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西朱村南约700米处发现一处墓葬,出土陶器、铁器、铜器、漆木器和少量玉器以及100余件石质“遣册”。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初步判定,该墓葬是 曹魏时期 的一座高等级贵族墓葬。 村民迁坟发现曹魏 大墓 据介绍,墓葬为长斜坡墓道明坑墓,东西向,未见封土。墓葬土圹东西全长约52米,口部距墓底深约12米。墓室土圹近长方形,东西长约18米,南北宽13.5米。...
近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海举行,国内外130余位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就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与研究、汉代合浦考古发现与研究、汉代考古发现与研究等方面进行研讨。扬州考古专家也应邀出席,不仅向国内外专家展示汉广陵城研究最新成果,更披露了扬州汉墓中首次出土外国字铭文的龙纹铅饼情况。 汉广陵城近似西汉京师长安“斗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扬州唐城考古...
男子曾犯盗掘古墓葬获刑,仍不知悔改,在得知其经营的牛奶厂里有文物时,再伸黑手获刑罚。近日,咸阳市渭城区法院一审以盗掘古墓葬罪判处被告人赵凡企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8000元。 法院审理查明,因修建高铁,勘探队在被告人赵凡企经营的奶牛养殖场进行勘探,在东北角的空地上勘探出一古墓葬。其得知此消息后便通知了侄子杨仲(另案处理),二人决定共同盗掘该古墓葬。杨仲找来胡明、郭守、谈城、侯鄂(四人另案...
【摘要】考古发现与研究二陶器的类型学分析三墓葬分期与文化特征四契丹早期葬俗及其演变契丹源于东胡族系,活动于辽西地区,至唐后期开始崛起,逐渐统一了周边少数民族,建立了辽国,重新形成了北方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南北对峙的局面。契丹族对古代中国乃至整个欧亚大陆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契丹文化因之成为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契丹人 葬俗 墓群 中原王朝 弦纹 唐中期 陶壶 【基金】国家社科...
巫山县大水田遗址 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圆形的土坑墓内,墓主人蜷身而卧,他身下的土层中,与众不同地呈现出了被火焚烧过的痕迹,清晰可见。昨天,来自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消息,首座拥有火烧痕迹的大溪文化墓葬,在我市巫山县大水田遗址出土。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墓主人死后尸体被焚烧?除了常见的陶制随葬品外,这个遗址里还出土了哪些随葬品?巫山县大水田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代玉彪一一揭开谜底。 ...
2016 年4 月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受信阳市文物管理局委托,清理了城阳城址保护区辖区内被盗的3 座墓葬。截至目前,2 座墓葬已经清理完毕,另外1 座正在清理中。已经清理完毕的2 座墓葬分别编号为M16、M17,皆位于城址东南部的郭楼村南地,紧邻淮河,处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外约250 米处。 M16 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4.40 米,南北宽3.20 米...
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为期一年的汾西郝家沟金元、明清时期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考古工作者比较完整地清理了172座墓葬,出土各类器物200余件(套),其中三座金元时期的砖雕壁画墓是重要的收获。 郝家沟金元、明清时期墓地位于山西省汾西县永安镇郝家沟村北山梁上。2015年7月,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在施工取土过程中,发现了一座精美的金代砖雕壁画墓。随后的考古勘探表明,在郝...
位于多伦县境内的辽代贵妃墓葬外景 10月21日,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消息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辽代大型贵妃墓葬被盗案于近日在多伦县法院公开宣判。主犯王某、薛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和十二年,其他九名被告分别被判处二年零六个月至五年零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15年,内蒙古文物考古部门对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辽代大...
M2墓室结构图 近日,山西汾西郝家沟金元明清时期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考古工作者较完整地清理了172座墓葬,出土各类器物200余件,此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金元时期的3座砖雕壁画墓,为金墓断代研究提供了又一座准确的年代标尺,其保存精美的金元墓葬壁画及雕刻等,考古研究价值颇高。 郝家沟金元、明清时期墓地位于汾西县永安镇郝家沟村北山梁上。2015年7月,汾西县一个建设项目在施工取土...
宴享图 武俊华供图 18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一年的抢救性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汾西县郝家沟金元、明清时期墓葬区清理出172座墓葬,出土各类器物200余件。特别是编号为M1的墓葬,是一座金代纪年砖雕壁画墓,墓室有精美壁画。据介绍,该墓葬的发掘,为金墓断代研究提供了又一个准确年代标尺。 郝家沟墓葬区位于汾西县永安镇郝家沟村北山梁上。2015年7月,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在...
出土的“大顺通宝” 根据《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攻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曾强行推行自己的钱币“大顺通宝”。然而,王朝的昙花一现也使得“大顺通宝”淡出了流通市场。 近日,成都七中天府校区结束3个多月的考古工作,上百座明代墓葬的集中发现成为考古发掘的亮点,其中还出土零星的“大顺通宝”,这些与张献忠“江口沉银”同时代的钱币,能够佐证这些墓葬中最晚的为明末修建,而该区域在当时属于张献忠的占领区...
21.5米的超长墓坑、雕刻精美的虎首石棺座、神态安详的青瓷抚琴俑……2005年底发现的江宁上坊东吴大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六朝墓葬。记者昨日从江宁区文广局获悉,为保护上坊东吴大墓筹建的东吴博物馆已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有望明年初动工,预计2018年6月建成开放。 上坊东吴大墓一经发现便在国内考古界引发轰动,也由此缔造了一系列“六朝考古之最”:长21.5米、宽14.4米...
宴享图 其中金代的纪年墓葬,为金墓断代研究提供了又一座准确年代标尺 10月13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为期一年的汾西郝家沟金元、明清时期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考古工作者比较完整地清理了172座墓葬,出土各类器物200余件(套)。 郝家沟金元、明清时期墓地位于汾西县永安镇郝家沟村北山梁上。2015年7月,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在施工取土过程中,发现了1座精美的金...
唐墓葬中出土的“饺子” 考古发现:1959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编号为301号的墓中,出土3个灰陶小盌,盌中各置一只饺子。饺形如月牙,长约5厘米、腰宽1.5厘米,皮是麦粉做的,与现代所吃的饺子完全一样。1989年,在对阿斯塔那墓地再次发掘时,从一座墓中又发现了水饺。 饺子,古人视之为小吃,归为“点心”类食物。据《酌中志》记载,明代,正月初一宫中要“吃水点心”。 据考,饺子的出现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