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雨过天晴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龙泉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从南朝时期,龙泉汉族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始烧制青瓷;至南宋时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巅峰。2009年9月30日,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正式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一步印证了龙泉青瓷在世界陶瓷文化中的地位。 艺术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唯有特定的时代才...
龙泉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南朝时期,龙泉汉族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婺窑、瓯窑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在南宋时烧龙泉青瓷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颠峰,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赏之让人心情畅然。并且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镜...
青翠晶莹、似冰如玉的青瓷,尽揽大自然的苍葱与润泽,本周日,带你感受全球唯一入选陶瓷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带来的震撼。由龙泉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会和龙泉市章生一青瓷苑承办的“青出于蓝”—2015龙泉青瓷传承与创新展,将于3月15日至4月12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举行,届时展出经龙泉人才联合会青瓷宝剑专委会遴选的66件时代佳品。这是羊年伊始,龙泉青瓷首次开展,广大市民有机会一饱眼福。
在学术界中,多数人认为龙泉窑始烧于北宋初期,这种看法沿用了民国时期陈万里先生在几次对窑址考察后得出的结论。陈万里先生在当时首先提出,在对窑址进行科学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造型、胎釉、装烧工艺等诸环节的研究,作为对龙泉窑的断代依据。这种研究思路和科学态度,开创了我国对古陶瓷研究的先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由于受当时的社会状况、考古发掘资料、科技手段、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的限制,对龙泉窑的研究仍不够全面,...
该工程是龙泉宝剑文化创意基地中的一个重要子项目。为更好地传承弘扬历史文化,2013年底,龙泉市启动了龙泉宝剑文化创意基地项目。整个项目以宝剑文化为内容,以人文风光为主题,集文化传承、文博展示、学习交流、收藏鉴赏、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总用地面积184.77亩,总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包括龙泉宝剑博物馆、室外文化体验设施、会展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古文化长廊及相关配套设施,预计将于2017年全面完...
开街仪式 入驻博物馆 专家现场鉴宝 2015年2月8日,“成都龙泉洛带民办博物馆聚落开馆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一槌定音》公益海选”大型文化艺术公益惠民活动在成都龙泉驿区洛带镇举行。本次活动是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一槌定音》栏目、中共龙泉驿区委宣传部、成都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成都市龙泉驿区文旅局主办。 在这次活动中开馆的特色博物馆、艺术馆分别是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
南宋龙泉窑可分为前期和中晚期两个阶段。前期,正是南宋政局动乱期。宋高宗赵构自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建立南宋政权后,到定都临安(杭州)前后的10多年时间内,女真族仍没有停止他们野蛮的掠夺战争。随着金兵铁骑的长驱直入,南宋政府选择了唯一出路-逃亡。于是从河南商丘至建康(南京)、扬州、杭州、绍兴、宁波,直至入海至温州、台州,最后返越州(绍兴)、杭州。一路颠沛流离,风云难测。朝廷如此,民间的动荡更甚,...
龙泉窑自南宋中期起步入鼎盛时期。南宋王朝的覆灭以及元王朝的建立,并未阻止龙泉窑发展的脚步,相反,由于天下一统,南北沟通,经济活跃,文化交融,以及元王朝加强对外贸易的政策与举措,龙泉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调查统计,仅龙泉境内已发现元代窑址310余处,窑场在南宋的规模上沿瓯江两岸分布和蔓延,窑场数量和生产规模空前绝后,呈现出“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来往如织”的繁荣景象。同时,在继承南...
龙泉青瓷 在浙江龙泉,有这样一个人,有人说他,喜爱古青瓷如痴如醉如狂,即便倾尽家财也丝亳不悔;有人说他,一双“火眼金睛”看尽古青瓷沉浮,古青瓷在他手上只需片刻,便能断出前世今生……他叫汤伟,在所谓的古青瓷圈外,寂寂无名,而在圈内,却是大名鼎鼎。因为在浙江龙泉,不乏妙手捏天姿的青瓷艺人及名声在外的青瓷大师,却鲜有将青瓷送上世界舞台者,而汤伟就是其中之一。 APEC国宴、各国政要、龙泉青瓷、...
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不外乎垫圈和垫饼两类,同样是垫圈和垫饼,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采用垫饼垫烧的方法,由于胎薄釉厚,圈足直接放在垫饼上垫烧,极易变形,因此,这一时期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仿龙泉窑的产品,一般只参照图录,很少见到实物,而伪品往往在这些细节部分露出破绽。元代...
龙泉青瓷哥窑米黄釉开片洗,此器敛口,鼓腹,双圈足。釉面光亮青翠,胎质坚细,釉面开片大小不一,参差有致。是龙泉青瓷哥窑精品之作,很好的反应了宋代哥窑的神韵,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收藏艺术品。 规格:口径29cm,最大直径33cm,高8.5cm,底座25.5cm
人类经过水与火的艺术,改变了泥土的自然属性,使其成为瓷器,成为人类文明史的开端之一。在近万年陶瓷发展史中,铁、铜、钴三大釉系,铁为主系。青瓷发色,铁元素还原为基础,青瓷还原火焰控制最难把握,是制瓷史中控制火的艺术升华。 据考证,中国制瓷早于世界其他国家1000年。龙泉青瓷在宋元时代达到中国青瓷历史上的高峰,并通过海上、陆上开展海外贸易,为提高当时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按照周总理上世...
口径11厘米,高11厘米,立耳高1.4厘米。直口,两立耳,上腹斜直,下腹内收,腹壁饰兽耳衔环,三蹄足。白胎,施梅子青釉。该瓷器制作精细,造型典雅,具有浓厚的古韵,下所谓“琢瓷作鼎碧于水”。鼎式炉为焚香用具,型仿商周铜鼎。该器制作精细,造型典雅,具有浓厚的古韵。
南方除景德镇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青瓷窑,龙泉窑。龙泉窑就是颜色是非常青翠的,它是南方最重要的青瓷。 【塞拉同】 我们叫"龙泉青瓷",但是西方人怎么叫呢?有一个特定的名字,叫做"塞拉同",它是从法语过来的,法语就叫Celadon。 十六世纪晚期,龙泉青瓷第一次运到欧洲的时候,欧洲人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瓷器,所有人都惊呼,说怎么这么漂亮。当时有这样的记载:贵族使用这样的青瓷招待客...
龙泉窑梅子青菊瓣碗(南宋)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故名。窑址有大窑、金村、溪口、松溪等多处,北宋时有20多处,到南宋时有窑址40多处,其中以大窑、金村两处窑址最多,质量也最精。 龙泉窑始于五代,盛于南宋和元,而衰于明,终于清代康熙年间,有近800年的烧瓷史。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