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网兰州11月27日电(记者王艳明)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2012年度考古发掘取得新成果,出土了战国晚期随葬车等文物。 负责现场考古发掘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谢焱介绍,2012年考古人员对张家川马家塬墓地的9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在4座墓葬中各清理出随葬车1辆,并出土了铁剑、铜盘、铜勺等金属器物。 2006年7月,张家川马家塬墓地被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后开始了抢救性发掘,经报国家...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邢窑遗址考古队队长王会民近日表示,从5月开始为期半年的河北内丘邢窑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共发掘1200平方米,发掘窑炉11座,灰坑130多座,灰沟6条,水井28眼,墓葬19座,出土了很罕见的隋三彩。 邢窑是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邢窑遗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现,位于河北省南部的邢台市。目前在河北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
新华网石家庄11月26日专电(记者 白林)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邢窑遗址考古队队长王会民近日表示,从5月开始为期半年的河北内丘邢窑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共发掘1200平方米,发掘窑炉11座,灰坑130多座,灰沟6条,水井28眼,墓葬19座,出土了很罕见的隋三彩。 邢窑是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邢窑遗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现,位于河北省南部的邢台市。目前在河北内丘...
新华网石家庄11月26日电(记者白林)河北省邢窑遗址考古队队长王会民近日表示,为期半年的河北内丘邢窑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共发掘窑炉11座,灰坑130多座,灰沟6条,水井28眼,墓葬19座,并发掘出罕见隋三彩。 邢窑遗址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位于河北省南部的邢台市,以烧制白瓷著名。目前在河北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范围内发现北朝至元代各时期的窑场遗址30多处。1996年,内丘的邢窑遗址被国务院...
昨从潜江市文化旅游局获悉,帅家台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数月内,共发现新石器石家河文化、东周、唐宋、明清等多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出土文物1000余件。 帅家台遗址地处潜江市高石碑镇笃实村东北侧,今年3月,在引江济汉工程河道开挖过程中被发现。本次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出土器物有石器、铜器、陶器和瓷器,包括生产工具、生活器皿和兵器等。其中,石家河文化文物主要以石器和陶器为主,可辨器形有石斧、...
2012年9月6日—11月3日由宁夏自治区文化厅、宁夏自治区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共同举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承办的《古蜀王国——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华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137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近60件。我馆挑选出78件极具代表性的精美文物赴展,种类有金、铜、玉、石、陶器等。此次展览首次将神秘的古蜀文明呈现给塞上江南的观众们...
日前,大名县一施工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盒精美的墓志铭,经文物专家鉴定,该墓志铭为明崇祯首辅成基命墓志铭。 据悉,该志石为正方形,由志盖和志体两部分组成,外部用铸铁箍绑缚,志石长宽各114厘米,厚20厘米。志盖大篆由时任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李摽撰写,志文全篇7000多字,由时任兵部侍郎孙承宗撰文,志体小楷由时任礼部左侍郎、有“状元宰相”之称的大书法家文震孟撰写。 大名县文...
凤翔文物旅游局副局长董书泰端详出土的长剑 本报记者 赵航摄本报宝鸡讯(记者赵航)近日,凤翔一座封存地下的汉代古墓被打开,3把凌厉的铁剑,一副沉重的战甲,多枚货泉币、五铢钱拂去尘封泥土,穿越近2000年出现在人们眼前。考古队员兴奋了,在历来兵家必争的雍城故地,汉代武将墓葬的出土尚属首次,这些发现无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凤翔首次发现汉代武将墓葬 11月16日,位于凤翔县范家寨镇双冢村的宝麟铁...
11月20日下午,由汉阳陵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筹办的“秦雍城遗址出土瓦当精品展”在汉阳陵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共展出秦雍城遗址出土的以瓦当为主的精品文物近30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雍城遗址瓦当的结构特征和时代风貌。展览开幕式由汉阳陵博物馆李岗副馆长主持,汉阳陵博物馆馆长晏新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出席并致辞。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张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资料室主任李恭、副主任秦造垣等以及汉阳陵...
璧山广普乡发现的汉代石棺现藏于三峡博物馆。 (三峡博物馆供图) 陈安乐老人介绍当年发掘汉代石棺的过程。 记者 郑昆 摄 一台名为《大汉气象——中国汉代画像艺术展》的展览日前在三峡博物馆一楼临展厅举行。就在上周末,专程带着女儿从璧山赶到重庆观看这个展览的李春鸣却有些遗憾:在展馆转了一圈,没有看到当初...
近日,甘肃正宁县博物馆接到“正宁县五顷塬乡南邑村一组群众在挖窖藏时挖掘出一座古墓,文物被私分”的举报信息,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后在当地公安局配合下,包括青铜釜等出土并被私分的7件(套)汉代文物被悉数追回。 记者20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事情发生后,正宁县博物馆与县公安局联合组成工作小组,经过连续6小时的调查取证和文物法律宣传教育,出土并被私分的7件(套)文物被悉数追回...
近日,甘肃正宁县博物馆接到“正宁县五顷塬乡南邑村一组群众在挖窖藏时挖掘出一座古墓,文物被私分”的举报信息,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后在当地公安局配合下,包括青铜釜等出土并被私分的7件(套)汉代文物被悉数追回。 记者20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事情发生后,正宁县博物馆与县公安局联合组成工作小组,经过连续6小时的调查取证和文物法律宣传教育,出土并被私分的7件(套)文物被悉数追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