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3000多年前的盘龙城,高级贵族死后享受了何等待遇?武汉大学考古系专家发布的考古报告揭开了这个谜团。 两座大墓随葬品丰富 2006年,盘龙城杨家湾发现了一处大型商代建筑遗迹。为了解周边的遗迹状况,去年9月至今年元月,武汉大学考古系、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在其北面和西面再次进行考古,并发掘了7座分布密集的商代墓葬,编号为M16-M22。至此,盘龙城杨家湾已发现的商代墓葬增至22座。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乡南营子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杨进东在挖沙子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根据专家考察,判断其年代为元代初年。根据种种迹象,专家有理由怀疑这是成吉思汗真正的葬身之地。”这是这几天微信上一直在疯传的《呼和浩特村民杨进东发现成吉思汗墓葬》一文内容。成吉思汗死后葬身何处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在没有足够的考古物证之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葬在何处将会一直是个谜。而且元朝10个皇帝,世人连一个...
半个月前,有人在福泉市黄丝镇一处深山中,发现了一个建筑庞大的古刹遗址,同时,在古刹遗址的大山里,还发现了30多座古墓坟茔,这些古墓里埋葬的基本都是古刹里的僧人。从古墓的立碑年限推算,这座古刹至少已经有300年历史了。 大山深处藏古迹 11月9日,记者在福泉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村民的带领下,前往大山里一探究竟。 离开了黄丝镇政府驻地,我们驾驶的面包车在崎岖的山路上“上蹿下跳...
记者12月7日从宝丰县文物局获悉,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第11次发掘基本结束,并获重要考古新发现。 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发掘人员赵宏介绍说,在汝官窑中心烧造区西南部地下灰坑群内有素烧窑炉,堆积有数量庞大的仿青铜器素烧器,以及元明时期民用瓷器窑炉,这些均为国内首次发现。 宝丰县文物局局长王团乐介绍说,在汝官窑中心烧造区东南部发现堆积层中器形较大的一种青釉瓷器,在汝官窑中心烧造区东部灰坑内,...
资料配图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乡南营子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杨进东在挖沙子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根据专家考察,判断其年代为元代初年。根据种种迹象,专家有理由怀疑这是成吉思汗真正的葬身之地。”这是这几天微信上一直在疯传的《呼和浩特村民杨进东发现成吉思汗墓葬》一文内容。成吉思汗死后葬身何处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在没有足够的考古物证之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葬在何处将会一直是个谜。而且元朝10个皇帝...
全市3840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已有866处文物点被志愿者认领看护。昨天,北京市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行动志愿者培训会召开,北京晨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本市注册文保志愿者已达779名。 今年,针对北京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点多面广、文化价值高以及近年来严峻的文物安全形势,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共同开展了“北京市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行动”。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通过网...
襄阳樊城发现宋代古墓 12月5日,樊城区卧龙大道附近的东西轴线工程路段,市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出一座宋代古墓。考古人员称,整个墓室用砖仿照木质结构建造,墓壁雕砖精美(如图),为研究宋代葬制葬俗、建筑、绘画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考古发掘现场时,墓葬周围的封土已经清理完毕,整个墓葬已经显现出来。该墓由墓道、门楼、甬道、墓室组成,墓室长2.5米、宽2.2米、残高1.7米。 ...
在3000多年前的盘龙城,高级贵族死后享受了何等待遇?武汉大学考古系专家发布的考古报告揭开了这个谜团。 两座大墓随葬品丰富 2006年,盘龙城杨家湾发现了一处大型商代建筑遗迹。为了解周边的遗迹状况,去年9月至今年元月,武汉大学考古系、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在其北面和西面再次进行考古,并发掘了7座分布密集的商代墓葬,编号为M16-M22。至此,盘龙城杨家湾已发现的商代墓葬增至22座。 武大考古...
866处文物点被认领保护 志愿者发现“受伤”乾隆御笔石碑 全市3840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已有866处文物点被志愿者认领看护。昨天,北京市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行动志愿者培训会召开,北京晨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本市注册文保志愿者已达779名。 今年,针对北京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点多面广、文化价值高以及近年来严峻的文物安全形势,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共同开展了“北京市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行动...
6日,由武汉市政府、武汉大学、湖北省文物局等单位举办的“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公开披露了盘龙城近两年的考古新发现,其中提到,盘龙城考古60年来首次发现了金器饰品。有专家称,这可能是早期对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据了解,盘龙城遗址是新中国考古工作中最早发现的商时期长江流域的古代城址,也是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青铜时代早期城址,年代为3500年前的商代早期。自1954年盘龙城...
平整土地期间竟发现一个古墓群。笔者昨日从浦城县博物馆获悉,富岭镇余塘村发现一个明清时期的古墓群,经省、市、县专家现场勘测,这个墓葬群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目前,已清出墓穴9座,文物10余件。 据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赵真友介绍,这个古墓群位于余塘村大路边自然村土名“灶头墩”的一片田畈上,是11月4日那天,施工人员在平整土地时发现的。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后赶到现场,已经有两座墓葬暴露地表。...
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镇后塔村文物爱好者王增田日前将私人收藏的一块石碑捐献给任丘市博物馆。经鉴定,这块石碑是明代万历年间兵部尚书田乐为其岳父所立。 王增田介绍说,这块石碑原来立在村里,“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后来村民把石碑当成井盖,倒扣在村里一个废弃的井上。一年前,他无意间发现石碑,便将其搬回家里。王增田听说任丘市博物馆将于明年5月投入使用,决定捐赠石碑。 经当地文物部门鉴定,这块石碑为汉...
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文物局5日晚对外通报新发现,垣曲县自然博物馆在进行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清代知名数学家安清翘所著的338块清代木刻雕版。 安清翘著所遗清代木刻雕版共338块,其中《数学五书》32块、《一线用表》51块、《乐律心得》29块、《推步唯是》50块、《学算存略》60块、《数学指南》18块、《雪湖先生遗文》13块、《仲子遗文》32块、《学算存略》21块、《会试珠卷》32块。 ...
近日,在北京隆重开幕的“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上,一件新发掘并首次展出的春秋中期铜戈引发关注。铜戈上“秦公作子车用”的铭文,印证了文献记载中著名的“历史公案”。 “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去世,殉葬人数达177人,包括3位子车氏的大臣。当时秦人作诗哀叹,这就是著名的《诗经·黄鸟》篇。这段‘三良从死’的历史公案在《左传》《史记》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北京大学考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