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被称为成吉思汗时代留下来的文物三件宝之一的蒙古帝国玉玺在内蒙古自治区复制成功,并收藏于位于呼和浩特市的成吉思汗藏书馆。 12月23日,致力于研究成吉思汗及蒙古民族历史文化的民间团体内蒙古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会在呼和浩特宣布:研究会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复制了失传700多年的蒙古帝国玉玺。 中国学者在梵蒂冈档案馆意外发现了1246年11月蒙古帝国可汗贵由致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的一封国书。这封国书...
12月23日至28日,一批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画复制品、海外私人收藏的中国近代书画作品以及流失在海外的珍贵书画复制品亮相三明书画院。 此次展览是全国巡展,由三明市美术家协会、三明书画院、三明学院艺术系主办,上海云雅轩协办。据此次展览的负责人黄云月女士介绍,该画展构成远起东晋书圣王羲之,近到明四家,清四王及近代海上画派等,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延绵不绝,各种代表流派百花...
资料图艺术品原作动辄百万、千万元的成交天价,令绝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难道普通大众就无缘亲近艺术吗?“这件复制画是限量复制、标有编码,并且经过吴冠中本人授权的。”家住北京的杨先生喜爱艺术,在其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幅吴冠中的江南水乡的复制水墨画。杨先生收藏的这类复制名画,在艺术圈里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但书画复制行业“总是让人不放心”,技术专利之争、复制画被...
从上周六起,一场免费的“两岸故宫宫廷画(高仿真)联展”在福州尚林书院举行。开展当天,不少参观者对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宫廷古画很感兴趣。 据北京故宫的专家曹老师介绍,故宫所收藏的宫廷古画珍品平均一两年才拿出来与大家见一次面,因此欣赏这些高仿品便成为领略古画神韵的绝好机会。 这些古画是怎么复制出来的?曹老师说,这是包含纳米技术在内的高科技与博物馆专家智慧的结晶,而非人工临摹,仿...
昨天,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阳陵虎符”复制品捐赠给了百位老将军。这是记者从军事博物馆获悉的。 在昨天的捐赠仪式上,由八一书画院整理收集的365位新老将军墨宝作品集《将星璀璨》也同时亮相。
10月28日,在英国雷克瑟姆,人们观看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巨幅复制画像。一幅占地240平方米,据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蒙娜丽莎》复制画像当日在英国亮相。
莫高窟第249窟,展示西魏时期的佛教艺术不断中国化。(《人民画报》总第627期,2000年第9期) 艺术宝库莫高窟也将被“复制”了。今年“十一”期间,敦煌莫高窟单日接待量最高达到5300多人。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旅游压力,敦煌研究院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拟投资2.6亿元人民币建设虚拟莫高窟暨游客服务中心,以缓解大量游客给莫高窟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
图为明代沈周《东庄图》册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仪仗出行图》、晋代王羲之的《游目帖》、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宋米芾的《研山铭》、明代沈周的《东庄图》册、明代祝允明的《洛神赋》卷……一幅幅精美绝伦、足以乱真的中华传统古书画,在文物出版社的展室里大放异彩。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傅熹年先生等十余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文物专家以及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的领导参加了评审会...
李蕴平丝网版画与国画相结合作品 李蕴平丝网版画与国画相结合作品 大师作品制作复杂 过程漫长 有升值空间 近日,伦敦某国际拍卖行宣布将在9月17日举行早期绘画大师、现代和当代名家版画作品拍卖会,包揽从文艺复兴至今的知名艺术家如毕加索、沃霍尔等,将成为下半年国际艺术品拍卖会的焦点;中国嘉德将在9月13日的四季拍卖中以无底价拍卖一批当代艺术家的版画作品。 席卷世界的版画风遍及北京...
图为明代沈周《东庄图》册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仪仗出行图》、晋代王羲之的《游目帖》、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宋米芾的《研山铭》、明代沈周的《东庄图》册、明代祝允明的《洛神赋》卷……一幅幅精美绝伦、足以乱真的中华传统古书画,在文物出版社的展室里大放异彩。 8月12日上午,文物出版社古书画复制成果专家评审会正在举行。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傅熹年先生等十余位国家文物...
近期,由山西万象书城联合日本二玄社、台湾戴胜山房等机构联合举办的“中国国宝级书画复制精品展”日前在荣宝斋太原分店揭幕,共展出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以及海外公私机构收藏的书画精品的复制品300余幅,其中包括《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名作。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国际著名文化机构日本二玄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等机构合作&ldquo...
今天上午,文物出版社对古书画复制成果专家进行了展示,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复制的近百件中国古代书画和历史文献与专家见面,请专家进行评审。 为忠实地再现古代书画的风貌,提高复制品的质量,文物出版社不仅开发研制了专用的设备,还开发了多种专用的复制材料和独特的复制技术,使复制水平不断提高。文物出版社的古书画复制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何家英教授在观摩展品。 即便在故宫的专家看来,站在历史角度书画文物最有效的保护途径依然是利用仿真技术复制。若寻根溯源,我国艺术品仿制有上千年历史,书画复制历史始于三国时代,许多古代书法名画都靠仿真复制才流传至今。国际知名博物馆、艺术馆也把“制作著名文物艺术品的仿真品公开发行”视为惯例。这也是政府相关部门、国内博物馆、美术机构、文物机构、印刷技术研究科研教育机构、艺术研究所...
(慧聪丝印特印网配图) 【慧聪丝印特印网】春节前夕我到汉阳区归元寺附近了解书画市场的行情,在一家香火店门前看到一个立式小广告牌“活画展销”。“活画”两个字立即吸引了我,好奇的我便到店内要看看“活画”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看到一些看似普通的山水、牡丹、孔雀和猛虎画等,观察不出“活画”表现在哪里。此时,画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