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20日从山西祁县宣传部获悉,走红网络的祁县“塔坚强”文峰塔近日修缮完工。 祁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修缮工作从8月初开始,通过搭设钢架对塔体进行修缮。修缮后,自夯土台现存的坡面用青砖砌筑砖砌体直至塔底,形成一个较大的平台承托塔身并使其受力均衡,保证所砌砖台承受塔体的重量。此外,还对塔体受损部位进行了重点修补。 该文峰塔是明清时代的建筑,位于祁县东观镇涧村,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里未核定级别的不可移...
据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消息,世界文化遗产普宁寺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已于8月底竣工,修缮后的普宁寺再现了200多年前的风采。修缮工程于2012年启动,主要对普宁寺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乘之阁、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等所有古建筑的屋顶、油饰彩画保养、台基、墙体、庭院道路及围墙的保护进行整理维修。 普宁寺始建于1775年,与承德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山麓分布的众多寺庙一起被称为“外八庙”。199...
记者3日从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获悉,世界文化遗产普宁寺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8月底竣工,修缮后的普宁寺再现了200多年前的风采。 据承德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指挥部现场负责人陈东介绍,这项修缮工程于2012年启动,工程预算4000万元,主要对普宁寺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乘之阁、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等所有古建筑的屋顶、油饰彩画保养、台基、墙体、庭院道路及围墙的保护进行整理维修。 至此,避暑山庄及周...
记者从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获悉,启动于2012年、工程预算4000万元的普宁寺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日前正式完工。 作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文物保护工程,普宁寺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按照《文物保护法》和“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修缮原则,对普宁寺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乘之阁、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等所有古建筑的屋顶、油饰彩画保养、台基、墙体、庭院道路及围墙的保护进行...
侍王府主要通道及两侧下方,发现了不同年代的墙基。 经过1年多的封闭维修,太平天国侍王府的修缮工作已竣工,环境优化工作正在紧张施工中,下一步就是陈列布展,计划年底对外开放。 前段时间,侍王府纪念馆向市民征集旧石板。昨天传来好消息,在市民的大力支持下,已采购到400多平方米的旧石板,后花园的地面修复即将完成。工作人员也想说一声:“谢谢!” 近几个月来,省文物专家一直在对金华府衙...
颐和园德和园大修。本报记者范继文摄 本报讯(记者王硕)昨天,清朝最大的皇家戏楼——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修缮完工。历经百年的古戏楼恢复了皇家戏楼原貌,此前被用作展室的看戏廊也同时恢复。据了解,德和园计划于明年3月向游客开放。 昨天上午,大戏楼仍被工程脚手架围得严严实实,工人正在进行最后一步的贴金。据介绍,整个修缮现场没有钢筋水泥,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
慈云寺位于天镇县城内西大街,原名法华寺。始建年代不详,但据光绪版《天镇县志》记载,其建于唐代,辽开泰八年(1019)修,明宣德年间重修,并更名为“慈云寺”。之后屡有修葺,成为县城内规模较大的佛寺建筑群,有“关北巨刹”之称誉。 6月5日,记者来到慈云寺,古寺正在修缮期。天镇县文管所所长田雨告诉记者,慈云寺占地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至今...
5月30日,中国大运河重要文化遗存——鹤壁浚县云溪桥修缮完工。此次修缮工程由河南省古建所设计方案,鹤壁市浚县文物部门具体实施,自3月初开始,历时2个月。 云溪桥修缮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精神,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原则进行修复、恢复原貌,主要是将现在的水泥栏杆换成了原有的石雕栏杆,恢复了桥面原有高度,重整了青石桥面,将外倾的拱券归位,恢复了西侧12米引桥。云溪桥始建于明代,是卫...
位于昙华林三义村的石瑛旧居。记者苗剑 摄 辛亥名人石瑛的故居,位于武昌区昙华林社区三义村,是一栋两层的红砖楼房。 9月16日中午,风和日丽,在阳光的照耀下,这栋楼显得幽静沧桑。院墙大门一侧,悬挂着一块上书“尚艺坊”三个大字的牌子。 从2008年3月起,武汉尚艺坊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就将艺术品陈列室设在该楼里。该公司差不多每月都要举办艺术家交流会,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画家...
昨日,记者在武昌起义门看到,其主楼已修缮完工,围在其周边的脚手架已拆除,一座崭新的起义门巍然挺立。记者刘中灿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