑上纹饰精美,字迹隽秀。碑文所镌刻内容,治水条款,祥尽周到,通俗易懂,法则严密,惩治有力,令人信服,堪称我们富平可再现的第一部古代水利法规。 碑首体合高208厘米,宽79厘米,厚16.5厘米。竖刻碑文29行...
7月19日,记者自金昌市了解到,甘肃省文物局日前决定开展金川三角城遗址出土文物移交工作,近日将1300余件(套)文物分别移交金昌市博物馆、金川区博物馆收藏。这就标志着,金川三角城遗址出土文物在面世36年之后,即将回到她的“故乡”——金昌。
近日,克拉玛依至塔城铁路工程区域内的古墓葬抢救性发掘现场出土了铜马衔、折沿铜镜、铜带饰等一批文物,考古人员初步推测这些文物、墓葬年代为早期铁器时代(春秋战国),距今约2600年至2500年。 7月19日,记者致电该发掘现场领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兴军了解到,考古人员通过调查发现,克塔铁路沿线共有30座墓葬,这些墓葬均分布在塔城地区额敏、托里两县,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竖穴石棺、竖穴...
7月11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如园考古现场发掘的嘉庆皇帝御笔石刻。樊甲山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昨天,圆明园公布如园遗址考古重大发现。经过两次考古发掘,已摸清如园遗址在嘉庆时期的布局和形制,并出土嘉庆御笔石刻、粉彩地砖等文物。据介绍,包括如园在内的5处遗址将完成考古发掘。 自1996年开始,圆明园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目前的发掘是从2013年开始,至2020年结束,为圆明园最大规模的一...
“村里发现了古墓!”一则发现古墓的消息,在蓝山县塔峰镇五里坪村传开了。今年7月,蓝山经济开发区三蓝示范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开工清表过程中发现两座砖室墓,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判断,系东汉、唐时期的古墓。 对两座墓葬进行了发掘 7月12日,笔者来到了位于蓝山县塔峰镇五里坪村五里小学东北300米处的古墓所在地。两座墓室已被拉上警戒线保护起来,墓葬已发掘结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新郑市是东周时期著名的诸侯国都城,其地下埋藏了数不清的文物遗迹。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郑韩故城”就开始发掘并有重大考古发现。今年二月,郑韩故城的三号车马坑再次启动发掘工作,经过五个多月努力,2400多年前的“香车宝马”开始陆续露面。 专家介绍,这次发掘的“郑国三号车马坑”,是郑国国君墓的陪葬坑。这辆鞍车是郑韩故城目前出土的形制最大、装饰最豪华的国君用车。古代的鞍车,类似现在的房车,车厢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