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精心策划的“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走出博物馆”拉开序幕。下午三时,宣教部副主任任浩东带领两位讲解员来到兰州军区某部,为百余名官兵送上一堂精彩的文化遗产知识普及课。 本次活动由室内讲座和室外讲解交流两部分组成。在讲座环节中,讲解员郑芸菁配合精心制作的PPT图像资料,为战士们生动讲述了被誉为“青铜之冠”的秦陵铜车马的出土情况及其精湛工艺;在操场上的炮群前,讲解员农茜利用展板...
开栏的话 我军饮食文化伴随着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而不断发展,伴随着先进军事文化的培育创新而不断升华,形成了不同时期和发展阶段富有时代特色的军营饮食文化。井冈山时期的“红米饭、南瓜汤”,延安时期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解放战争时期的“小米加步枪”,抗美援朝时期的“一把炒面一把雪”,以及和平建设时期从...
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宣传普及博物馆文化,让平时没有机会看到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最可爱的人”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文化的魅力。5月9日上午,带着对广大部队官兵的亲切问候,洛阳博物馆“移动博物馆”走进了有着“铁军”美誉的驻洛某炮兵团。洛阳博物馆书记周加申、副馆长王建华和宣教部主任王荔亲自带队,携同工作人员前往部队驻地开展此次文物展览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丰富部队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
《九天九夜》“站着睡觉的士兵”为原形的雕像广州军区某团营区锣鼓喧天,部队领导和地方艺术家共同为雕塑《九天九夜》揭幕。这尊以2008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该团4名“站着睡觉的士兵”为原形的雕像正式落户军营,成为官兵们了解部队、传承历史、弘扬精神、强化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一部教课书。“醒着时,他们是一堵墙,守卫生命;睡着时,他们是一座山,震撼心...
今年,广东省肇庆市的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以创新宣传形式特别推出了以 “红色记忆——叶挺独立团史迹”为主题的“纪念馆进军营”创新爱国主义宣讲活动。充分发挥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的社会教育职能。此项活动以叶挺独立团团史为...
为了丰富部队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普及文物基本知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特携手CCTV—《军旅文化•大视野》栏目走进军营开展系列活动。3月24日、25日,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分别前往成都军区驻川某部,为广大官兵送去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这次“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走进军营活动,在全国尚属首次。领导官兵欢聚一堂,共享文化盛宴,共话军民鱼水深情。四川省文物管...
3月24日,官兵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拓片的制作方法。 当日,四川省博物院流动博物馆“文物进军营活动”来到成都军区某高炮旅,现场展示50余件珍贵文物和精品影像资料,并组织官兵进行文物知识互动问答,丰富军营的文化生活。
日前,位于祖国东部边陲的驻珍宝岛某连迎来了一队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们带着图板、光碟和讲解员,把一个“流动的博物馆”带到军营中,把侵华日军当年在虎头小镇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形象地展现在战士面前。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通过调研发现,驻虎部队官兵由于长年驻守边防线,部分偏远学校地处偏远,他们根本没有条件来到...
宁波姚江南岸青林古渡与铁路之间,浓荫覆盖下,深藏着一座小小的军营,这使我们普查队员颇感到意外。 这座军营背靠着姚江,恰在海曙区与江北区交界处的海曙区这一侧,是一处典型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仿苏式建筑。规规整整的朝南四开间,坡型屋顶上覆盖洋瓦,外墙一律为青砖所砌,地面的基垫厚达1米。距此西侧10米左右处另有一个小型的地下防空设施,内可容10余人,外部相当隐蔽。 根据普查队的调查结果:此处军营与青林湾...
原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伟人旧居、近现代著名建筑、战争遗迹……军营里的一处处文物古迹,就像生动的教科书、无声的指导员,深受官兵珍爱。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军营文物保护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 军营里文物古迹多 2006年底,南京军区展开了一项调查:对营区内古代文化遗址、战争遗迹、著名建筑以及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相关的遗迹遗址进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