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代早期景德镇窑的瓷器生产,也像明代推行“官搭民烧”的制度,这不仅充分释放了民窑的生产潜力,调动了工匠的积极性,提高了民窑作坊的规模及烧造精细瓷器的技术,而且由于当时官窑民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无形中也刺激了民窑青花瓷器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清初青花瓷器生产以民窑居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清初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具体特征,有如下几点: (1)胎釉:清初青花瓷器胎体厚重呈灰白或灰黄色,瓷化...
英语中的中国叫“China”,也是瓷器的意思。随着中国瓷器在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那么,中国青花瓷是如何扬名天下的呢?美术史学家曹星原先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演讲。 当中国瓷匠与伊朗陶工相遇 大家一直以为唐代没有青花瓷。但是,1998年德国一个打捞队在印度尼西亚海域找到了一艘满载货物的唐代“黑石号”沉船,船只装载着运往西亚的中国货物,仅瓷器就有6700...
300年前的1717年,奉奥古斯都二世之命,600名全副武装的萨克森龙骑兵,在德国城市德累斯顿集合完毕,开拔前往普鲁士。 这些后来让拿破仑胆寒的精锐部队,这一次出发,并没有作战任务。他们被奥古斯都二世选中为“交换物”,用以换取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收藏的百余件中国瓷器。这批青花大瓶也因此得名“龙骑士瓶”。 这是奥古斯都二世疯狂痴迷中国瓷器的一个片段,是历史上欧洲人迷恋中国瓷器的一个缩影,更...
21日,扬州市宝应县331省道工程现场发现古代棺椁等遗存。施工队发现情况后立即停止了该处区域的施工,并与县公安部门和文物部门取得了联系。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经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确认,此为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墓葬 , 至今约有四百年的历史。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已出土的遗物和裸露的墓券,博物馆工作人员断定此处墓葬年代为明代,在发现过程中,该处墓葬共发现可移动文物四件。经鉴定,一是明代早期的...
喜欢收藏的朋友们都知道,一件古文物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历史背景以及传世数量,有些物品往往在制作时受到某种特定原因的制约,传世流通的数量又比较少的,这类文物的收藏价值就比较大。近期由上海金堂拍卖有限公司展出了一件精美的元代瓷器:“青花鱼藻纹大盘”。 盘子的正面里面中央,有条游动的大鱼,这条鱼栩栩如生,游荡飘摇的在水藻之中,盘子内壁装饰缠枝莲花。此盘为广口折沿盘,呈圆形。 盘子...
(一)佛教曼陀罗及佛像种子字的综述: 我们知道在佛教中,有两个大派别,即所谓大乘和小乘。而在大乘中又有显宗和密宗之分,而显宗的宗旨是将佛教的理论进行诠释。而密宗则注重在佛教事相方面的表现。把所有佛教的理念以及佛像佛号都用形象表达。这种形象名为“曼陀罗”。比如在显宗中“转识成智”的理念,而在密宗中使用东西南北中五方佛号来表达。而这五方佛号又用五个梵文字母来代表,东方阿门众(读初,法华经佛居东方...
仿元釉里红开光花鸟罐 历来元青花、釉里红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倾倒,这主要取决于元代青花、釉里红的烧制成功开创了以钴、铜着色剂为釉下彩绘瓷器的先河。但是,我们在喜好元青花、釉里红瓷器的同时,要以平常心态去正确认知它,否则会“走火入魔”,误入歧途。最近几年,笔者有幸参与了多次元代彩瓷研讨会和藏品鉴定,看后的确令人担心,有的藏家收藏的“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用几卡车也难以拉下,并声称:“我的...
明代洪武官窑瓷器,主要有釉里红和青花等品种。但传世品并不太多,尤其是青花瓷器相对更少。广东省博物馆所藏洪武官窑瓷器中,有釉里红菊花纹大盘2 件,青花云龙纹三足炉1 件。云龙纹炉虽为残件,但因稀少,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和艺术价值。 明洪武青花云龙纹三足炉的特点 该炉高25.5 厘米,口径27.5 厘米。胎质细腻、洁白微泛灰。胎体十分厚重,内、外壁均有多处窑裂。下承三兽足,足端与炉腹连接...
