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驻马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盘古创世纪活动的核心区域,是轩辕黄帝的夫人嫘祖的故乡,是战国时期闻名天下的兵器制造中心。这里是盘古文化、梁祝文化、重阳文化、车舆文化、嫘祖文化和冶铁铸剑文化的发源地,泌阳县、汝南县、上蔡县、平舆县、西平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盘古圣地”、“中国梁祝之乡”、“中国重阳文化之乡”、“车舆文化之乡”、“嫘祖...
泸州市于去年6月启动的市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申报工作结束,经各地筛选整理上报、专家组考察评议、预备名单公示、评审领导组审定,2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市级保护名录。昨日召开的市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泸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2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古蔺奢香传说》入选民间文学类保护项目;《大桥大河闹》《天仙薅秧歌》入选传统音乐类保护项目;《白...
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11日在成都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等参加开幕式。 据悉,此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围绕“传承文脉、创造未来”这一主题,以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为重点,聚焦“现代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这一时代课题,探索“互联网+非遗”“文化+双创”的融合发展路...
随着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开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成都市掀起热潮。11日,在客家古镇龙泉驿区洛带镇,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向民中川剧团授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承见习基地”。 昨日上午,省市区川剧表演艺术家在洛带古镇齐聚一堂,研究讨论“川剧洛带”项目建设,对川剧《湖广填四川》进行评审等。会上,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向洛带民中川剧团授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承见习基地”。据介绍,致...
双溪古镇位于屏南城关北18公里处,镇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人口1万多。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洋?鸳鸯溪毗邻。 双溪古镇由陆氏肇基于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清雍正十三年(1735)屏南建县为县治所在地,1950年因匪患迁移,双溪在这215年县治历史中,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同时也是闽东北官道枢纽之一,商贾云集,货栈林立,市镇繁华,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双溪古镇遗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
9月11日至9月20日,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在成都市青羊区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届时,将有65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数百名外宾参加。记者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我市除了有川北大木偶、银河地毯、高坪竹编等10余个非遗项目参展外,多个非遗手工艺制作流程也将在本次节会上首次呈现。 国家级非遗项目唱主打高坪竹编首次参加 “这些大木偶共有7个,今天都将全部运抵成都,开始在南充主题...
连南瑶族扎染 今年连南有三个项目正在申报省级非遗,结果如何?日前,广东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对外公示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在新入选项目的传统技艺类别中,连南瑶族扎染、排瑶牛皮酥制作技艺的项目榜上有名。 据了解,今年3月至8月,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过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组初评、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主任委员会...
前日,省文化厅和步步高集团签订文化宣传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合打造省内文化宣传阵地,通过文化活动进商场、文博展览进商场、文化宣传进商场、文化讲座进商场、文化信息进商场以及送戏进企业、文化进乡镇等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省文化厅厅长李晖、副厅长肖凌之,副市长何寄华等出席签约仪式。 省文化厅牵手步步高集团,旨在推动文化与商业的融合发展。此次合作,双方将以遍布湖南各市州的步步高集团...
记者昨日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要求,我区组织有关专家对各盟市及区直单位申报的249个项目进行了审议后推荐蒙古语口传叙事诗(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等项目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新入选项目56项,扩展项目29项。 新入选的56项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包括:民间文学(3项)、传统音乐(4项)、传统舞蹈(1...
传统手工花丝镶嵌工艺,是在金、银、铜材料上经过压片、拔丝、砸胎、合胎、焊接、酸洗等程序后,再烧蓝或镀金银处理,还要再镶嵌宝石组装才能整体完成的精美手工艺品。近年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工艺传承人李果积极探索从被动保护到自主开发、走市场化的新路,通过互联网销售,走进文博会,与社区联办基地培训人才等措施,让花丝镶嵌工艺得以传承的同时,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9月5日上午,济南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派(云深)形意拳举行演武大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形意拳名家、流派代表人物及徒弟,齐聚泉城,共同研究、挖掘、整理形意拳文化精髓,共话形意传承。 据济南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派(云深)形意拳传承人何向达介绍,从1930年,郭云深的亲传徒孙马耀南来济南传授郭派(云深)形意拳,在济南已经传承了五代,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它不仅保留了很多...
记者今日从郫县县委宣传部获悉,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承办;成都市文广新局、郫县人民政府参与协办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郫县主题分会场”活动即将于2015年9月12日在“蜀绣之乡”安靖蜀绣公园正式拉开帷幕。 据了解,本届节会郫县主题分会场以“传承文脉·创享郫县”为主题,积...
截至2015年7月,宜宾拥有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江安竹簧工艺、珙县苗族蜡染以及大坝高装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四川车灯(车车灯)、宜宾面塑、苗族刺绣技艺等为代表的2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宜宾民歌《槐花几时开》、川南苗族手毽、镂印版画等为代表的2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陈氏秘方”嫁接现代研发体系 五粮液起源于唐代的“荔枝绿”,经过复杂的工艺演进,形成了后来国宝...
8月28日,山西省文化厅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单,共计202名。其中临汾新添21人,占全省新入选人数的10.4%,列全省第四名。截止2015年8月,临汾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已达116人。 此次公布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单涉及非遗保护项目: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十大类。临汾占有8类。...
“十二五”期间雅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成立了雅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芦山县思延乡芦山花灯之乡申报为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雨城区南路边茶(藏茶)生产企业友谊茶叶公司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编制完成《南路边茶(藏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总体规划》,编辑出版《雅安印象——雅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集萃》图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