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10日上午,浙江省嘉兴市召开全市文物工作例会,传达浙江省文物局在湖州市南浔区召开的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验收工作会议(北部片)精神,对嘉兴市的验收工作作了部署,要求各受检单元明确时间表、看清线路图、掌握方法论,查漏补缺,精心组织,积极认真地做好各项迎检工作,于10月底前完成实地调查数据的电脑录入工作,于11月上旬前完成自检并书面申请迎接市级初验,11月中下旬前完成市级初验,12...
经过300多年风吹雨淋,历经3次搬迁后,嘉兴历史地标“七塔八寺”中唯一一件大件实物遗存——真如塔刹,最终“定居”在嘉兴市博物馆。 重建于清顺治年间的真如塔,是嘉兴历史上知名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而其塔刹,又是真如塔的重要标志。1959年时,由于塔刹倾斜严重,于是被拆下放置他处。由此,也开始了真如塔刹3次迁址的经历:先被放置在紫阳...
记者27日从市文化部门了解到,嘉兴市馆藏名人珍品近期新宝频添,后人无偿捐赠也好,追寻搜集也罢,包括名人字画、书信等越来越多的文化珍品“落户”嘉兴市。 在平湖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欣喜地介绍了最新接收的一批由孙振麟后人捐赠的孙先生遗物。据介绍,孙振麟是平湖籍著名的藏书家,积书甚富,包括了相当数量的古籍善本、珍本。孙先生过世后,藏书分赠于上海、浙江图书馆,其中地方史志2000多种...
8月18日上午,浙江省嘉兴市召开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申遗工作协调会,市发改、规划、国土、交通、水利、文化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简要总结了前一阶段运河遗产保护与申遗工作。自召开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规划市级论证会后,市申遗办积极收集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对规划初稿的修改意见,进行认真梳理和汇总,并及时与规划编制单位沟通联系,反馈信息,为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修改完...
从6月中旬起,市旅游局联合市科协,举办了首批嘉兴市科普旅游示范基地评选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评选,首批嘉兴市科普旅游基地昨天出炉,嘉兴博物馆博物馆、市科技馆、嘉善西塘景区、海盐秦山核电站、海宁盐官观潮景区等12家单位被列入市科普旅游示范基地。 据介绍,参选嘉兴市首批科普旅游示范基地的条件有3个:参选单位必须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参选单...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经推荐、申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和复审,嘉兴市确定了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等8大类的首批60名传承人。平湖派琵琶艺术传承人朱大祯,平湖九彩龙传承人谢跃平、毛才耿,十二花神大天官传承人方世兴,平湖钹子书传承人郭锦文、徐文珠、戎永鑫,平湖花鼓戏传承人俞生明,西瓜灯雕刻艺术...
6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浙江省领导赵洪祝、王辉忠、李强、黄坤明及嘉兴市领导陪同下来到嘉兴南湖,瞻仰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视察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建设。 李长春同志一行首先来到七一广场,视察正在建设中的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听取了纪念馆关于新馆外观造型、功能定位、陈列布展、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情况汇报。随后,李长春同志来到南湖革命纪念馆老馆,参观《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
6月4日上午,浙江省嘉兴市文物局在南湖区余新镇召开以“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现场座谈会,认真听取当地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市文物局、南湖区教文体局分管局长,余新镇分管镇长及嘉兴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 当前,正值嘉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市本级(含南湖区、秀洲区)已完成下辖10个镇及11个街道...
昨天,省、市两级的考古专家对南湖区新丰镇姚家村的遗址进行抢救性挖掘。记者赵颖硕摄 挖下去,一厘米、一厘米,我们渐渐接近历史。连续的阴雨结束了,天终于放晴,姚家村遗址的挖掘工作也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昨天,考古人员在遗址上先布了4个探方,随后,16名工人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始挖土。记者从考古队了解到,今天4个探方基本会有轮廓出现,五六天后,考古人员有可能在这4个探方里看到文化层。 昨天开始布方挖土 ...
日前,海盐县文物普查队在通元镇石泉集镇北街新发现民国时期建筑十余处。这些建筑多为一至两层的店铺作坊或民居民宅,保存较好,大多有人居住。部分建筑木构件雕刻精美、工艺精湛,图案内容丰富多样,有人物故事,飞禽走兽,草木花卉等。 石泉地处海盐西南与海宁交界处,交通不便。据清光绪《海盐县志》记载,集镇始兴于清末,解放前市面不大,只有十余家商号。本世纪初,石泉撤乡并入通元镇,石泉集镇逐渐衰落,这些民国建筑才...
8月10日,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组织了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丝绸鉴定专家赵丰为首的专家组,对嘉兴市博物馆所藏的四十二件丝织品进行了定级鉴定。这批丝织品于2006年12月出土于嘉兴市王店镇李家坟的一处明代万历年间的四室合葬墓。 该墓葬所出的丝织品类型有衣、衫、掛、袍、裙、裤、祙、鞋、巾、枕等,款型多样,配套齐全,具有明代特点。丝织品种有绸、缎、绢、纱、锦、织金、刺绣等,反映了当时丝绸生产的高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