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早报记者 顾维华 “风骨”二字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独有的意义,既代表着文人的一种良知与责任感,同时也成为对古代文学、书画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昨日,名为“清风峻骨——沪浙山水画家交流展”的山水画展览在上海徐汇艺术馆正式对外展出,汇集了王谷夫、朱忠民、邵仄炯、郑文、钱保纲、陈智安、林均音等10位沪浙两地知名中青年山水画家的最新山水画作。主办方认为,“清风峻骨”将风骨进一步深化、明确为“清”、“峻”...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由招商银行天津分行私人银行中心主办的“且行画中”—柴博森山水画展2月9日在这里隆重推出。为开拓私钻会员新的服务领域,招行天津分行私人中心从今年开始着力打造高端艺术品氛围,此次活动特邀请著名山水画家柴博森的“且行画中”国画作品展作为2012年推出的第一项展事。 柴博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常年致力于山水画创作,...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表现形式与内容非常完备的画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随着当今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我们对它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种种质凝。首先,快节奏的时代生活与山水画的细细品味欣赏习惯似乎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次,工具材料的一层不变与当今绘画材料选择的多样性显得格格不入。它的游戏规则能得到当代人的肯定吗?有人会提,对于中国山水画审美的游戏规则,当我们想要它跟上时代的步伐之时,为什么不可以象变更足球、篮球...
文/郭继联 执着,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可贵而值得称道的精神,它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山水画家邓国英先生在绘画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咬定青山不放崧”的执着劲,使其技艺日益精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作品不仅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而且还为多家报刊和电视台所推介,受到国内外行家的好评与珍藏。 邓国英先生常说:“一个画家没有扎实的基础不行”。他为了使自己的艺术根基扎深扎牢,除临摹历代名家书画,潜心自修,...
人民网(微博)东京2月1日电 (记者 刘军国)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作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重要活动的“万鼎《大秦岭》山水画展”1日下午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剪彩。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日本众议员二阶俊博、众议员远藤乙彦、日本观光厅长官溝畑宏等中日各界友好人士近200人出席剪彩仪式。 作为长安画派传人的万鼎,长期居住在秦岭山脉中,其画作气势恢弘磅礴、色彩绚烂,给人...
彭 建 明初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雍容华丽的“院体”和雄劲阳刚的“浙派”占据了画坛的主导地位。一直到明代中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文人个性意识的自觉,尤其是苏州“吴门画派”的崛起,承继元画精神的传统文人画才逐步取代“院体”,成为画坛发展的主流。到明代后期,名家辈出,各标门户,一时画派纷呈。其中山水画科,以董其昌、顾正谊为代表的“华亭派”影响最大,此外以赵左为首的“苏松派”和沈士充创立的“云间派”...
文/牛克诚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一直是在传承中而发展,每一时代的山水画家,都无不从前人的笔墨图式中找到进一步发展的源头流脉,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艺术语言。至清代“四王”,这种继承发展达到了一个集大成。五四以后,随着西方绘画观念与技法的不断传入,中国山水画家也通过写生来焕发笔墨,从而形成现代山水画的笔墨新形态。而这些新的笔墨形态又作为一种笔墨的新传统,而为当代后起的画家所追摹,并由此甚至形成了当代...
文/姚鸣京 到中央美术学院学"山水"这可能是天下许多有志于中国山水笔墨造就的青年学子一生的夙愿。近十年中国画系进进出出,走出了许许多多年轻的山水画家。这些画家都是以进修的身份求学于美院而后走上了画坛,进而走上了当代中国山水画探索之路的艰辛之道。不墨守成规不止于古人的传统而固步,不依于美院的师承以自负,一手牢牢地握住传统,另一只手伸向"现代""当代",寻找更广阔、更理性、更科学的艺术领域和艺术实...
文/徐水平 学界都说吴勇军的山水画有北派山水的正大气象,此言不虚,且言之有自。 吴勇军年近知天命,按照现代人的标准,正值壮年。壮年的吴勇军自然是一振振君子气象。北宋山水大家郭熙言山水四时不同,“春山明媚,夏木繁阴,秋林摇落萧疎,冬树槎牙妥帖”。若以时令作比拟,吴勇军的山水画山石明朗爽快,树木茂盛繁荣,草木葱茏,云蒸霞蔚,当为盛夏。如同郭熙所言:“夏山苍翠而如滴”、“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 ...
中新广东网广州12月26日电 (廖丽丽) 记者26日获悉,广州画家朱颂民的西部山水画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微博)举行,30多幅作品呈现出近年朱颂民在西部山水画创作的新探索。据介绍,在这些画中,西藏山水作品占据众多篇幅,且多以大尺幅为主,其首次亮相的作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尺寸为8米长,1.8米宽。 12月25日至2012年1月6日,广州画家朱颂民新近创作的30余幅山水画新作在广...
由凤凰美术馆、《画刊》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题为“境”中国当代山水画家邀请展的山水画盛宴于昨天在南京凤凰美术馆闪亮开幕。 为凸显年轻画家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成果,本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一批中国当代年轻山水画家的优秀作品,还将在展览期间结合画展举办一场以当代山水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促进中国山水画家们的交流与进步,以达到承继传统、开拓创新的目的。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2年1月6日。见习记者 柳林
本报讯 由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杨留义山水画新作展”于2011年12月24日在中国艺术创作院艺术馆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殷福、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游庆桥、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乔申乾,著名美术评论家夏硕奇、马鸿增、李福顺、朱虹子、袁林、杨庚新,著名画家马西光、朱理存、庄利经、胡正伟等参加了开幕式,并在研讨会上对杨留义的山水画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
我国的山水画渊源流长,距今大约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但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山水画,大概应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此画描绘山水远近之势,有咫尺千里之感。 历经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中国山水画放射着时代的艺术光芒,代表着东方艺术的独具特色与个性。历代的山水画家创作了极为丰富的山水画作品和理论,不仅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丰富资料。 当今时代要求我们创作出优秀的山水画作...
王南溟 面对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的山水画,我们需要重新梳理传统理论史和实践史,这就有了这篇论文中相关的再现的山水与表现的山水,山水的书法性与平面化的论述。即当“意派”论把“意”这一历史性概念严重空泛化的时候,我们更有必要将“意”返回到它的复杂的语境中,重新讨论它的理论渊源及其在中国传统绘画再现论之间的特有关系,及其在某一作品中再现与非再现纠缠在一起的个案倾向。 一、 人物画:“传神”与“...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赵莎) 讲座人艺术简介:1956年生于湖南,1978年进湘潭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留校,1984年进北京大学哲学系并获哲学硕士学位,1987年进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92年离职。2000年受聘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授、博导,2001年任香港凤凰卫视高级策划。历任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总策划、《世纪大讲堂》主持人、《文化大观园》总策划、主持人。 讲座简介: R...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