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张家口宣化区获悉,一位收藏爱好者日前对外展示了两支火铳和一门铁炮,经专家鉴定,这些武器为明代火器。 两支火铳和一门炮都是由精铁所铸,枪一长一短,其中较长的一支长约57厘米,较短的一支长约54厘米。枪身有三个枪管,成品字型排列。枪身上有一行刻字,可以清楚看到“中路葛峪堡西防御三眼枪”等字样。火炮炮身高65厘米,炮口直径17厘米,重量约100公斤。 宣化区博物馆顾问颜诚说,枪的学...
宣化古城北城墙东段东北角楼往西1200米修复工程近日全面完工,再现明清时期风貌。 宣化古城是中国北方现存古城中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地位重要的著名城池,为明长城九镇之首。古城北城墙全长3143米,因年久失修不同程度损毁。2013年7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正式启动北城墙修复工程,修复时遵循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按照原工艺、原形制、原材料、原做法的“四原”原则进行施工,保护古城历史风貌。图为工人在...
笔者从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部门了解到,10月22日,该区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化北城墙进行开发性修复时,发现一水门遗址,水门水道采用石条垒砌,水道顶部采用石碑、石柱、栏板等废弃建筑构件。 据宣化区文物保管所负责人介绍,水门在史料中多有提及,但从未发现其遗迹。史料记载宣化有72座桥。水门的发现为研究宣化城池水系及为什么有72座桥提供了依据。
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府大街64号(察哈尔民主政府旧址)的宣化博物馆,成立于2006年10月18日,隶属于宣化区文化旅游局,是一家国有博物馆。该馆有出土文物1300多件,馆藏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文物共100余件,全年免费开放。 博物馆的藏品中,包括下八里辽代墓群出土的“真容偶像”。其中男性墓主人身着“铜丝尸服”,这是辽代契丹贵族独特的葬式,说明男性墓主人的身份是契丹贵族。女性墓主人以“...
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工作人员日前完成一处古代塔林的发掘和断代工作,文物显示这一遗址从唐代一直绵延至明清时期,时间跨度大,为研究北方地区宗教文化提供了资料。 2013年8月,宣化北山发现一古代塔林基座,共清理出15座塔基和140座和尚墓葬,出土香炉、陶盆、蜡扦、佛珠等20多件文物,从其形制来看,从唐代、辽金绵延至明清。 此次发掘遗址面积2.1万平方米,南北长241米,东西宽105米,呈...
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工作人员日前完成一处古代塔林的发掘和断代工作,调查显示这一遗址从唐代一直绵延至明清时期,时间跨度大,为研究北方地区宗教文化提供了资料。 2013年8月,宣化北山发现一古代塔林基座,共清理出15座塔基和140座和尚墓葬,出土香炉、陶盆、蜡扦、佛珠等20多件文物,从其形制来看,从唐代、辽金绵延至明清。 此次发掘遗址面积2.1万平方米,南北长241米,东西宽1...
日前,出土于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辽墓的“真容偶像”在宣化博物馆展出。“真容偶像”为放置死者骨灰的木偶,用柏木雕刻而成,全身由17个部件组成。尸骨火化,埋葬骨灰是辽代佛教信徒死后盛行的“依西天荼毗礼”葬法,但用真人木偶雕像存放死者骨灰的葬法却并不多见。
河北宣化文物工作者在对一处建筑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由战国、汉代、魏晋、元代、明清不同时代、共21座墓葬组成的古墓群,并出土战国“兽首青铜带钩”、金代“三彩香炉”、元代“钧窑盘”等珍贵文物100多件。 这次发现的古墓群包括战国墓葬10座、汉代墓葬3座、魏晋墓葬1座、金代墓葬2座、元代墓葬1座、明清墓葬4座。文物工作者在这片...
记者从河北宣化区委宣传部了解到,文物工作者在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一处古墓群,包括2座东汉砖石墓和2座辽金墓。其中一座东汉墓中墓室结构类似现在房屋的“三室一厅”,并出土不少器物。 记者了解到,古墓群中一座东汉墓墓室结构复杂,墓葬残长6.92米,残宽6.70米,共清理发掘出一个主墓室和三个耳室,并出土铜镞、金属饰件、五铢钱、一对公母陶鸡、陶狗、陶鸟、陶灶等器物。另外一座汉代砖室...
3月13日,宣化区皇城桥北皇城家园三期基建工地发现一处古墓群,经过宣化区文保所勘探发掘得知,该处是一处东汉和辽金时期的古墓群,从该槽基中共发掘出四座古墓,两座东汉砖室墓和两座辽金墓。其中一座东汉古墓较大,墓室结构类似现代房屋“三室一厅”格局,并从此墓内出土了陶鸡和一枚铜钱等器物。另外一座汉墓内发现了墓室绘有壁画的重要遗迹。 陶器:从汉代墓室里发掘出的各种造型的陶质动物...
12月16日,宣化古城镇朔楼,“神京屏翰”四字为清代乾隆皇帝所题。随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家口市宣化古城全长3500米的北城墙修复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立项,此次投资2亿元的修复工程完工后宣化古重镇“京师锁钥”的历史风貌将重现。宣化古城建城已有1260多年历史,是中国北方现存古城中地位非常重要的著名城池,为明长城九镇之首。2006年4月正式开工的...
日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家口市宣化古城全长3500米的北城墙修复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立项,将于近期开工。此次修复工程计划投资2亿元,完工后有望恢复宣化古重镇“京师锁钥”的历史风貌。据了解,宣化古城始建于唐,建城已有1260多年历史,是中国北方现存古城中地位非常重要的著名城池,为明长城九镇之首。2006年4月正式拉开了宏伟的宣化古城修复工程,开展古城环境整治、古城墙维修、古遗产展示、古城勘探...
记者从河北宣化文物部门了解到,经DNA检测和研究,正式确认去年在这个区战国墓葬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为野猪后大腿和山羊后腿骨。 宣化文物部门去年在对大东门外燃料公司院内综合楼工程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了由34座墓葬组成的战国墓群,今年6月,宣化区文物部门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对出土的22具人骨和7根动物骨骼进行DNA检测。 宣化文保所所长刘海文介绍说,宣化地区在战国时期属于燕国上谷郡,目前燕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