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资料图 图文无关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提高哈尔滨市领导干部、文物从业人员文物保护意识和依法管理水平,哈尔滨市文广新局、哈尔滨市委党校联合举办文物知识培训班。昨天,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应邀作了《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故宫的世界世界的故宫》专题讲座。哈尔滨市领导曲磊、张万平、贾剑涛听了讲座。...
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评选的“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9月29日在北京公布,哈尔滨市圣·索菲亚教堂与人民大会堂、上海国际饭店、武汉长江大桥等共计98个项目入选。 据悉,首批名录是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权威推荐、严谨把关,在公证处的监督下,历经严密的初评和终评流程评选出来的。专家们表示,首批列入名录的建筑遗产,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鲜活见证,高度体现了中国社会...
30日,哈尔滨市纪委召开常委会议,对近期市民广泛关注的双城区不可移动文物遭严重破坏事件和市游泳运动项目训练中心水质污染事件进行了严肃查处,对40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责。 双城区不可移动文物遭严重破坏事件11名相关责任人被追究责任 2015年底,双城区政府决定征收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地块,刘亚楼旧居、东北民主联军独立团旧址等7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征收范围内...
8月27日,哈尔滨市双城区政府通报,根据国家文物局意见,当地决定对“双城刘亚楼旧居”等7处被人为破坏的不可移动文物实施原址重建。 双城区政府27日表示,双城区文体广电局已收到国家文物局意见。一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规定,尽快对损毁的7处不可移动文物履行原址重建审批手续;二是立即对损毁的7处不可移动文物所有房屋构件进行整理保护,以备重建。 双城...
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多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拆毁,其中包括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卫生所旧址、开国上将刘亚楼旧居、东北民主联军独立团旧址和独立团炊事班旧址等。双城区政府给北青报记者提供的情况说明中称,有7处不可移动文物在6月25日凌晨被破坏,系拆迁公司负责人指使他人违法损毁文物,目前涉事人员已经被刑拘。 一批解放战争时期文物被毁 哈尔滨市的文物爱好者曾女士告诉记者,双城区被拆毁...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8月26号,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了哈尔滨双城区刘亚楼旧居等7处不可移动文物遭强拆一事,27号下午,双城区官方称,根据国家文物局意见,决定对7处被毁文物实施原址重建。 据了解,这次国家文物局给出的意见,一是要求当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尽快对损毁的7处不可移动文物履行原址重建的审批手续;二是要求立即对损毁的七处...
居民站在变成一片废墟的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警备连旧址 废墟上仍立着“不可移动文物”的警示牌 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多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拆毁,其中包括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卫生所旧址、开国上将刘亚楼旧居、东北民主联军独立团旧址和独立团炊事班旧址等。双城区政府给北青报记者提供的情况说明中称,有7处不可移动文物在6月25日凌晨被破坏,系拆迁公司负责人指使他人违法损毁文物,目前涉...
新馆序厅 今年8月15日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及遗址核心区正式对外开放一周年。开馆一年以来,该馆累计接待观众超过95万人,是以前年接待量的3倍以上。 七三一部队是侵华日军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争的核心机构,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制的大本营,是发动细菌战争的策源地。七三一部队实施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是日本侵略战争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上而下有预谋、有组织的国家犯罪。...
13日,哈尔滨侨民信札博物馆在联发街64号试开馆。 据了解,哈尔滨侨民信札博物馆是私人藏品博物馆,馆内收藏和展示了自1915年至2005年的4000多封侨民信札,这些信件来自50多个国家,同时还展出了2000多张侨民照片以及900多本非常珍贵的俄文乐谱原版等。馆长李良介绍,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招募懂俄语、乐谱的志愿者,欢迎历史发烧友报名。
以收藏和展示外国侨民信札、图片、书籍、乐谱等历史文化遗存为主题的“哈尔滨侨民信札博物馆”13日在哈尔滨开馆。 超过4000页俄文为主的信件,2000多幅外侨生活照片,1000余册俄文原版书籍,900份外侨收藏的乐谱首次公开展示。 博物馆创始人、著名俄侨文化遗存收藏家李良说,馆内收藏和展示的藏品时间跨度从1915—2005年,从侧面记录了上世纪初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侨在哈尔滨生活的历...
7月13日下午,以收藏和展示曾居中国的外国侨民信札、图片等历史生活风貌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在哈尔滨开馆,超过4000封以英文、俄文等不同文字撰写的各类信札首次公开展示。 博物馆的创始人、著名俄侨历史专家李良向中新社记者介绍,博物馆正式定名为“哈尔滨侨民信札博物馆”,馆内共收藏和展示的藏品包括自1930年至2005年以来的4000多封各国侨民往来的信件,这些信件来自50多个国家,用不同的文字...
1月13日,由黑龙江省博物馆与武汉博物馆联合打造的“天地精灵、璀璨江汉——武汉博物馆馆藏玉器展”在哈尔滨举办,武汉博物馆108件馆藏玉器与观众见面。 本次展览由“天地圣灵——礼仪用玉”“巧夺天工——陈设玉器”“温润秀美——玉佩饰”三部分组成,展出的玉器来自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明清等多个朝代,种类丰富。
12月7日,《金韵含香——青岛市博物馆藏铜香炉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展,共展出香炉文物75件。 从广义上讲,焚香用器一般通称为“香炉”,按其造型样式亦可分为开放式的香炉和封闭式的熏炉两种。香炉的发展与香料的使用密不可分,自汉代起开始出现的专为出香而造的博山炉,便拉开了香炉普遍使用的序幕。香炉的材质众多,从明代开始,铜铸香炉因材质精良、耐热性好等因素成为香炉的主流。人们使用铜铸香炉焚香有与天沟通的...
为激发广大群众对俄罗斯油画的收藏兴趣,由黑龙江省文化厅主办,哈尔滨市凤跃俄罗斯油画美术馆、哈尔滨美术馆承办的黑龙江省首届百姓家藏俄罗斯油画展近日在哈尔滨美术馆举办。 哈尔滨市凤跃俄罗斯油画美术馆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共向社会征集到200余幅家藏俄罗斯油画,经过专家精选鉴别,此次展出其中的128幅作品。这些作品既有创作于沙俄时代的,也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苏联时期的,但大多数为近年中俄文化交流日益繁荣时...
哈尔滨铁路局1日对外发布消息,反映中国百年铁路历程的哈尔滨铁路博物馆展陈创意方案已经初步形成,根据方案显示,该馆的展陈将以打造哈尔滨铁路文化精品为主,建一座百年历史丰碑。 中东铁路修建于1896年,是世界范围内横跨欧亚大陆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与国际接轨的铁路;哈尔滨市是中东铁路的中枢城市,位于该市的松花江铁路大桥是中东铁路的第一条跨江大桥,该桥运行113年,直至2014年才停止使用。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