这件淡描青花人物纹笔海,高14.5厘米,口径18厘米,腹径18厘米,底径18厘米,呈圆柱筒形,内外壁均施釉,底为细砂底,底部中心微凹,有釉。 笔海是文房用具中的一种,其功用与笔筒相近,为插放毛笔之用。但其直径比一般笔筒粗很多,体量大很多,故名为“笔海”。这种矮而粗的笔海,所插放的可能是笔杆短而粗的抓笔之类,也可插放画纸或小画轴等。 这件笔海外壁一周以淡描青花的形式绘一组人物故事纹,全图...
此罐高12.5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7.1厘米。釉底,圈足,口部涂一圈酱褐色釉。器身白釉泛黄,青花色黑,画面宛如一幅楚楚动人的水墨画。 白釉泛黄和青花发黑现象,在明洪武时多见,然而,明中期和晚期也不时出现,所以,除了“因战乱烧造质量下降”原因外,不能排除还有人为的因素。因为,从实际的色泽效果来看,白釉虽色呈奶黄,却清澈透亮,更加悦目;青花尽管转换成釉下黑色花纹,则色调幽黑,愈加深沉;加上...
资料图 罐高16.3厘米,口径7.6厘米,足径5.9厘米。釉汁滋润莹亮,青花色调青蓝典雅。纹饰用分水晕染法绘制,笔墨细腻,富有深浅浓淡的层次感。胎、釉及工艺之精良,堪与康雍瓷媲美,因而以前有不少崇祯瓷,被误认为康熙或雍正瓷。 肩与胫部分别暗刻卷草纹与海水纹,为崇祯瓷颈部的重要装饰。其中的海水纹,造型呈长短斜线加三个小圆圈,在崇祯青花笔筒的胫部,十有八件可见到该纹样,属崇祯瓷中极具时代特...
罐高16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12.2厘米。粥罐,古陶瓷界早已有定认:“为清代康熙时创烧。”细看这件器物,粥罐的始烧年代显然在崇祯时期: 第一,口沿下饰倒垂蕉叶纹一周,叶瓣呈一大一小相间排列,叶瓣的主脉,用浓笔线条表示。这类装饰于口部,又较写实的倒垂蕉叶纹边饰,属于崇祯瓷的装饰特色。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在“器型”一章“莲子罐”条目中被举为标准器的,就是一件口部画有倒垂蕉...
图中所示是一只清中期青花釉里红瓷盘,直径23厘米,敞口圈足,砂底无釉,器型周正,胎体坚实,釉质紧密,盘子内的图案以写意手法绘就,全图生动简洁,富有情趣。一株老梅树下,为一块坚硬的岩石,树石上下,分别是四只喜鹊,其中两只栖息在山石上,一只栖息于梅树底部,另一只喜鹊盘旋在枝干间飞翔,从喜鹊的嘴型观察,它们似乎还在亢奋啼叫。看其画意,能知表现的是“喜鹊登梅”情景。 喜鹊登梅是传统艺人乐意表现的吉祥...
日前,在南京市博物馆,“胜代崇文物,官窑重楷模——景德镇·南京明清官窑瓷器联展”盛大展出,共展出116件(套)南京市博物馆馆藏的明代王公贵族墓出土和历年征集、调拨的明清官窑瓷器以及109件(套)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发掘、修复的明代官窑瓷器。在形式类别上涉及青花、红釉、斗彩、五彩等众多的种类,文物时间从元末明初跨越到清朝宣统年间近六百年的时间。 据悉,此次展出的数百件瓷器中,体...
明代永宣青花瓷代表了中国瓷器的最高品质,在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博物馆中都跻身于最负盛名的展品之列。 明初开放与海外瓷器需求 明初的对外开放政策使海外诸国对于中国瓷器的需求量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明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的大发展与郑和船队远航有直接关系。考古发掘也证明,郑和船队到过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或多或少地都有明初青花瓷残片出土,完整无缺的传世品大多集中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国家。郑和下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